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在阴山隆起和鄂尔多斯隆起之间,东西走向,内部为稳定的块体,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但其周边存在不同构造带,应力分布不均匀[1]。鉴于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许多学者对该区域地下介质和动力学环境进行研究[2-8]。
本文使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鄂尔多斯块体北缘(39.5°~42.5°N,105°~115°E,图 1)进行研究,并对该地区2010~2020年391个地震进行重定位,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和动力学环境,探究地震活动以及地壳速度结构的变化。
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编目服务器获取研究区2010~2020年MS≥2.0的391个地震数据,得到Pg波数据4 340条、Sg波数据3 530条。研究区域内有24个台站,为保证反演的可靠性,对震相筛选约定如下:走时残差在±6 s且至少被6个台站记录,震源深度小于35 km,剔除走时异常的数值。根据确定的震中距临界值筛选初至波与实际数,最后获得3 010条Pg波、3 410条Sg波数据。筛选后的走时-震中线性关系见图 2。
双差层析成像是在双差定位基础上对地震进行精定位,其原理是将同一个台站接收到的路径相似的2个地震的理论到时与实际到时作差,然后利用到时差数据反演地震三维速度结构。
1.3 反演参数将光滑因子权重设定为100,阻尼因子权重设定为200[2]。为了展现不同的速度结构特征,对研究数据进行反复实验,最终将研究区域分为3个剖面,水平方向间隔1°和0.3°,深度方向间隔5 km。
2 反演结果 2.1 棋盘格恢复测试结果分析为验证实验的分辨能力,采用棋盘格恢复测试对反演结果进行测试。首先给初始一维速度模型按照相邻网格点加±5%的异常,获得三维速度模型,然后利用加了异常的模型正演数据,最后用正演的数据进行反演。图 3、4给出Pg、Sg波在5~15 km深度的测试结果剖面图。如图所示,39.5°~41.5°N、106°~114°E范围由于射线分布较好,15 km以内的各深度层基本能恢复正、负速度的相对变化;其他区域受台站分布少、地震分布稀疏的影响,相对变化恢复测试效果并不理想。
对鄂尔多斯块体北缘进行层析成像研究,经过10次迭代,391个地震重定位结果见图 5。由图可知,地震分布大致与该区的主要断裂带走向一致,且重定位后地震分布更加集中,多数地震分布于研究区域东部,其他地震则沿着鄂尔多斯北缘断裂和狼山山前断裂方向分布。为了对地震深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给出深度在经度和纬度方向的剖面图(图 6、7)。可以看出,地震发震深度不再集中,大部分均匀分布在0~20 km之间。
层析成像结果见图 8。整体来看,沿着大青山山前断裂和鄂尔多斯北缘断裂,研究区表现为连续的高速区;蛮汗山山前断裂、岱海-黄旗海盆地南缘断裂、研究区东部表现为低速区。具体而言,5 km深度Pg和Sg波的速度结构在蛮汗山山前断裂、和林格尔断裂和岱海-黄旗海盆地南缘断裂处存在高、低速交界,因此这些区域的地震发生频率较高;10 km深度Pg和Sg波高速区与5 km基本重合,沿着鄂尔多斯北缘断裂和狼山山前断裂延伸;15 km深度鄂尔多斯块体北缘西部表现为一个连续的高速体,这与韩晓明等[2]的研究一致;25~30 km深度地震较少,但同样发生在高、低速的交界区。地震最密集地区为岱海-黄旗海盆地断裂和蛮汗山山前断裂的高、低速交界区,反映了该区域地壳介质脆弱。
1)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Pg、Sg波的三维速度结构与该区域地质构造形态一致。鄂尔多斯块体北缘区域内存在大量的高速异常体,表明该区域内部未被大量破坏,河套断陷带、阴山-燕山造山带低速异常可能与青藏高原东北部挤压有关。
2)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Pg、Sg波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从东到西表现为高、低速相间分布,阴山-燕山断陷带、河套断陷带下方存在着向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延伸的低速异常带,可能受到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
3) 以往报告显示地震深度多集中在10 km左右,而重定位后地震深度在0~20 km之间均匀分布,这与马梦丹[8]的研究一致。
4) 研究区2010~2020年大部分地震沿断裂方向分布,与李多等[9]的研究一致。
5) 本文主要使用Pg和Sg波到时,没有用到Pn和Sn波数据,所以在定位精度和质量上有所不足。由于本文部分数据来自观测报告,没有通过互相关计算走时差,也会对精度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受到地震台站数量和地震射线密度的影响,可能导致有些区域的恢复和反演效果不是很好,下一步研究中将会尽量避免此类问题。
致谢: 感谢内蒙古地震台各位同事、张海江老师、高磊博士的帮助!
[1] |
彭浩, 彭美煊, 啜永清. 鄂尔多斯周缘地震活动性和近期地震趋势分析[J]. 东北地震研究, 2001, 17(3): 7-14 (Peng Hao, Peng Meixuan, Chuai Yongqing. Analysis on Seismicity and Earthquake Tendency in the Peripheral Area of the Aerdousi[J]. Seismological Research of Northeast China, 2001, 17(3): 7-14)
(0) |
[2] |
韩晓明, 刘芳, 张帆, 等. 鄂尔多斯块体东北缘的P波速度精细结构[J]. 地震地质, 2018, 40(1): 215-231 (Han Xiaoming, Liu Fang, Zhang Fan, et al. 3D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at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Ordos Block[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18, 40(1): 215-231)
(0) |
[3] |
毛慧慧, 雷建设, 滕吉文.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南北向剖面上地幔远震P波层析成像[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 59(6): 2 057-2 060 (Mao Huihui, Lei Jianshe, Teng Jiwen. Teleseismic P-Wave Tomography of the Upper Mantle along the North-South Profile under the Northern Ordos Basin[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16, 59(6): 2 057-2 060)
(0) |
[4] |
Lei J S. Upper-Mantle Tomography and Dynamics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2, 117(B6)
(0) |
[5] |
宋晓燕, 张建中, 王鑫, 等.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Pn波层析成像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 40(1): 35-38 (Song Xiaoyan, Zhang Jianzhong, Wang Xin, et al. Pn Velocity Tomography around the Northern Ordos Block[J].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20, 40(1): 35-38)
(0) |
[6] |
姚志祥.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瑞利面波相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 (Yao Zhixiang. Rayleigh Wave Phase Velocities and Azimuthal Anisotropy beneath Ordos Block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D].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EA, 2014)
(0) |
[7] |
刘靖.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 (Liu Jing. The S Velocity Structure and Seismic Anisotropy in Ordos Block and Adjacent Area[D].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EA, 2020)
(0) |
[8] |
马梦丹. 华北地区地壳P波和S波速度结构的双差层析成像[D]. 北京: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 (Ma Mengdan. Double-Difference Tomography of Crustal P-and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s beneath North China[D].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EA, 2020)
(0) |
[9] |
李多, 周仕勇, 陈永顺, 等. 鄂尔多斯地区上地幔岩石圈三维速度结构面波反演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5): 1 613-1 623 (Li Duo, Zhou Shiyong, Chen Yongshun, et al. 3-D Lithospheric Structure of Upper Mantle beneath Ordos Region from Rayleigh-Wave Tomography[J].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2012, 55(5): 1 613-1 623)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