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地电阻率观测由物探直流人工场源电阻率法借鉴而来,以研究岩石、矿石等地下介质电磁学、电化学性质为基础,分析震源及附近区域温度、湿度、压力等条件的改变导致地下介质电阻率随之发生变化的规律,提取地震前兆信息[1-2]。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陇南汉王地电观测场地受到各种干扰,难以满足地表地电阻率观测要求。为解决地电观测与当地经济建设用地的矛盾,最大限度减少地电观测人文干扰,提高地电观测数据质量,推广应用井下(井中)地震观测技术[3]。2015年陇南汉王地电阻率由地表观测改为井中垂直观测,其观测方式将井孔中距地表 5 m和井下最底层作为供电极,将井中中间电极作为测量电极。由于近年观测场地受地表环境干扰较为严重,本文重新组合观测装置,舍弃地表 5 m电极,采用井中中间电极替代并进行观测实验。本文主要介绍实验内容及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 井下地电阻率观测方法原理地电阻率通过地下A、B电极向大地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流I,通过获取电位差ΔV计算电阻率ρs:
$ {\rho _s} = \frac{{RS}}{L} = \frac{{UMN}}{I} \cdot \frac{S}{L} = K\frac{{\Delta UMN}}{I} $ |
汉王地电阻率测区电磁环境复杂,布极方式采取非对称法。根据点电源法,物质中电荷运移方向为非直线电流束时,同样可通过MN获取供电电位差ΔV,计算得到电阻率ρs。该布极方法限于测区空间较小的台站,适用于短极距观测,需确保MN获取的供电电位差为AB供电时产生的电位差,或可称为非对称四极法。根据MN测量极与供电极的相对位置,具体可分为3种情况(图 1):1)所有电极在一条直线上;2)某一个测量极与供电极在一条直线上;3)2个测量极均未与供电极在同一条直线上。
陇南汉王地电阻率台位于碧口地块西北侧、松潘-甘孜地块东部及陇西盆地南面,地处南北地震带天水-武都-文县段,附近4 km内有左旋逆冲性质的迭部-白龙江断裂,西北有光盖山-迭山北麓断裂,东南13 km处有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属于秦岭构造带转折地带,1879年武都南M8.0地震就发生在该台站附近。汉王地电阻率测区地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北靠山、南邻白龙江,由于风化及雨水作用,大量碎石和沙土瘀塞河道,形成冲洪积扇覆盖物,表层为碎砾石沙土,下伏为中上志留系碳硅质板岩、黄铁矿片岩及磁黄铁互层,测区位于磁异常区附近。
2.2 观测装置布设汉王地电阻率观测仪器为ZD8MI地电仪,共钻8孔井作为观测使用,呈倒“4”字布极,最小井间距为18.2 m,最大井间距为96 m(图 2),观测线路及电极均采用地埋方式,接地良好,外线路采用屏蔽绝缘铜线。布极共分为浅层5 m、中层62 m和深层155 m,其中主井孔7号井最深为225 m,其他7孔井均为155 m(表 1)。电极1~19号为JX-2010型地电井下观测专用电极,中层电极20~22号原为垂直电场测项电极,电极规格近似于JX-2010型深井专用电极,适宜深井使用。
由于测区深层处于低阻层,视电阻率均为0.01~0.04 Ω ·m,不适用于地震地电阻率观测;浅层测量极与供电极均在地表较近,受测区环境干扰严重,对于提取地震异常信息有极大难度,因此原测道采取垂直观测。选取2016~2021年汉王井下地电阻率日均值进行对比分析,原测道布极参数见表 2。从图 3可以看出,井下地电阻率3道观测值曲线变化形态相似,均表现为冬高夏低的季节性变化形态,但NE测道与NS、EW测道变化幅度不一致,NE测道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他2个测道。结果表明,观测资料变化幅度及年动态变化与电极埋深和极距大小有关,汉王台电测深曲线为AQ型曲线,在正常动态下井下3测道变化范围分别为±0.5 Ω ·m、±0.5 Ω ·m和±0.7 Ω ·m。
由于观测方式为垂向观测,汉王深井地电阻率的干扰因素十分复杂,影响测值变化的不仅有即时效应,随着雨水下渗、扩散及外围地区的补给汇集等过程,还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效应。为探讨降雨对地电阻率的影响,选取日降雨量5 d累加值。通过分析发现,降雨量大于30 mm时测道浅层井孔6垂向、浅层井孔7垂向出现台阶式下降,浅层垂直平行测道出现急速下降;降雨量大于20 mm时NE测道出现台阶式下降,降雨是导致观测资料呈现冬高夏低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不排除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为剔除观测资料中年变成分和其他周期成份,选用汉王地电阻率2015-06~2020-06数据进行傅氏滑动计算。NW、WE测道原始曲线年变明显,采用傅氏滑动方法处理后效果较好(图 4)。从图中明显看出,2016-06~2018-12数据持续上升,分别从29.9 Ω ·m上升至31.5 Ω ·m、24.0 Ω ·m上升至25.6 Ω ·m;2018-12~2020-06数据持续下降。2017-08之后数据上升幅度明显加速,可能与2017-07-17四川青川MS4.9地震、2017-08-08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有关;2018-03数据上升幅度变缓,2018-09-12陕西宁强县发生MS5.3地震;2019-08数据出现下降,2019-10-28甘肃夏河县发生MS5.7地震。
正常观测入库的数据为井孔6和井孔7,均为垂直观测,但部分电极仍采用埋设距离地面5 m的电极。为抑制干扰,现放弃井孔6和井孔7中埋深5 m的2个电极(电极6和电极7),启用中层电极与深层电极(井孔2中电极12、20,井孔3中电极13、21,井孔6中电极16、22)构建相对于原测道极距较短的3个垂向测道,同时利用最远的4个井孔及中间电极增设2个长极距测道,即利用中间电极增加5个分量的垂向观测进行对比分析(表 2)。
汉王测站不同观测实验以是否使用距离地表 5 m的电极分为2种观测方式,分别为浅层观测和中层观测,图 5(a)~5(c)及5(h)为中层观测,图 5(d)~5(f)及5(g)为浅层观测;根据供电与测量是否在同一条直线或同一侧可分为3种情况,a、b、d、g不在同一侧,c、f、h在同一侧,e在同一条直线上(图 5)。
相对于中层而言,浅层观测方式受降雨干扰较大,不易提取地震前兆信息;而深层观测方式能更好地屏蔽外界环境干扰,可反映来自地球深部的电磁信息变化。长极距NS与长极距EW45°测道观测数据在降雨时并未像短极距出现阶梯式下降,而是匀速下降,可反映大动态长趋势变化。
4.2 观测精度对比分析当月精度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 {k_\sigma } = \frac{1}{d}\sum\limits_{i = 1}^d {\left[ {\left( {{{\bar \sigma }_i}} \right)/{{\left( {{{\bar \rho }_s}} \right)}_i}} \right]} $ |
式中,d为当月天数;σi为第i天σ均值;(ρs)i为第i天ρs均值。观测精度计算结果见表 3,从表中可以看出,2020-12~2021-08中层井孔观测精度为0.001~0.006,浅层井孔观测精度为0.056~0.363,长极距观测精度为0.047~0.256。测量电极与供电电极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同一侧的观测精度为0.001~0.210,不在同一侧的观测精度为0.003~0.363,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观测精度为0.056~0.142.
研究结果表明,当供电电极或测量电极距离地表 5 m且供电电极与测量电极在同一直线上时,观测数据精度优于测量电极与供电电极不在同一直线的情况。原因可能为该布极方式类似于将地表四极对称装置竖直布设,获取的电位差更接近地下A、B电极向大地提供的电位差ΔV,更有利于捕获震源区及附近区域应力变化。
4.3 不同观测层受降雨干扰分析相对于浅层观测,中层观测虽均为井下观测,但极距变小,距离地表更远。为统计降雨量与地电阻率在不同观测层的关系,选取降雨开始前3 h的整点值均值作为降雨前高值,降雨结束后转折点整点值作为降雨后低值,两者差值即为降雨过程对地电阻率的即时影响幅度[4]。从图 6可以看出,相对于浅层观测方式,中层观测受降雨干扰明显减弱,屏蔽自然干扰的能力更强。
井下中层观测方式在极距缩小、距离地面更远时能有效抑制测区离散电流对观测的影响,提高观测数据信噪比,并能有效抑制测区电性异常体产生的干扰,保障数据的长期稳定性[5]。中层地电阻率抗干扰能力较强,特别是外界环境干扰,如降雨会对浅层地电阻率观测数据产生明显干扰;而中层地电阻率观测数据曲线波动幅度较小,数据相对平稳。傅氏滑动方法去除观测资料中年变成分和其他周期成分效果明显,有利于提取地震异常信息。
[1] |
宁亚灵, 许家姝, 解滔, 等. 大柏舍深井地电阻率观测布极方式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2018, 48(2): 525-533 (Ning Yaling, Xu Jiashu, Xie Tao, et al. Analysis on Deep-Well Apparent Resistivity Measurement at Dabaishe Seismic Station[J].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 2018, 48(2): 525-533)
(0) |
[2] |
解滔, 杜学彬, 卢军. 井下视电阻率观测影响系数分析[J]. 中国地震, 2016, 32(1): 40-53 (Xie Tao, Du Xuebin, Lu Jun.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 Analysis of Deep-Well Apparent Resistivity Measurement[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6, 32(1): 40-53)
(0) |
[3] |
曾文浩, 杨兴悦, 王燕, 等. 天水地电阻率观测资料映震能力探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 37(增4): 108-111 (Zeng Wenhao, Yang Xingyue, Wang Yan, et al. Discussion on Earthquake Reflecting Ability on Geo-Elctrical Resistivity Data in Underground Well at Tianshui Station[J].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7, 37(S4): 108-111)
(0) |
[4] |
张国苓, 茅远哲, 乔子云, 等. 降雨对昌黎台地电阻率的干扰分析[J]. 地震, 2019, 39(4): 110-117 (Zhang Guoling, Mao Yuanzhe, Qiao Ziyun,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Rainfall Effects on Earth Resistivity in Changli Seismic Station[J]. Earthquake, 2019, 39(4): 110-117)
(0) |
[5] |
解滔, 于晨, 卢军. 开展小极距井下地电阻率观测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地震, 2019, 35(1): 14-24 (Xie Tao, Yu Chen, Lu Jun.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Short-Electrode Spacing Well Apparent Resistivity Observation[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9, 35(1): 14-24)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