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华严里甲1号,100029;
3. 潍坊市应急管理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6396号,261061
高崖跨断层短水准(下文简称高崖水准)场地所处的沂沭断裂带北段在公元前70年曾发生过安丘7级地震[1],结合沂沭断裂带强震复发间隔[2]和断裂带北段具备的7级以上地震构造条件[1],对沂沭断裂带北段的动态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崖水准即为监视沂沭断裂带北段(鄌郚-葛沟断裂)垂直形变特征的有效监测手段(图 1)。1987年以来,高崖水准多次出现显著变化,分析认为其观测结果主要受场地附近高崖水库库容变化的影响,库容增加则水准测值下降[3]。但图 2显示,在2016~2018年高崖水库容量增加的情况下,2017-01~2018-04水准测值仍然波动上升,此时库容变化已不能完全解释水准测值的变化,需重新认识高崖水准的异常变化机理。本文基于对二维不规则载荷模型的定量模拟及库容、降水量、地下水位等影响因子的定性、定量分析,对高崖水准异常变化的机理进行分析,获得新的认识。通过跟踪观测资料的后续变化,验证本文分析的高崖水准异常变化机理的合理性。
高崖水准场地位于山东省昌乐县鄌郚镇寨里村,测线跨沂沭断裂带4条主干断裂之一的鄌郚-葛沟断裂(图 1),该断裂活动性质为正断兼右旋走滑[4],活动时代为Q3。水准场地处的断裂走向NE30°,倾向SE,倾角近直立,破碎带宽约100 m,断层上盘(东侧)为泰山群花岗片麻岩,下盘(西侧)为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水准测线近EW向布设(与断裂夹角70°),全长504 m,高差4.08 m,东、西两端概略高程分别为165 m、161 m,A(西端)和B(东端)两座钢管基岩标石分别建在断裂两侧,标志杆埋深均为15.0 m。
高崖水准每月由西向东往返观测1期,观测曲线没有明显的年周期变化形态,1987年以来整体表现为趋势性下降的压性变化,断层垂直形变速率小于0.17 mm/a[5]。高崖水准出现过几次大幅度趋势性下降-转折-上升变化,与场地西南3.1 km处的高崖水库库容变化有较好的同步现象(图 2),库容增加则水准测值下降。2012年库容升至最高,水准测值也逐渐下降至最低水平,因此认为高崖水准受高崖水库库容负相关影响[5]。2013年底库容持续下降,至2016-08降为5.7×106 m3,但水准测值于2015-03转折上升,且在2016~2018年库容增加的情况下,2017-01~2018-04水准测值仍波动上升,此时库容变化已不能完全解释水准测值的变化。高崖水准与高崖水库库容在2002~2003年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步变化现象,可见高崖水准与高崖水库库容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由于2013~2015年高崖水准场地附近降水极少,干旱严重,可能对水准观测造成影响[6],因此需要综合探讨降水量、地下水位及高崖水库库容变化对高崖水准的影响机理。
2 异常变化机理分析高崖水准场地附近仅有ML2.0地震的微弱活动,经统计分析未发现高崖水准的异常变化与周边地震活动有明显关系,在异常核实中排除了数据处理方式、仪器故障、标石不稳定、工程施工、矿产开采、地下水开采及河道水位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针对高崖水库库容变化及当地干旱严重的实际情况,定量、定性分析高崖水库库容载荷、地下水位及降水量等对高崖水准观测的影响。
2.1 库容变化影响机理分析高崖水库位于高崖水准场地西南3.1 km处(图 3),水库南北长5.6 km,东西宽1.2 km,呈Т形NNE向展布。水库的有效库容为6.5×107 m3,死库容为1.4×107m3,正常年份库容在(5~6)×107 m3,控制流域面积为355 km2。对比水库容量及降水量可见(图 2),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即降水量增多,库容增加,反之减小。高崖水库属中型水库,水库长轴约为水准场地距水库最近距离的1.8倍,因此库容变化很可能对水准观测造成影响。
从图 2可以看出,高崖水准与高崖水库库容的观测值曲线在变化形态上有较好的一致性,对1987-01~2018-04的观测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7],两者的相关系数R=-0.36,大于相关系数检验临界值0.10。可见,单从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高崖水准与水库库容呈显著的负相关,库容增加则水准测值下降。定性分析可知,水库库容增加,断层西南侧的载荷增大,使断层西侧相对东侧下降,与高崖水准的下降变化一致,可解释高崖水准与水库库容的同步变化现象。但在2016~2018年水库库容增加的情况下,2017-01~2018-04水准测值仍波动上升,与已有的认识相悖,因此重新认识高崖水准的异常变化机理就需定量研究库容载荷变化对高崖水准的影响。
载荷模型可以定量分析高崖水库库容载荷变化对高崖水准的影响。设在均匀、各向同性的半无限弹性体表面,于坐标原点处作用一个垂直向下的集中力P,笛卡尔坐标系(Z轴向下)中任意一点M(x, y, z)的垂向位移W可由布西内斯克解[8]计算,即为点源载荷模型:
$ W=\frac{P(1+\mu)}{2 \pi E}\left[\frac{z^{2}}{R^{3}}+\frac{(1-2 \mu)}{R}\right] $ | (1) |
式中,R为M点到集中力P的距离,
1) 利用封闭折线将高崖水库模型化,并将其大地经纬度坐标投影至平面地图坐标系;
2) 以水库的几何中心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X方向指向东,Y方向指向北,将高崖水准测线两端点的坐标转换至该坐标系;
3) 沿X方向和Y方向将研究区划分为m×n个网格,每个网格单元Mij(下标ij,本文若没有特殊说明均为i=1, 2, …, m;j=1, 2, …, n)的载荷记为Pij。当网格单元Mij位于水库范围S内时标记为1,否则标记为0,即
利用上述建模方法计算高崖水库2012-04相对于2011-07的库容载荷变化(近年最大相对变化)对水库外围各网格单元
地下水位变化可对水准观测造成影响。浅井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当地降水,尽管窝铺村井距离水准场地较远,但该井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能反映水准场地附近浅表水的动态变化,因此利用窝铺村井水位观测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具有参考意义。2008-10~2014-12高崖水准和窝铺村井水位月均值的相关系数R=-0.588,大于置信水平0.05的相关检验临界值0.224,说明水准与地下水位显著负相关(图 6),回归分析后的残差均在2倍均方差范围内。2011~2012年高崖地区降水量较多,总量达1 685 mm,地下水位明显升高;2013年地下水位也处于升高状态,而高崖水准测值持续下降,显示断层西盘相对东盘下降;2014~2015年降水量减少(总计924 mm),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水准观测呈上升变化(图 2),说明高崖水准受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大。
研究表明[11-12],水可通过孔隙压力影响岩体的应力状态,而应力状态的改变又会通过介质颗粒间的孔隙或裂隙面几何形状的变化来影响岩体。高崖水准测线两端基岩标志杆埋深不同(东端高于西端4 m),所跨断层两侧的岩性和地下水位埋深也不同。当地下水位下降较大(干旱)时,断层两侧岩体含水率也不同程度地下降,由于水准测线两端标志杆所处岩体的收缩变形程度不同(东端花岗片麻岩较西端火山岩更易收缩变形),导致东端相对下降,使水准观测高差的绝对值变小,与实际观测结果一致;同理,当地下水位显著上升时,断层两侧岩体膨胀程度不同,导致水准观测高差绝对值变大。
3 异常变化机理的新认识与讨论根据相关性计算结果可知,高崖水准与水库容量、地下水位均呈显著负相关,但后者的影响更为显著。由图 2可见,水库容量受降水量的影响较大,两者同步性强,而地下水位的变化与降水量的关系较为复杂,受降水量级、降水持续时间、区域岩体性质、降水侵入岩层、人为开采等多因素综合影响。2013年降水量有所下降,但地下水位仍处于较高水平,直到2014年初地下水位才开始下降(图 6),说明地下水位对降水具有“记忆”作用,也说明地下水位对水准观测的影响与岩土介质及地下水环境密切相关。
高崖水准和高崖水库库容观测值曲线前期(1987-01~2018-05)在变化形态上有较好的一致性,整体呈负相关,库容增加则水准测值下降;但后期(2016~2018年)在库容增加的情况下,2017-01~2018-04水准测值仍然波动上升。定量计算结果显示,高崖水库库容载荷变化对高崖水准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是通过水-岩作用影响水准观测的机理,地下水位是高崖水准异常变化的深层次影响因素。2017-01~2018-04水准观测值持续上升主要是因为地下水位下降引起水准测线东端相对下降变化,前期出现库容变化和水准观测相关性较高是因为此阶段库容变化与地下水位变化一致,两者均与降水量密切相关;而由于地下水位与降水量的关系更为复杂且存在“记忆”作用,后期(2017-01~2018-04)库容变化未能反映地下水位的变化,不能解释此阶段水准测值波动上升的原因。
通过对比2018-05~2019-04高崖水准与高崖水库库容及降水量资料可见,2018年全年降水量为1 178.4 mm,5~8月集中降水量为960 mm,2018-08高崖水库库容达到满库容状态,一直持续到2019-04。但期间水准测值并没有因降水量增多、库容增大出现同步下降变化,而是在2018-11开始转折下降,2018-12下降加速,2019-02下降达最大值,2019-03转折小幅上升。由此进一步证明,库容载荷变化对水准观测的影响不大,水准测值转折下降是当地降水补给使地下水位上升滞后引起的变化,验证了该异常变化机理的合理性。
4 结语本文基于对二维不规则载荷模型的定量模拟及库容、降水量、地下水位等影响因子的定性、定量分析认为,地下水位变化通过水-岩作用造成水准测线两端岩体的不一致变形是引起高崖水准异常变化的主要原因,更新了对该异常变化机理的认识,并通过跟踪观测资料的后续变化验证了该认识的合理性。高崖水库库容载荷变化对高崖水准的影响微弱,但由于库容及地下水位均与降水量有直接关系,库容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所以其与高崖水准测值在数学意义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 |
王志才, 王冬雷, 许洪泰, 等. 安丘-莒县断裂北段几何结构与最新活动特征[J]. 地震地质, 2015, 37(1): 176-191 (Wang Zhicai, Wang Donglei, Xu Hongtai, et al. Geometric Features and Latest Activities of the North Segment of the Anqiu-Juxian Fault[J]. Seismology and Geology, 2015, 37(1): 176-191)
(0) |
[2] |
林伟凡, 高维明. 沂沭断裂带大地震复发周期[J]. 中国地震, 1987, 3(3): 34-40 (Lin Weifan, Gao Weiming. Recurrence Interval of the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Yishu Fault Zone[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1987, 3(3): 34-40)
(0) |
[3] |
李杰. 山东高崖水准主要干扰的分析[J]. 山西地震, 1998(1): 47-50 (Li Jie. Analysis of Main Interference of Levelling Survey in Gaoya, Shandong[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Shanxi, 1998(1): 47-50)
(0) |
[4] |
晁洪太, 王琦, 李家灵, 等. 《山东省地震构造图》、《山东省新构造图》说明书[M]. 济南: 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1997 (Chao Hongtai, Wang Qi, Li Jialing, et al. Manual of Seismic Tectonic Map of Shandong Province & Neotectonics Map of Shandong Province[M]. Ji'nan: Shandong Map Press, 1997)
(0) |
[5] |
李杰, 于澄, 朱成林, 等. 沂沭断裂带及附近地区垂直形变特征分析[J]. 地震, 2018, 38(1): 167-177 (Li Jie, Yu Cheng, Zhu Chenglin, et al. Vertical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ishu Fault Zone and Its Nearby Area[J]. Earthquake, 2018, 38(1): 167-177)
(0) |
[6] |
李杰, 范德海, 张京华. 山东临朐刘家庄水准高值异常分析[J]. 山西地震, 2003(1): 24-26 (Li Jie, Fan Dehai, Zhang Jinghua. Analysis for High Value Anomaly of Leveling in Liujiazhuang, Linqu, Shandong Province[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Shanxi, 2003(1): 24-26)
(0) |
[7] |
蒋骏, 李胜乐, 张雁滨, 等. 地震前兆信息处理与软件系统(EIS2000)[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2000 (Jiang Jun, Li Shengle, Zhang Yanbin, et al. Seismic Precurs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oftware System(EIS2000)[M]. Beijing: Seismological Press, 2000)
(0) |
[8] |
Boussinesq. Application des Potentiels a L'etude de l'equ ilibre et due Mouvement des Solides Elastique[M]. Paris: Gauthier Villars, 1885
(0) |
[9] |
闫伟, 牛安福, 陈国琴. 不规则载荷影响地表近场垂向位移和倾斜观测的定量计算[J]. 中国地震, 2015, 31(2): 297-307 (Yan Wei, Niu Anfu, Chen Guoqin. Calculation of Ground Vertical Displacements, Tilt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round an Irregularly Load[J].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5, 31(2): 297-307)
(0) |
[10] |
徐志英. 岩石力学[M]. 北京: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9 (Xu Zhiying. Rock Mechanics[M]. Beijing: Water Resource and Electric Power Press, 1989)
(0) |
[11] |
刘长武, 陆士良. 泥岩遇水崩解软化机理的研究[J]. 岩土力学, 2000, 21(1): 28-31 (Liu Changwu, Lu Shiliang. Research on Mechanism of Mudstone Degradation and Softening in Water[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0, 21(1): 28-31)
(0) |
[12] |
易夏玮. 国内外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概况[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0): 12-14 (Yi Xiawei. Research Overview of Water-Rock Interaction at Home and Abroad[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010(10): 12-14)
(0) |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Dynamics, Institute of Geology, CEA, A1 Huayanli, Beijing 100029, China;
3. Weifang Emergency Management Bureau, 6396 East-Dongfeng Street, Weifang 26106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