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高精度多模GNSS相对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
肖玉钢1,2     
1. 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湖北 武汉 430010;
2.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Multi-GNSS Relative Positioning with High Precision
XIAO Yugang1,2     
1. Changjiang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Wuhan 430010, China;
2.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First author: XIAO Yugang(1984—), male, received his doctoral degree from Wuhan University on June 2016, majors in satellite geodesy. E-mail:ygxiao@whu.edu.cn

随着目前BDS、Galileo等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多模GNSS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的研究逐渐成为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结果表明,综合多个GNSS系统的信号并在观测值层面统一处理能有效提高GNSS定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尤其在山区、城市峡谷等信号遮挡严重的地区。但目前的多模算法或者时效性不足且在短基线情况下相对精度较低,或者不能充分有效利用原始观测值。为此,本文提出了多模GNSS单差数据处理模型及相应的模糊度固定方法和数据预处理策略,有效避免了现有多模算法的不足,并基于实测数据对算法的有效性和精度进行了验证和评估。本文的主要工作与贡献如下:

(1) 提出了基于站间单差观测值进行多模GNSS数据融合处理的新方法。该方法理论上与在系统间构建双差观测值,同时固定系统间双差模糊度的方法等价,优于仅在系统内构建双差观测值的方法。该方法将观测方程建立在站间单差观测值上,同时顾及ISB、IFB、DCB等的影响。由于单差UPD以及参考伪距硬件延迟的影响,单差模糊度不具整周特性,为此进一步提出针对各GNSS系统的单差模糊度整周特性恢复方法。基线解算结果表明,单差方法所得基线重复性在N、E、U方向分别可达2.1、1.7、5.0 mm(四系统),与混合双差方法相当,优于基于法方程叠加的多模双差方法。

(2) 提出了分系统进行模糊度搜索,同时迭代剔除质量较差模糊度参数的模糊度固定策略,克服了多模GNSS数据处理中模糊度维数较高、固定成功率较低的问题。以上述策略为基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多模GNSS高维模糊度固定流程。

(3) 给出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多模GNSS单差算法的数据质量控制策略,将目前传统的单系统、双频数据预处理方法扩展为多系统、多频模式,能够准确探测原始观测值中的小周跳与坏值,为后续数据处理提供“干净”、可靠的数据源。

(4) 分析并总结了四大GNSS系统ISB、IFB、DCB等参数的特征。结果表明,这些参数均表现出较高稳定性;GLONASS卫星伪距IFB估值与频率呈线性相关,且在不同频率截距和斜率不同。同时本文根据各GNSS系统单差观测值的残差序列分析了四大GNSS系统的测距精度。结果表明,不同GNSS系统观测值具有不同的测距精度;相位观测值精度普遍为1~2 cm;伪距精度约为0.5 m。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当前数据处理策略随机模型的改进方案,同时提出可预先对各GNSS系统DCB、ISB、IFB等参数进行标定并作为产品为用户提供,以提高定位结果的可靠性。

(5) 构建了基于单/双差模型的多模GNSS数据处理软件平台,具备GPS+GLONASS+BDS+Galileo四系统数据处理能力。基于MGEX观测网数据的分析表明,采用多系统观测值解算能够显著提高结果的质量。尤其在观测时段较短、观测环境较差时,多模GNSS的优势更加明显。基于模拟变形监测平台的实验分析表明,在采用GPS、BDS双系统观测值时,利用本文所构建的数据处理系统可达到水平1 mm、高程2 mm左右的监测精度。


http://dx.doi.org/10.11947/j.AGCS.2017.20170068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
0

文章信息

肖玉钢
XIAO Yugang
高精度多模GNSS相对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Multi-GNSS Relative Positioning with High Precision
测绘学报,2017,46(5): 670-670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 2017, 46(5): 670-670
http://dx.doi.org/10.11947/j.AGCS.2017.2017006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02-14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