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 述
2012年5月18日是王之卓院士逝世10周年纪念日,王之卓院士在1965年的《测绘通报》的“航空摄影测量科学技术的现代发展”一文中写到:“将来人造卫星会为测图人员提供编制或者修订地球上地形图的像片,由于像片的摄影高度很大,影像的解译能力和比例尺将是一个问题。在200英里高空摄影的像片不能够满足大比例尺地图所需的碎步资料,但是对于中小比例尺地图来说,获得的资料还是十分丰富的,这样高速取得的大量测图资料据说将会显著减少现有测图方面的时间和成本”[1],科学预测到“将来人造卫星会为测图人员提供编制或修订地球上地形图的像片”[1]。
2012年是我国民用航天卫星测绘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2012年1月9日北京时间11时1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第一颗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测绘卫星”送入太空,火箭点火起飞约12min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卫星与火箭分离,成功进入高度约500km、倾角约97.5°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月11日上午星上4台相机成功开机,获取了第一批卫星图像。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发射的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主要用于1∶50000立体测图及更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产品的生产和更新以及开展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http://www.sasmac.cn/)。“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成功发射凝聚了测绘人的心血,在总结国外测图卫星的经验基础上,我国资源三号卫星参数决定采用10bit量化,将正视图像的分辨率提高到2.5m,同时加5.8m多光谱图像,以保证地物解译能力,要求全色和多光谱采用相同的幅宽,尽可能保证三线阵相机为无畸变系统的测绘相机。为保证定轨精度,采用星载双频GPS接收机。为保证成像质量选用大卫星平台,并多配备易损器件(主要指陀螺),以保证卫星有效寿命[2]。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和武汉大学相关科技人员研制了全链路辐射和几何仿真系统,最终提出了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研制总要求,并对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研制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控。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成功发射,对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也是对王之卓院士40多年前的航天测绘梦想和蓝图愿景的实现。
2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平台和载荷的基本参数根据我国航天卫星平台的发展和应用经验,资源三号测绘卫星采用我国资源卫星系列使用的大卫星平台,卫星平台的主要参数如表 1所示[2]。
平台指标 | 指标参数 |
卫星重量/kg | 2650 |
星上固存容量/TB | 1 |
平均轨道高度/km | 505.984 |
轨道倾角/(°) | 97.421 |
降交点地方时 | 10点30分 |
轨道周期/min | 97.716 |
回归周期/d | 59 |
设计寿命/a | 5 |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上搭载4台光学相机,其中3台全色相机按照前视22°、正视和后视22°设计安装,构成了三线阵立体测图相机;另一台多光谱相机包含红、绿、蓝和红外4个谱段,用于与正视全色影像融合和地物判读与解译。为了保证卫星影像的辐射质量,4台光学相机的影像都是按照10bit进行辐射量化,资源三号测绘卫星4台相机的主要参数见表 2。
载荷参数 | 三线阵相机 | 多光谱相机 |
光谱范围/μm | 0.5~0.8 | 蓝:0.45~0.52 绿:0.52~0.59 红:0.63~0.69 近红外:0.77~0.89 |
地面像元分辨率/m | 下视2.1 前后视3.5 | 5.8 |
焦距/mm | 1700 | 1750 |
量化比特数/bit | 10 | 10 |
像元尺寸 | 下视24 576(8192× 3)×7μm 前后视16 384(4096× 4)×10μm; | 9216(3072× 3)×20μm |
静态传函 | 优于0.2 | 优于0.2 |
幅宽/km | 52 | 52 |
视场角/(°) | 6 | 6 |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三线阵卫星影像产品的生产主要实现从卫星下传原始数据,在完成数据解扰、解密、解压等工作后,生成商业软件可以接受的影像产品,该产品是对0级产品经辐射校正和传感器校正处理后形成的影像产品,产品带有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和RPC模型,但未作系统几何纠正,是进行实际测图的标准影像产品(该产品和Worldview-2的basic产品[3]以及Pleiades 的level 1类似[4]),产品生产流程如图 1所示。
4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几何性能分析 4.1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严密几何模型和RPC模型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4台相机都是采用线阵推扫行中心投影的方式获取影像数据,为了保证影像成像时刻的时间同步精度,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在获取图像的同时,相机为成像的每一行影像数据提供了精确的成像时刻,根据该成像时刻可以精确地内插出每一行成像对应的轨道和姿态参数。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轨道测量包括星上单频GPS测量数据和事后地面处理的双频GPS定轨数据[5],轨道测量数据的频率为1Hz。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姿态测量系统采用星敏感器和和陀螺组合测量的方式[6],精确测定卫星平台在J2000坐标系下的惯性姿态,测量频率为4Hz,同时,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也提供原始的星敏和陀螺观测值以及国产星敏的星图下传数据[7, 8],可以进行事后试验分析和精度验证。根据上述成像过程获取的各类观测数据和几何标定数据,建立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单相机的严密几何成像模型[9, 10, 11, 13]如下
式中,表示地面一点P在WGS84下的三维笛卡儿坐标;[XGPS YGPS ZGPS]T为GPS相位中心在WGS84下的坐标;为J2000和WGS84间旋转矩阵;为星敏主光轴在J2000坐标系中的指向构成的旋转矩阵;为星敏主光轴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中的安装关系构成的旋转矩阵;[Dx Dy Dz]T为GPS相位中心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中三个偏移;为相机在卫星平台上安装矩阵;[dx dy dz]T为相机节点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中三维坐标;(ψX,ψY)为CCD线阵上每个像元在相机坐标系的指向角;f为相机主距;m为比例系数。对于线阵推扫式影像,基于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的像点坐标反投影计算需要进行迭代,效率较低[10]。有理多项式(RPC)模型是目前高分辨率光推扫卫星普遍采用通用几何模型[12],能达到与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同等的精度。RPC模型将地面点的大地坐标(Lat,Lon,h)与其对应的像点坐标(S,L)用比值多项式关联起来,并将地面坐标和影像坐标正则化到-1和1之间。
经过在轨测试分析,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严密成像几何模型转换成RPC模型的拟合精度优于0.15%像元[13],因此,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可以使用RPC模型代替严密成像几何模型进行测图和其他应用。
4.2 基于地面几何定标场的几何标定利用地面几何定标场对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定期进行在轨几何检校是提高其影像产品几何质量的关键,也是充分挖掘卫星影像产品后续应用潜力的保证。卫星在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地面测量的各类成像参数不再适用,必须进行在轨检校。
对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在轨成像过程中各类误差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其各类载荷具体的系统设计指标,从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出发,将待检校参数分为内外定标参数两类,并构建在轨几何检校模型,如式(2)所示
式中,R代表外定标参数,描述卫星成像过程中,相机外部系统误差(包括:时间同步、GPS偏心等线元素误差及相机安装角、星敏安装角等角元素误差)的综合影响;CCD线阵上每个像元在相机坐标系的指向角(ΨX,ΨY),为内定标参数。 在在轨测试期间,利用武汉大学在河南嵩山建设的高分辨率几何定标场,对资源三号测绘卫星进行了在轨几何定标分析试验[14],利用两次标定结果,在CCD上每50个探元选取一个作为样本,统计这些样本探元两次检校的指向角差异,定标结果的精度评价如表 3。载荷 | 前视相机 | 下视相机 | 后视相机 | ||||
样本探元数目 | 328 | 492 | 328 | ||||
检校结果 差异 /像素 |
0.0-0.1 | 257 | 78% | 106 | 22% | 134 | 41% |
0.1-0.2 | 53 | 16% | 296 | 60% | 108 | 33% | |
0.2-0.3 | 14 | 4% | 83 | 17% | 32 | 10% | |
0.3-0.4 | 4 | 1% | 7 | 1% | 24 | 7% | |
0.4-0.5 | 0 | 0% | 0 | 0% | 13 | 4% | |
0.5-0.6 | 0 | 0% | 0 | 0% | 12 | 4% | |
中误差/像素 | 沿轨方向 | 0.06 | 0.06 | 0.12 | |||
垂轨方向 | 0.08 | 0.14 | 0.17 |
经过几何定标后,利用高精度地面控制点(控制点精度优于1 m)检验了不同轨道获取的影像数据,得到的初步分析结果如下表 4所示,卫星系统在稳定工作的情况下,标定后的无地面控制精度优于15 m。
景号 | 区域 | 检查点 | 成像时间 | X中误差/m | Y中误差/m | 中误差/m |
1 | 郑州 | 24 | 2012-02-03 | 5.332 | 5.193 | 7.443 |
2 | 南阳 | 8 | 2012-02-03 | 2.322 | 7.749 | 8.090 |
3 | 洛阳 | 24 | 2012-01-24 | 10.009 | 10.337 | 14.389 |
4 | 法国 | 9 | 2012-02-29 | 7.866 | 4.309 | 8.969 |
5 | 安平 | 508 | 2012-02-28 | 6.844 | 8.187 | 10.671 |
6 | 合肥 | 4 | 2012-03-24 | 7.492 | 3.838 | 8.672 |
对于几何标定前后选取了河南南阳试验区(如图 2所示)进行了区域网平差[15]精度分析,在该地区分别获取了外业9个GPS控制点,分别采用定标前后的结果,用不同的控制点和检查点测量的结果如表 5和表 6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定标后用1到2个控制点会明显提高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和高程精度,当采用5个控制点时,由于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多余的控制点进行补偿,模型的定向精度基本相当。
控制点个数 | 控制点 | 检查点 | ||||||
X | Y | 平面 | Z | X | Y | 平面 | Z | |
0 | 1 165.928 | 936.648 | 1 495.559 | 272.989 | ||||
1 | 0.000 1 | 0.000 5 | 0.000 51 | 0.015 5 | 8.033 4 | 61.303 | 61.827 | 33.202 7 |
2 | 3.894 4 | 2.001 4 | 4.378 579 | 1.007 8 | 10.014 9 | 64.735 1 | 65.505 | 33.744 9 |
3 | 0.013 | 0.001 8 | 0.013 124 | 0.003 5 | 6.183 1 | 3.695 7 | 7.203 | 4.245 4 |
4 | 2.11 | 0.401 2 | 2.147 804 | 0.994 7 | 3.484 6 | 5.536 4 | 6.212 | 3.222 3 |
5 | 3.086 6 | 0.830 1 | 3.196 274 | 1.924 3 | 2.156 6 | 4.274 1 | 4.787 | 2.220 6 |
控制点个数 | 控制点 | 检查点 | ||||||
X | Y | 平面 | Z | X | Y | 平面 | Z | |
0 | 2.588 1 | 2.122 9 | 3.347 4 | 10.200 6 | ||||
1 | 0.000 4 | 0.003 9 | 0.003 9 | 0.012 3 | 2.817 2 | 3.159 8 | 4.233 3 | 2.900 8 |
2 | 1.663 2 | 1.788 8 | 2.442 5 | 4.437 0 | 2.696 5 | 2.282 8 | 3.533 0 | 2.806 0 |
3 | 2.382 0 | 1.460 5 | 2.794 1 | 3.684 8 | 3.043 5 | 2.527 3 | 3.956 0 | 2.573 6 |
4 | 2.113 3 | 1.598 3 | 2.649 6 | 3.531 9 | 3.571 9 | 2.408 3 | 4.307 9 | 1.630 6 |
5 | 2.707 1 | 0.827 7 | 2.830 8 | 2.075 8 | 2.477 8 | 2.549 6 | 3.555 2 | 2.006 1 |
利用大连试验区,进行平差精度分析,在该地区分别获取了外业18个GPS控制点,用不同的控制点和检查点测量的结果如表 7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4个控制点,14个检查点会明显提高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和高程精度,高程精度1.787 m,平面精度达到2.975 m[13]。
m | ||||||||
控制点个数 | 控制点 | 检查点 | ||||||
X | Y | 平面 | Z | X | Y | 平面 | Z | |
3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341 | 2.154 | 3.181 | 1.768 |
4 | 2.151 | 1.113 | 2.422 | 0.570 | 2.037 | 2.169 | 2.975 | 1.787 |
18 | 2.011 | 1.944 | 2.797 | 1.299 |
利用河南洛阳试验区进行了DSM自动生产[16, 17, 18]和数字正射影像产品生产检验,用18个检查点检查的结果如图 3和图 4。
利用大连试验区进行了DSM自动生产和数字正射影像产品生产检验,用14个检查点检查的结果如图 5和图 6[13]
5 总 结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民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领域零的突破,对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是我国卫星测绘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从2012年1月11日接收第一轨图像开始,经过2个月的在轨运行测试和分析表明,无控制点系统定位精度优于15 m,少量控制点条件下,高程精度优于3 m,平面精度优于4 m,资源三号测绘卫星达到了既定的设计目标,影像的几何定位精度明显优于设计指标,完全满足1∶50 000测图精度需要,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同类分辨率卫星 SPOT5、P5 和ALOS的几何质量,并可开拓研究其在1∶25 000甚至1∶10 000困难区测图应用可行性。
致谢:感谢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相关工程和科技工作人员提供的相关研究结果。
[1] | WANG Zhizhuo.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Aerial Photogrammetry[J].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1965(5):3-7.(王之卓. 航空摄影测量科学技术的现代发展[J]. 测绘通报, 1965(5):3-7.) |
[2] | LI Deren. Unstoppable Thinking: The Anthology of Academician Li Deren[M]. Wuhan University Press, 2008. (李德仁. 不停歇的思索:李德仁院士文集[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
[3] | Digital Globe. Digitalglobe Core Imagery Products Guide[EB/OL]. 2010[2012-01-01]. |
[4] | LUSSY F DE, KUBIK P, GRESLOU D, et al. Pleiades-HR Image System Products and Quality Pleiades-HR Image System Products and Geometric Accuracy [EB/OL].[2012-01-01]. |
[5] | ZHAO Qile, LIU Jingnan, GE Maorong. High Precision Orbit Determination of CHAMP Satellite[J].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6, 9(3):180-186. |
[6] | LI Deren, YAN Jun. Correction Technology for Underwater Object Navigation Using GNSS Buoy[J].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08,33(11):1101-1105.(李德仁,闫军.水下目标卫星导航定位修正技术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8,33(11):1101-1105.) |
[7] | XIE Junfeng, JIANG Wanshou, GONG Jianya. On-orbit Calibration of Stellar Camera Considering Distribution of Star Image Points[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11, 37(10):1271-1276.(谢俊峰,江万寿,龚健雅. 顾及星像点分布的恒星相机在轨检校[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1,10 37(10):1272-1276.) |
[8] | JIANG Wanshou, XIE Junfeng, GONG Jianya, et al. New Star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tarlike Mappings Pattern[J].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08.33(1):12-15.(江万寿,谢俊峰,龚健雅,等.一种基于星形的星图识别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版,2008,33(1):12-15.) |
[9] | SPOT Image. SPOT Satellite Geometry Handbook:1st ed. Revision[DB/OL][2012-01-01]. |
[10] | ZHANG Guo.Rectification for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 under Lack of Ground Control Points[D].Wuhan:Wuhan University,2005. (张过.缺少控制点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几何纠正[D].武汉:武汉大学,2005.) |
[11] | ZHU Xiaoyong, ZHANG Guo, TANG Xinming,et al.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BRS02B Image Geometric Exterior Calibration[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09,25(3):16-18. (祝小勇,张过,唐新明,等.资源一号02B卫星影像几何外检校研究及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3):16-18.) |
[12] | DIAL G F, BOWEN H, GERLACH B, et al. IKONOS Satellite, Sensor, Imagery, and Products[J].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4,88(1-2):23-36. |
[13] | TANG Xinming, ZHANG Guo, ZHU Xiaoyong, et al. Triple Linear-array Imaging Geometry Model of Ziyuan-3 Surveying Satellite and Its Validation,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2012:41(2):191-198.(唐新明,张过,祝小勇,等.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三线阵成像几何模型构建与精度初步验证[J] 测绘学报,2012:41(2):191-198.) |
[14] | GACHET R. SPOT5 In-flight Commissioning: Inner Orientation of HRG and HRS Instruments[C]//Proc eedings of XXth ISPRS Congr, Commission I:35 Istanbul:[s.n.], 2004. |
[15] | LI Deren,ZHANG Guo, JIANG Wanshou,et al.SPOT-5 HRS Satellite Imagery Block Adjustment without GCPs or with Single GCP[J].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2006, 31(5):377-381.(李德仁,张过,江万寿,等.缺少控制点的SPOT-5 HRS 影像RPC模型区域网平差[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 31(5):377-381.) |
[16] | JIANG Wanshou . Multiple Aerial Image Matching and Automatic Building Detection [D].Wuhan:Wuhan University,2004. (江万寿. 航空影像多视匹配与规则建筑物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D].武汉:武汉大学,2004.) |
[17] | ZHANG Li, ZHANG Jixian. Multi-image Matching for DEM Generation from Satellite Imagery[J].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08(S2):35-39.(张力,张继贤. 基于多基线影像匹配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DEM自动生成[J].测绘科学,2008(S2):35-39.) |
[18] | ZHANG Guo,CHEN Tan,PAN Hongbo,et al.Patch-based Least Squares Image Matching Based on 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s Model[J].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2011,40(5):592-597. (张过,陈钽, 潘红播, 等. 基于有理多项式系数模型的物方面元最小二乘匹配[J]. 测绘学报,2011,40(5): 592-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