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高光谱影像反映地物空间分布的同时提供高维的光谱特性,为地物的准确分类提供依据[1]。然而,高光谱影像在采集、转换、传输、压缩和储存等过程中,常因成像设备与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引入噪声[2],导致影像质量的降低,限制了影像的应用[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有效的常规图像降噪方法:文献[4]提出了小波变换软阈值降噪方法;文献[5]考虑到像元间的空间关系,利用邻域信息实现降噪。高光谱遥感影像包含了比常规图像更多的波段与信息,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文献[6]探究了利用正交子空间估计高光谱影像中条带噪声的方法;文献[7]研究了影像各波段间的相关性,求取全局阈值进行小波阈值降噪。在国内,文献[8]提出用于测深信号处理的最佳小波阈值滤波法;文献[9]提出了基于PDE的混合遥感影像去噪模型;基于移不变全方向角提升小波[10]、多指标融合小波[11]、调制传递函数[12]等算法也被学者用于去噪处理。
上述影像降噪方法的处理对象通常是一维或二维信号,处理高维数据时则将其视为一系列离散的低维信号,再利用相应的降噪算法进行处理,但人为分割并独立处理各波段导致原影像的相关性信息丢失,无法保证滤波前后影像的空间、光谱一致性。张量[13]作为描述多维数组的数据模型,在模式分析和机器智能领域有一定应用[13, 14]。相关研究表明:张量方法能够更好地保持遥感影像中空间与光谱的信息,可用于影像降维提高分类精度和目标识别精度等工作[15]。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张量的多维滤波算法,针对该算法处理高光谱影像噪声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同两种常规降噪算法进行对比,验证本文算法去除高光谱影像中噪声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持影像的空间、光谱信息。
2 张量与张量代数运算 2.1 高光谱影像的张量模型高光谱影像通常被视为多维数组,可以表示成张量X∈RI1×I2×…×IN,其中,N为张量的维度数,也称为阶数;Ii表示第i维的大小。张量中每一个元素表示为Xi1,i2,…,iN(1≤in≤In且1≤n≤N),其中,in表示该元素在第n阶上的位置。张量是向量、矩阵在维度上的扩展,而后者也是前者在特殊情况下的表达:一阶张量X∈RI1表示维度大小为I1的向量;二阶张量X∈RI1×I2表示行列大小分别为I1、I2的矩阵;本文采用三阶张量X∈RI1×I2×I3表示高光谱影像,如图 1所示。I1、I2表征影像空间维(第一、二维)的大小,I3则反映光谱维(第三维)的大小。
2.2 张量代数运算 2.2.1 d维度展开张量的d维度展开(d-mode unfolding)是将张量X∈RI1×I2×…×IN在第d(d=1,2,…,N)维上展开成矩阵Rd∈RId×Md的过程。其中,Md=I1×I2×…×Id-1×Id+1×…×IN。
2.2.2 外积张量的外积(outer product)是一种对张量进行维度扩展的运算,张量X∈RI1×I2×…×IN和Y∈RI′1×I′2×…×I′M的外积为N+M阶的张量,定义为
2.2.3 d维度与矩阵相乘d维度与矩阵相乘(d-mode product)要求张量X∈RI1×I2×…×Id×…×IN与矩阵U∈RJ×Id在d阶上维度大小相等,其结果具有参加运算的两个元素的性质,具体数值表达式为:Δ=Xd×U,张量中的元素为
3 基于张量的多维滤波器 3.1 含噪高光谱影像模型及多维滤波器本文算法假设无噪声高光谱影像S被高斯加性白噪声N所影响,且噪声与信号相互独立,根据文献[2]得到含噪影像R的数学模型
本文算法对含噪影像R的3个维度分别施加滤波器,获得滤波后影像,表达式如下
式中,U、V、W分别为高光谱影像第1、2、3维上对应的多维滤波器,d维度与矩阵相乘则是作用滤波器的具体过程,为实现影像降噪首先需要构建各维度上的滤波器。
3.2 张量多维滤波器的构建降噪算法的目的在于使滤波后影像最大限度地接近无噪声影像,本文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建立降噪模型,使估计影像与无噪声影像间的均方误差最小
将式(4)代入展开,表达式可变为
为使均方误差最小,可求取式(6)的梯度并令该值为0,得
3个滤波器相互关联,其求解可以通过迭代计算实现,不妨假定矩阵V、W已知,来求取滤波器U,结合式(6)和式(7),于是在第一维上存在关系
式中,S1、R1分别为张量S、R的第一维展开矩阵。依据矩阵迹的特性,简化式(6)可获得
视(V⊗W)T为权矩阵Ω1,可以发现基于张量的多维滤波是二维维纳滤波在维度上的扩展。但无噪声影像S通常不可预知,因此有必要研究影像中信号与噪声的能量分布。
3.3 信号与噪声在能量子空间中的相互关系模型中噪声与信号相互独立,因此含噪影像在第n维上可以被唯一地分解为噪声和信号两部分[16],即含噪影像的能量子空间由相互正交的无噪影像和噪声的能量子空间直和获得
无噪影像作为含噪影像的一部分,可以由含噪影像的子空间进行重构获得[17]
式中,Sn是无噪声影像S在维度n上的展开,大小为In×Mn;Vs是一组由In个大小为1×Kn正交向量构成的特征矩阵;Δs是大小为Kn×Mn的权矩阵。Kn是矩阵Sn的秩,决定信号在含噪影像中的比重。本文根据Akaike信息论(AIC)准则[18]结合噪声水平决定Kn的取值。依据文献[16]提到的特征值分解重构模型,相应维度上的滤波器Hn在特征空间中可表示成
式中,Hn(1≤n≤3)分别对应滤波器U、V、W,Λs是大小为Kn×Kn的权矩阵。而影像对应的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反映了影像中各部分能量的分布[16],因此,笔者规定高于某特定阈值的特征值对应影像中有效信息部分,低于该阈值的特征值划归为噪声。在降噪模型中进行特征值分解,可以分别获得E(Sn,RnΩn)和E(RnΩn,RnΩn)的特征值λSR、λRR。以降序方式重排λSR,规定后In-Kn个特征值对应于影像中的噪声,取其均值作为噪声强度的估值
于是可得含噪影像中的无噪信号对应的特征值序列为;结合式(9),根据两组协方差包含能量的不同构造权矩阵
再取协方差矩阵E(RnΩn,RnΩn)按强度重排后的前Kn个特征向量为Vs,代入式(9)即可求解相应维度上的滤波器。至此完成由两个已知的滤波器求解未知滤波器,再利用新求得的滤波器去更新另外两个滤波器,完成一次迭代。算法的目的是将滤波结果尽可能地接近无噪影像,因此,用上一次迭代获得的滤波影像来替代S,迭代计算滤波器直至收敛。
由上可知,利用张量多维滤波算法进行降噪处理,算法将影像视为整体,分别在3个维度上进行张量展开获得展开矩阵,再根据信号强度在子空间的分布进行特征提取,达到滤波的目的。展开矩阵分别保留了对应维度的信息,迭代过程综合地保持了影像的各维度的信息,因此算法可以更好地保持影像的空间、光谱一致性。
3.4 张量多维滤波器用于高光谱影像降噪基于张量的多维滤波算法用于高光谱影像降噪的基本流程如下。
(1) 初始化参数:滤波器初始化为单位对角阵,即有U0=I1,V0=I2,W0=I3;初始无噪影像估计为,即有Σ0=P。计算第一次滤波影像Σ1=P1×U20×V30×W0。
(2) 若相邻两次迭代的滤波结果的均方差值大于规定阈值ε,则计算滤波器:
1. 利用Viter-1、Witer-1构成权矩阵Ω1iter。在第一维上展开Siter为S1iter,R为R1。
2. 计算协方差矩阵SR=E(S1iter,R1Ω1iter),进行特征值分解后从大到小重排得到特征值序列λSR,取后I1-K1项的均值作为噪声能量。
3. 计算协方差矩阵RR=E(R1Ω1iter,R1Ω1iter),进行特征值分解后从大到小重排得到特征值序列λRR,取前K1项λRR及对应的特征向量构成Vs。
4. 构建权矩阵Λ1iter,求得第iter次迭代的第一维滤波器Uiter。
5. 重复以上4步,根据Uiter和Witer-1计算Viter,Witer由Uiter和Viter计算获得。
6. 依据本次迭代获取的滤波器获得滤波结果,Σiter=P1×U2iter×V3iter×Witer。
(3) 若均方误差小于规定阈值ε则判定算法收敛,输出滤波后影像Siter。
4 试验与讨论 4.1 试验数据描述与对比试验设计为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两组试验:试验1选用的高光谱影像数据Indiana Pine是AVIRIS于1992年6月获取,位于Indiana西北100 km2区域,影像大小为128像素×128像素,波段数为220,波段范围为0.4~2.5 μm,光谱分辨率为10 nm,影像含有比较明显的噪声。试验2选用的高光谱影像研究区域位于常州市夏桥,采用的是国产PHI(推扫式光谱成像仪)遥感影像(342像素×581像素),波段数为80,成像波段范围为0.417~0.854 μm。试验中分别添加了图像信噪比为30 dB、25 dB、20 dB、15 dB、10 dB的高斯白噪声。
对比试验选用逐波段二维维纳滤波算法[19]和逐波段小波阈值降噪算法[3],采用的分析工具为Matlab 7.11.0 ,ENVI 4.7;对比项目主要包括降噪后影像的目视效果、PSNR值、SSIM值、影像分类精度以及影像降噪前后的光谱角与光谱差值曲线等。
4.2 Indiana影像的张量多维滤波试验在试验中,逐波段维纳滤波采用文献[19]中的方法;逐波段小波阈值降噪采用atrou小波自适应软阈值降噪;基于张量的多维滤波算法设置维度参数(K1,K2,K3)为(85,85,135)。影像前4个波段含明显噪声,目视对比图如图 3所示。
对比目视效果:基于张量的多维滤波算法可以有效去除影像中大部分噪声,并较好地保留了边缘与细节信息。两种对比算法的降噪结果滤除了噪声的同时模糊了影像的细节。
为检验滤波结果对遥感影像分类的影响,本文选用支持向量机(SVM)为分类器,对降噪后影像在同一组样本下进行分类处理,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在分类试验中,为了避免训练样本选择对分类精度的影响,采取100组独立的分类试验,每次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训练样本进行分类,统计平均分类精度。类别、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数量如表 1所示。
各降噪方法的分类结果如图 4所示,分类后精度评价如图 5所示。
由图 5可知,原始影像由于受到噪声影响导致分类精度偏低,经逐波段维纳滤波和小波降噪处理后分类精度有所提高,而经基于张量的多维滤波算法处理后的影像取得了最高的分类精度,达到了88.01%,比原始影像提高了11.04%,Kappa系数也从原始影像的0.728 7提高到了0.857 9。证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去除高光谱影像中的噪声,帮助影像提高分类精度。
利用本文算法进行试验,需要设置降噪维度K1、K2、K3,在AIC准则计算获得降噪维度(K1=K2=85,K3=135)的基础上,本文探索了降噪维度和降噪后影像分类精度间的关系,由图 6可知:固定两个维度,分类精度会同第三维的增加而快速上升,达到最大值后基本保持稳定,后期会有缓慢下降。这个结果也反映了当降噪维度取值较小时,影像大部分信息被视为噪声信号,原始信息被大量滤除导致重建质量变差,分类精度降低;当降噪维度取值较大时,一部分噪声信号被当成有效信号,导致滤波后影像包含较多噪声,分类精度下降,只要降噪维度在一定区间内取值就可以保证取得满意的降噪结果。而试验结果也显示使用AIC准则能将每一个维度的值Kn估计到比较准确的区间。
4.3 夏桥影像的张量多维滤波试验模拟试验研究了基于张量的多维滤波算法在不同强度噪声影响下的降噪结果,图 7显示了信噪比强度为10 dB下的夏桥影像的目视降噪结果。
对降噪前后的各组影像进行分类试验,分类后精度评价见表 2。
信噪比/dB | 加噪影像/(%) | 二维维纳滤波/(%) | 小波阈值降噪/(%) | 张量多维滤波/(%) |
30 | 88.94 | 93.15 | 95.25 | 95.80 |
25 | 85.35 | 93.35 | 94.30 | 95.37 |
20 | 83.79 | 93.16 | 93.60 | 94.64 |
15 | 82.54 | 93.64 | 92.78 | 94.85 |
10 | 80.35 | 93.18 | 92.34 | 94.09 |
为评价各算法对影像的空间、光谱信息的保持能力,本文选用4种国际常用的评估参量。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20]是衡量降噪后影像与无噪声影像空间相似性的经典参数,试验统计了夏桥影像各算法降噪后的PSNR值和SSIM值,由表 3可知:较对比算法,本文算法结果更接近理想影像,有助于保持影像空间信息。
二维维纳滤波 | 小波阈值降噪 | 张量多维滤波 | ||||
信噪比/dB | PSNR | SSIM | PSNR | SSIM | PSNR | SSIM |
30 | 49.266 | 0.912 2 | 42.139 | 0.834 6 | 50.781 | 0.915 |
25 | 48.264 | 0.875 7 | 39.705 | 0.831 5 | 48.663 | 0.888 1 |
20 | 45.935 | 0.800 7 | 40.105 | 0.782 8 | 46.082 | 0.858 3 |
15 | 42.278 | 0.650 2 | 39.439 | 0.617 2 | 43.328 | 0.805 8 |
10 | 35.866 | 0.430 6 | 40.384 | 0.540 9 | 42.995 | 0.731 2 |
本文采用光谱差值曲线和光谱角比较各降噪结果与无噪声影像的光谱一致性[3]:在影像各类地物中各取一像元,获得该位置在无噪声影像和各降噪后影像中的光谱,再以横轴为波段,纵轴为差值计算降噪结果和无噪声影像间的光谱差值,图 8展示了在信噪比为10 dB强度噪声影响下的光谱差值曲线,该曲线可以定性衡量降噪算法对影像光谱特征的保持能力;计算各降噪结果与无噪声影像的光谱角来定量衡量光谱一致性,结果见表 4。
(°) | |||
像元所属类别 | 二维维纳滤波 | 小波阈值滤波 | 张量多维滤波 |
water | 8.611 | 24.721 | 5.818 |
farmland | 8.691 | 16.557 | 2.287 |
tree | 5.881 | 13.125 | 3.849 |
road | 4.109 | 9.363 | 2.661 |
vegetation | 6.572 | 13.438 | 3.374 |
soil | 8.544 | 15.791 | 4.398 |
roof | 6.054 | 10.331 | 3.024 |
分析图 8和表 4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比常规逐波段降噪算法,基于张量的多维滤波算法取得的降噪结果更加接近理想影像,在保持影像光谱一致性上具有较大优势。
算法也被试验证明具有较好的收敛特性,图 9(a)和(b)分别描述了Indiana影像和添加信噪比强度为10 dB的夏桥影像在各自较优的3个降噪维度参数下的算法收敛情况,图中纵轴为相邻两次迭代获取的滤波影像的差值,横轴为迭代次数。从图 9(a)和(b)可知,本文采用的迭代算法能在5次迭代以内收敛。进一步的试验证明,本文算法能够适应不同的高光谱数据和不同的参数设置情况,迭代计算迅速收敛达到最优解。
5 结 论基于张量的多维滤波算法可以有效地用于高光谱影像降噪处理,相对于经典的逐波段降噪算法,该方法在滤波过程中可以有效保持原始影像的空间、光谱一致性,从而取得相对较好的目视降噪效果、帮助提升影像PSNR值以及降噪后影像的分类精度。
[1] | TAN Kun, DU Peijun. Wavelet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Based on Reproducing Kernel Hilbert Space for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 Classification[J].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2011,40(2):142-147.(谭琨,杜培军. 基于再生核Hilbert空间小波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J]. 测绘学报,2011,40(2):142-147.) |
[2] | CHANG C, DU Q. Estimation of Number of Spectrally Distinct Signal Sources in Hyperspectral Imagery[J].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4,42(3),608-619. |
[3] | OTHMAN H, QIAN S E. Noise Reduction of Hyperspectral Imagery Using Hybrid Spatial-spectral Derivative-domain Wavelet Shrinkage[J].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06,44(2):397-408. |
[4] | DONOHO D L. De-noising by Soft-threshold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1995,41(3): 613-627. |
[5] | KERVRANN C, BOULANGER J. Optimal Spatial Adaptation for Patch-based Image Denois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6,15(10):2866-2878. |
[6] | ACITO N, DIANI M, CORSINI G. Subspace-based Striping Noise Reduction in Hyperspectral Imag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011,49(4): 1325-1342. |
[7] | SCHEUNDERS P. Wavelet Thresholding of Multivalued Imag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4, 13(4):475-483. |
[8] | XU Weiming, LIANG Kailong, QIU Wendong. Optimum Wavelet Threshold Filtering Algorithm for Echosounding Signal Processing[J].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1999,28 (2):133-138.(徐卫明,梁开龙,邱文东. 测深信息处理的最佳小波门限滤波法[J]. 测绘学报,1999,28 (2):133-138.) |
[9] | WANG Xianghai, ZHANG Hongwei, LI Fang. A PDE-based Hybrid Model for De-noi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 with Gaussian and Salt-pepper Noise[J].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2010,18(3):283-288.(王相海,张洪为,李放. 遥感图像高斯与椒盐噪声的PDE混合去噪模型研究[J]. 测绘学报,2010, 39(3):283-288.) |
[10] | WANG Xiaotian, SHI Guangming, NIU Yi, et al. Translation Invariant Omnidirectional Lifting Based Remote Sensing Image Denoising [J].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2011,40(5):555-562.(王晓甜,石光明,牛毅,等. 基于移不变全方向角提升的遥感图像降噪[J]. 测绘学报,2011, 40(5):555-562.) |
[11] | TAO Ke, ZHU Jianjun. A Hybrid Indicator for Determining the Best Decomposition Scale of Wavelet Denoising [J].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2012,41(5):749-755.(陶珂,朱建军. 多指标融合的小波去噪最佳分解尺度选择方法[J]. 测绘学报,2012, 41(5):749-755.) |
[12] | ZHANG Ying, HE Binbin, LI Xiaowen. Remote Sensing Image Fusion of Beijing-1 DMC+4 Microsatellite Based on MTF Filter [J].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2009,38 (3):223-228.(张瑛,何彬彬,李小文. 基于MTF滤波的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影像融合[J]. 测绘学报,2009, 38(3):223-228.) |
[13] | LATHAUWER L D. Signal Processing Based on Multilinear Algebra[D]. Belgium: University of Leuven, 1997. |
[14] | XU D, YAN S. Semi-supervised Bilinear Subspace Learn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9, 18(7):1671-1676. |
[15] | ZHANG Lefei, ZHANG Liangpei, TAO Dacheng. Tensor-based Learning Machine for Remotely Sensed Image Target Detection[J].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0,14(3):519-533.(张乐飞,张良培,陶大程. 张量分类算法的遥感影像目标探测[J]. 遥感学报,2010,14(3): 519-533.) |
[16] | CHEN W. Detection of the Number of Signals: A Predicted Eigen-threshold Approach[J].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1991,39(5):1088-1098. |
[17] | SHAH A A, TUFTS D W. Determination of the Dimension of a Signal Subspace from Short Data Records[J].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1994.42(9):2531-2535. |
[18] | AKAIKE H. A New Look at the Statistical Model Identific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1975,19(6):716-723. |
[19] | LIM J S. Two-dimensional Signal and Image Processing[M]. 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0. |
[20] | WANG Z, BOVIK A C, SHEIKH H R, et al.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From Error Visibility to Structural Similarity[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4,13(4):60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