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天地图客户端自助制图技术研究
曹建成, 王凯, 郭朝阳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陕西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 分析了当前天地图在应用服务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通过在线制图技术实现客户端自助制图的方法,分析了常用在线制图技术的特点,对客户端在线制图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原型系统。试验证明,客户端自助制图能够有效扩充天地图的服务模式。
关键词: 天地图     自助制图     客户端     在线    
Research on the Self-mapping Technology on the Map World(TianDiTu) Client
CAO Jiancheng, WANG Kai, GUO Chaoyang

经过几年的建设,天地图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为重大工程、专业应用、企业增值、百姓生活提供了有效的服务支撑。目前,天地图主要包括两种服务方式:一是直接访问方式,即用户使用浏览器通过网络(互联网、政务外网)直接访问天地图,进行地图浏览、地名地址搜索、距离和面积量算、点线面标绘、公交查询、驾车规划、用户标注及纠错、屏幕截图打印等操作;二是在线调用方式,通过基于天地图提供的二次开发套件,在线调用天地图的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实现地理信息增值业务应用服务。

但是,随着地理信息逐步在企业、公众应用领域的拓展,人们的注意力也正从关注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加工、数据获取向关注应用效果、用户体验方面转移,应用方式也从单一固化的模式向多平台、多渠道转变。而目前天地图提供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对于部分行业部门而言,如卫生、教育等部门,由于缺乏空间数据,以及对GIS开发技术积累不足,很难在业务系统中嵌入GIS功能,而他们对地理信息数据精度的要求不高,往往一张政务电子地图和一般通用的GIS功能就可以满足需求,目前的服务模式对于此类用户太复杂;对于社会公众而言,公众对基于空间信息创建应用的热情持续高涨[1-2],但在应用搭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开发业务系统代价太大,而直接基于天地图网站则由于用户交互简单[3]而难以完成相关业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GIS应用的快速普及和发展。在天地图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现阶段,如何帮助这些用户降低GIS应用技术门槛,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自助服务,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天地图在未来发展中更具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本文对当前网络在线制图技术进行分析,提出让用户在客户端自助制图的技术路线,对客户端自助制图的相关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开发基于天地图的客户端自助制图原型系统。

一、 常用在线制图方法

地图制图是在地图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应用需求进行地图符号化绘制的过程。在线制图就是在传统的单机、桌面制图以外,借助网络环境实现网络在线地图制图,是一个复杂的交互过程[4]。从当前网络在线制图的实现技术来说,主要包括服务端制图和客户端制图两种方法。

1. 服务端制图

服务端制图,顾名思义就是地图在服务器端生成[5]。服务端制图是在制图数据的基础上,基于服务端地图符号化引擎,将制作好的专题地图以图片形式传递至客户端进行展示[6]。服务端制图的基本框架如图 1所示。

图 1 服务端制图框架

服务端制图由数据支撑层、基础引擎层、地图渲染层、地图服务层和客户端应用层组成。数据支撑层包括专题数据、制图样式、符号及用户自定义的制图规则,为地图制图提供数据;基础引擎层包括地图组件、图表组件和地图渲染组件,是地图制图的基础;地图渲染层按照用户的地图表达要求,在基础引擎层的基础上,生成各类专题地图及相关的地图属性;地图服务层将渲染的结果以标准服务形式(包括地图图片、地图属性等信息)传递至客户端;客户端应用层接收服务端的各类成果,实现在线地图的展示。

图 1可以看出,服务端制图的主体工作都在服务端进行,其制图能力由服务端的渲染能力决定,能够实现复杂的(如传统的地形图)、海量的(如大量数据)地图制图。

2. 客户端制图

与服务端制图不同的是,客户端制图是直接利用客户端浏览器的相关运行环境,按照用户需求对地图要素进行符号化表达。与服务端制图相比,客户端制图是一种相对轻量级的制图方法,不需要在客户端安装相关软件,直接基于浏览器的绘制能力进行地图表达。

与服务端制图类似,客户端制图也是由数据支撑层、数据服务层、客户端引擎层、客户端渲染层和客户端应用层多层结构组成。其中数据支撑层和数据服务层在服务端,将制图数据、制图样式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客户端;客户端引擎层主要是浏览器端的相关基础类库,如地图展示组件(如各类地图API)、图表组件(如Highcharts);客户端渲染层将基于引擎层的相关渲染组件,实现各类专题地图的渲染,并提交给应用层展示应用。

两种在线制图方法特点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服务端制图是一种重量级的后端制图模式,而客户端制图是一种轻量级的前端制图模式。因此,需要结合各自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制图模式,满足用户在线制图的需要。

(1) 制图效率上

从实现流程上来说,客户端制图实质上是一种“即时制图”,用户能第一时间得到制图的效果;而服务端制图首先需要在服务端进行地图绘制,其次要将地图图片传递至服务端,绘制速度依赖于服务器性能和网络传输[7],效率相对要低。

(2) 制图功能上

由于服务端制图在后台进行,制图的能力完全由后台服务器的运算能力和渲染引擎决定,因此,服务端制图具有强大的制图能力,既能够实现表现复杂的地图制图(如传统的纸质地形图模式),又能够实现海量数据的地图制图;客户端制图直接利用客户端浏览器的相关运行环境进行符号化表达,受浏览器绘制能力、客户端硬件所限制,往往只能实现简单的专题地图。

二、 客户端自助制图技术研究 1. 自助制图思路

客户端自助制图主要包括制图数据、制图方法和制图应用3个层面的工作。首先,针对在线制图需要,制定专题数据的数据模型,明确专题数据的格式、类型和空间化方法,实现多源、异构专题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和存储;其次,对客户端自助制图的流程和方法进行研究,设计自助制图的各类向导,形成一个工序完备、内容齐全、操作便捷的制图向导,构建在线地图的表达模型,并采用客户端制图方法实现[8];最后是自助制图的应用,对自助制图的服务模式进行研究,将地图以WebMap的形式进行分享和发布。

2. 制图数据研究

制图数据是自助制图的基础,由于不同部门、不同用户的业务模式不一,应用类型不一,其所拥有的专题数据也千差万别,因此,需要对制图数据进行研究,明确专题数据的类型、格式和要求,实现多源、异构专题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和存储,为自助制图奠定基础。

(1) 数据类型

目前,用户所拥有的专题数据既有标准的空间数据格式(如SHP等),也有带有地理坐标的文本数据格式(如带有坐标的GeoJSON、CSV、TXT),还有一些带有地理属性的数据格式(如带有行政区划信息、带有标准地名地址信息的数据),因此,首先需要明确各类数据的指标和要求,为自助制图提供符合要求的数据源。具体见表 1

表 1 制图数据要求
数据类型数据要求空间化方式
行政区划数据专题数据中必须包含省、市、县各级行政区划数据,可以是行政区划名称,也可以是行政区划代码建立与标准行政区划数据的映射关系,实现数据的空间化
地名地址数据专题数据按照地名地址数据规范,分3段进行描述;第1段为行政区域地名,由省、市、区三级行政区域地名的组合构成;第2段为道路/街巷、小区名、行政村;第3段为门(楼)址通过地名地址匹配的相关工具,实现标准地址数据的空间化
地理信息文本数据采用文本字符串表示地理位置,可以是带有坐标字段的TXT、CSV文本文件,也可以是KML、GeoJSON等标准文本格式根据文本数据的数据结构,提供相关的工具,实现文本数据的空间化
标准空间数据采用二进制或特定格式的公开的、标准的空间数据,如SHP等基于公开的数据说明,提供相关工具,实现数据解析和读取

(2) 数据格式

为了给自助制图提供一套统一的数据源,需要设计一种通用数据格式,将上述多源、异构的用户专题数据转换成标准数据格式。

标准数据格式参照GeoJSON表达方式,基于JavaScript对象表示法进行定义:用户专题数据是一个MapData的集合,对于每一个MapData,主要包括空间信息(Geometry)和属性信息(Attribute)两方面的定义:空间信息方面,应支持点(Point)、线(Polyline)、面(Polygon);属性定义方面,根据用户数据情况,采用Key-Value键值对集合的方式进行定义。具体如图 2所示。

图 2 制图数据格式

(3) 数据标准化处理

以上面制定的通用数据格式为基础,构建专题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流程和相关工具,实现多源、异构专题数据的解析、处理和统一存储。

从专题数据来源来看,一方面,用户可通过数据上传界面,将专题数据上传至服务端,服务端通过数据校核、数据解析等步骤,将数据转换成标准数据格式,并存储至数据库中;另一方面,用户也可通过在线数据填报的方式,基于在线制图系统提供的标准数据模板,直接录入专题统计数据。

数据标准化处理流程设计如图 3所示。

图 3 数据标准化处理流程
3. 制图方法研究

制图方法是自助制图的关键,主要包括制图流程和制图实现两部分。制图流程是根据在线制图的需要,设计一个工序完备、内容齐全、操作便捷的制图向导,方便用户进行各种制图规则的输入;制图实现是以用户输入的各类数据、规则为基础,对地图进行生成和实现的过程。

(1) 制图流程

参考传统制图流程,结合在线制图的应用需求,客户端制图流程主要包括专题符号化设置和图层设置两部分内容。其中,专题符号化设置是提供一系列专题符号化工具,实现专题数据的符号化表达,包括各类统计地图符号化工具(如分段设色、柱状、饼状)和各类要素符号化工具(如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等)[9];图层设置是结合地图的应用需求,对地图中的不同图层进行控制管理,包括图层顺序、图层透明度及图层比例尺范围等。

(2) 制图实现

从上文可以看出,客户端制图方法通过“即时制图”模式,实现各类地图要素的符号化表达,具有较高的应用效率、较好的用户体验,功能上也能基本满足当前天地图社会化应用的需求。因此,在线自助制图宜采用客户端制图方法进行实现。

4. 地图应用研究

地图应用是自助制图的最终落脚点。为了给用户提供简介、灵活、丰富的在线制图应用体验,需要对自助制图的服务模式进行研究。目前,网络地图主要有两种服务模式:一种是以在线地理信息服务接口的方式提供[10],如常见的WMS、WMTS等服务规范,在该种模式下,用户可以基于各类接口,根据应用需要进行定制开发,实现在线地图的浏览和信息展示,是一种重量级的解决方案;另一种是以在线地图WebMap的方式提供,通过将数据、样式、信息进行打包,并通过一个地图展示界面进行发布,用户通过一个URL即可实现可交互的、动态的在线地图浏览,是一种轻量级的、灵活的应用模式。为了减少用户应用成本,客户端自助制图宜采用WebMap应用模式。

WebMap的应用流程如图 4所示。

图 4 服务端制图框架
5. 应用效果

基于上述研究理论,笔者开发了天地图客户端自助制图原型系统,实现了统计地图和要素地图两类地图的在线制图、分享和应用,部分系统截图如图 5所示。

图 5 原型系统
三、 结束语

本文从扩展天地图服务模式的需求出发,提出了天地图自助制图的服务模式,并从制图数据、制图方法和制图应用3个方面对客户端自助制图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基于天地图的客户端自助制图原型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客户端制图功能,使用户不使用专业GIS软件就能实现专题数据空间化和专业GIS制图的功能,提高了用户使用天地图的兴趣,扩大了天地图的应用影响。

参考文献
[1] 任幅, 杜青运. 智慧城市语境下在线专题制图模式[J]. 测绘科学 , 2014, 39 (8) : 50–52.
[2] 黄耀裔, 彭志诚. 基于组件式Web GIS的统计专题图的实现[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 2014, 37 (3) : 35–37.
[3] 郭建忠, 黄瑞阳, 丁雅莉. Web地图制图框架的研究与设计[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 2013, 30 (1) : 10–14.
[4] 赵飞, 杜青运, 彭子风, 等. 指标驱动下以任务流为中心的在线交互制图模型[J]. 测绘学报 , 2011, 40 (5) : 655–659.
[5] 苏德国, 崔希民, 董春, 等. 轻量WebGIS环境下基于动态数据交换的专题制图自动化研究[J]. 测绘科学 , 2013, 35 (2) : 80–81.
[6] 胡达天, 胡庆武. 基于开源系统的跨平台地图客户端开发[J]. 测绘科学 , 2015, 40 (7) : 142–145.
[7] 张帅毅, 徐京华. 基于开放地图API的网络专题制图方法研究[J]. 测绘 , 2011, 34 (3) : 108–109.
[8] 林筝. 在线专题地图自动化平台设计与应用[J]. 测绘通报 , 2015 (4) : 101–104.
[9] 陈辉, 杜青运, 任福. 在线动态专题制图符号引擎的设计与实现[J]. 地理信息世界 , 2015, 22 (4) : 81–85.
[10] 李军, 王健, 王志强, 等. 基于服务协同思想的地理制图服务研究与实现[J]. 农业网络信息 , 2009 (9) : 33–38.
http://dx.doi.org/10.13474/j.cnki.11-2246.2015.0243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测绘出版社)主办。
0

文章信息

曹建成, 王凯, 郭朝阳
CAO Jiancheng, WANG Kai, GUO Chaoyang
天地图客户端自助制图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the Self-mapping Technology on the Map World(TianDiTu) Client
测绘通报,2016(9):123-126.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16(9): 123-126.
http://dx.doi.org/10.13474/j.cnki.11-2246.2016.0310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5-10-09
修回日期:2015-11-23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