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 102206
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这使得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同时也迫切要求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1-2]。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形成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应加快拓展高职教育层次结构,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对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整体需求[3-4]。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的通知》(京教职成[2015]5 号)精神[5],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项目实施的三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之一。
本文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精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对高精尖技能人才贯通模式进行探讨,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有实际意义。
一、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及特色分析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是从初中应届毕业生中直接选拔和培养一批有发展潜质的人才,接受优质的高中教育、技术教育和高水平大学教育。汇集北京名校名师名企的优质教学资源,实施“2+3+2”七年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构建高中教育、技术教育和本科教育“融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三阶段相对独立、相互衔接、阶梯递进。该项目学制(5+2),即“2+3+2”,2 年高中、3 年高职、2 年本科。高中阶段(前2 年)——优质高中协助培养;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中间3 年)——示范高职院校直接培养;本科教育阶段(后2 年)——重点高校和国外名校深度培养。
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色:①减少升学压力(7 年贯通培养):打破传统升学模式,缓解考生、家长和社会压力;②人性化的专业选择(分大类招生,前2 年不分专业,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申请调整专业;③高端国际人才打造(厚基础+高技能+创新型+国际化):集重点高中基础培育+国际一流职业教育技能提升+本科扎实基础理论积累+国外公派留学经历于一身;④多元成长路径(分阶段可再高考、可出国深造、可高薪就业、可保留5 年本科学籍创业):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行职业规划。
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及模式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以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为主线,分为3个阶段,包括职业基础阶段、职业提升阶段和职业拓展阶段。
1. 职业基础阶段培养模式职业基础阶段即在2年高中阶段进行每周4个学时,每学期36学时,共计144学时的职业体验课学习。表 1所示课程包括三维信息建模浏览、无人机操控、测量机器人操作等。通过该阶段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专业兴趣、安全意识和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年 | 学期 | 内容 | 学时 |
第1学年 | 第1学期 | 三维信息建模浏览航片与地形图判读无人机操控 | 36 |
第2学期 | 全自动陀螺操作机器人操作 | 36 | |
第2学年 | 第3学期 | 三维激光扫描仪操作GNSS定位系统超站仪操作 | 36 |
第4学期 | 测绘发展史数字化测图训练 | 36 |
职业提升阶段即3 年高职阶段,采取“工程实践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
(1) “工程实践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北京地区城乡建设工程和基础测绘工程项目数量多、规格高、管理规范的优势,开展广泛深层的校企合作,建立“工程实践不断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三个不断线”,即“学生参加工程实践项目不断线,企业专业指导人参与不断线,职业素质培养不断线”。将各项生产性实习与现场测绘工程项目相结合,学生每学期都有3周以上的时间在专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参加工程项目实践,在工程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从第一学期开始一直到毕业,工程实践不断线。
(2) “工程实践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流程
第1学期开设“地形测量”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测量仪器基本操作能力、测量基本计算能力和地形图测绘能力。在实施学训一体“地形测量”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学生要进行图根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和地形图测绘3项核心技能的强化实训,通过考核后安排3周的时间到企业参加地形图测绘项目实践,按照规范要求完成图根导线测量、水准测量、碎部测量、绘图等工作任务。
第2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全站仪操作能力、CAD绘图能力、GPS测量能力、数字地形图测绘能力。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字化测图”“GPS与控制测量”等,学生经过学训一体的课程教学后,要进行全站仪数据采集及通信、精密导线测量、数字地形图绘制等核心技能的强化实训,通过考核并填写“技能培养档案”。安排3周时间到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富地勘察测绘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加数字化测图工程实践项目,在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过程中提高数字化测图专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服务与沟通能力,提高测量技术文件的编写能力。
第3学期主要培养学生GPS测量能力、控制测量能力及测量数据处理能力。通过“GPS与控制测量”“测量数据处理”等课程学训一体的教学实施和精密导线测量、二等精密水准测量、GPS静态测量和数据处理、GPS RTK数据采集与解算3项核心技能的强化实训,通过考核后,学生有6周的时间到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门头沟公路局等企业参加控制测量工程实践,完成精密导线测量、精密水准测量、GPS控制网建立等工作任务,提高专业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查阅应用测绘技术资料的能力,提高严格执行测绘行业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能力,深入了解职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提高完成岗位任务的信心。本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测图工、GPS测量工、控制测量工等职业资格鉴定。
第4学期和第5学期主要培养学生工程施工测量能力、地籍测量能力、矿山测量能力、建筑物变形观测能力及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应用能力,实施学训一体的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数字摄影测量、遥感数据处理等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全站仪坐标放样、高程放样、井下导线测量、井下水准测量、陀螺全站仪定向、井下中腰线标定、建筑物沉降监测、遥感影像处理及数据采集等核心技能的强化实训与考核,在第4学期后3周、假期和第5学期前10周学生深入鑫畅路桥公司、北京城建勘察设计研究院、木城涧煤矿等企业参加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等工程实践项目,提高相关的职业能力,并有效地培养学生在适应艰苦作业环境、保障安全、与施工方面沟通、作业的组织计划、作业质量的评价与改进等方面的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加深对职业岗位职责及职业标准的理解。本阶段学生达到了中级测量放线工、矿山测量工等职业资格的能力要求。
第6学期安排学生赴国外留学半年。考虑到学生的语言连续性,选择英国诺丁汉大学,具有完善的定制培训课程,同时在学历层次上与学生现实条件对接。
3. 职业拓展阶段培养模式在最后2年的本科阶段培养中,加强与国内一流大学和知名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重点提高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
在该阶段采取主要培养模式:①采用双导师制:本科阶段依托一流大学的教学资源,由学校教师和北京建筑类企业中级及以上工程师指导学生在这两年内的专业课学习、课程实践锻炼、科学研究及参加技能大赛等内容;②小班教学:开展课堂案例教学,能够保证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授课教师的全面指导;③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本科的两年学习是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主题教学更贴近工程实际,有助于学生增加对专业的认识和更深层次的专业学习;④多参加各种层次的测绘类专业的技能竞赛:以赛促学,增加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⑤开展双语教学:提前模拟国际工程的工作环境,更好地学习和运用常见的专业术语和日常英语交流学习。在该培养阶段课程安排见表 2。
课程 | 学期 | |||
第1学期 | 第2学期 | 第3学期 | 第4学期 | |
控制测量学 | ● | 毕业项目专项训练 |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 ● | |||
测量数据处理与程序设计 | ● | |||
地图学 | ● |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 | |||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与应用 | ● | |||
体育 | ● | ● | ||
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 | ● | |||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 | ● | |||
建筑工程招投标 | ● | |||
近景摄影测量 | ● | |||
智慧城市导论 | ● | |||
移动道路测量技术及应用 | ● | |||
空间分析与建模 | ● | |||
遥感软件 | ● | |||
城市空间信息学 | ● | |||
地理国情监测 | ● | |||
电子地图与导航 | ● | |||
地图设计与编绘 | ● | |||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前沿 | ● | |||
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 | ● | |||
城市测量 | ● |
本文在对高精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及特色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精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把培养过程分为职业基础阶段、职业提升阶段和职业拓展阶段,并对各阶段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具有实际意义。
[1] | 杨宇轩.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1978-2010年的数据分析[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
[2] | 李晓明. 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为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 2012(3):18-23. |
[3] | 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高等教育研究,2010(7):1-6. |
[4] | 徐绪卿.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趋势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后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18):1-5. |
[5] | 殷文娟. 北京启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N]. 中国教育报, 2015-05-28(15). |
[6] | 谢宏全,周立,高祥伟.基于测绘工程专业规范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测绘通报,2012(2):99-102. |
[7] | 焦明连,周立.测绘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J]. 测绘通报,2012(1):102-104. |
[8] | 何立恒,郑加柱,史玉峰.信息化测绘体系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置[J].测绘工程,2009,18(6):74-76. |
[9] | 马俊海,周秋生,李秀海.测绘工程专业产学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9,32(5):208-212. |
[10] | 汪志明,郭际明,花向红.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J].测绘通报,2009(6):74-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