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海岛航空航天遥感测图成果中DEM数据产品的生产技术,是利用DLG产品中等高线、高程点、水域等数据,辅以立体采集的地形特征点线,构TIN内插、裁切生成。在DEM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的研究中,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雷蓉等[1]在探讨多种DEM质量检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遥感影像生产DEM的综合检查方法,即采用影像分析算法进行粗差点初步检查,然后再用拟合法或影像相关法进一步检查,能快速、 准确地发现并定位DEM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汤国安等[2]首次提出等高线套合差的概念,通过等高线套合积差、超限区个数比、系统偏差3个测算因子定量检查DEM数据质量。
与传统DEM成果相比,海岛(礁)DEM成果具有3个自身的特点[3]:第一,海域面积的比例比其他DEM数据大;第二,河流水系、海洋、陆地交界地段的要素更为复杂;第三,不易或不宜登岛进行实地测量获得足够的检查点。基于上述分析,传统的DEM数据质量检验方法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满足大规模海岛(礁)DEM数据质量检验的需要。
结合上述海岛(礁)DEM成果特点,在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制定成果检验组织实施方案,如图 1所示。本文结合海岛(礁)DEM成果检验的特点,从成果检验数字化、高程精度检测方法、质量评定3个方面对海岛(礁)DEM成果质量检验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3000多幅海岛(礁)DEM成果质量检验的结果表明,该技术路线是可行的,质量评价结果是客观和真实的。
二、关键技术海岛(礁)DEM成果的处理流程包括数据准备、质检方案制作、自动化检查、人机交互检查、倾向性问题检查、质量评定,最终形成质量检验报告。首先,成果检验数字化涵盖了DEM数据检查的部分质量元素和检查项,若出现无法通过自动检查的内容时,可利用软件的交互检查工具进行错误定位与标识;其次,在自动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人工干预对DEM成果中的高程中误差、静水面置平、套合差、完整性和附件质量进行检查;最后,对成果详查样本图幅中发现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批次概查,如图幅拼接的接边处理一致性、DEM数据质量完整性(除海域外的DEM格网点灰度值无缺失)等。综上所述,海岛(礁)DEM数据成果质量检验过程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如图 2所示。
1. 成果检验数字化(1) 构建目录组织模型
目录组织模型是用来检查各个单位汇交的成果在数据组织、数据命名和数据格式等方面的正确性。目录模型按照“汇交要求”构建的文件组织形式上,还可以进行目录体系结构的修改,以适应变化的要求。基于目录组织模型的自动检查实现了批量高效的数据质量检查,通过设置不同尺度、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成果,可以完成对大批量图幅(待检数据)的数据组织、命名、格式等项目的检查。海岛(礁)DEM数据目录组织模型如图 3所示。
(2) 质检软件设计
海岛(礁)DEM数据成果共涉及12家生产单位、20批次上交成果,合计3000多幅图幅,数据量大、检验工作复杂。为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评定成果质量,增强成果检查功能,减轻质量检验工作强度和重复性,开发了相关的质量检验软件。软件具有目录模型设计、检查项设计、评价模型设计、质检方案设计等功能,实现了批量自动化检测,大大提高了大规模海岛(礁)数据成果质量检验的工作效率。
为了在规则抽象的基础上,建立灵活的检查模型,构建了基于“规则—检查项—方案”的质检机制,可以根据实际数据的内容和质检标准制定检查项,对数据检查方法进行扩展和定制,实现了对空间参考系、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栅格质量等质量元素的自动质量检查。
2. 高程精度检测(1) 野外实测法
利用外业全站仪或GPS RTK手段实地测量散点的坐标,与DEM同名格网点进行比较,可以得到一组高程较差,通过此方法计算出的中误差用来评定DEM成果精度。
(2) 桩点法
在立体模型下,用量测高程注记点的方法,测得一组检测点坐标值,与DEM同名格网点高程相比较,可以得到一组高程较差。在没有外业检测点的情况下,桩点法统计出的中误差可以作为衡量DEM精度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桩点选点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DEM高程精度检测点要求选择在非人工地物、高程变化不大的自然地表。考虑到生产作业主流作业方式是利用高程注记点、等高线、其他特征点线等构建TIN生成DEM的,科学进行评价检测点尽可能离高程注记点等稍远,同时,基塘区DEM以堤上高程点的高程值适当降低作为区域的高程,故该区域不适合采集检测点。其次,按照《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4]和《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5]规定图类单位成果高程精度检测、平面位置精度检测及相对位置精度检测,检测点应分布均匀、位置明显。检测点数量视地物复杂程度、比例尺等具体情况确定,每幅图一般各选取20~50个,按单位成果统计数学精度,困难时可以适当扩大统计范围。为此,海岛(礁)DEM成果高程精度检测采用的两种方法和工作量见表 1。
建立DEM精度模型,利用以上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DEM检查点误差,均能从整体上描述DEM高程和其真值的离散程度,可以实现对DEM成果质量和精度作出科学评价。具体采用的DEM精度检测模型为:
1) 检测点数量少于20时,以误差的算术平均值代替中误差;大于20时,按中误差统计。
2) 高精度检测时,中误差计算公式为
3) 同精度检测时,中误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m为高程较差;n 为检测点数。
3. 质量评定依照质量评价模型对数据成果进行综合打分,并将数据检查结果(文档、图形)和评价打分结果等进行输出。具体做法是:结合质量检查与验收相关规范中规定的质量评价指标,将质量元素进行统计、分类和分级,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各个单项质量元素分别评价;二是对各项质量元素评价结果汇总得出整个评价结果。单位成果质量评定依据为《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5],批成果质量等级依据质量评定指标进行评定(详见GB/T 18316—2008表 5)。以上过程由开发的质量等级评定工具自动完成,实现了测图成果标图、检查记录自动入库、检查记录表自动质量评价等功能。成果样本质量评定统计表如图 4所示。
三、结束语基于海岛(礁)测图的特殊性,海岛(礁)DEM数据成果质量控制与评价任务相当繁重,重点对DEM数据成果质量检查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可以以减轻质量检查工作量、减少经费投入、降低作业成本。同时,可以提高大批量数据成果自动化检查水平,实现对DEM数据成果进行快速、有效的质量控制,保证质量检验评定的科学性。本文提出的海岛(礁)DEM数据成果质量检验方法,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数据质量检查项目中,对促进测绘产品质量检查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1] | 雷蓉,邱振戈,张士涛.基于遥感影像生成DEM的质量检查[J].测绘通报,2005(4):36-39. |
[2] | 汤国安,陶旸,王春.等高线套合差及在DEM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通报,2007(7):65-67. |
[3] |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岛 (礁)名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
[6] | 党亚民,程鹏飞,章传银,等.海岛礁测绘技术与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2. |
[7] | 汤国安,刘学军,闾国年.数字高程模型及地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8] | 陈海鹏,赵有松.GB/T 18316—2008 在国家级测绘工程DOM成果质量检验中的应用实践[J].测绘通报,2013(8):5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