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高分辨率航空遥感高光谱图像稀疏张量目标检测
吴满意1,2, 王占宏1    
1.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地形测量队,陕西 西安 710054;
2.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主要探讨了基于生产单位组件式架构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建设思路,将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的软件、设备、人力资源等,按照组件式架构进行了功能划分,根据具体测绘生产项目的业务需求进行软件、设备、人力资源的灵活组合与配置,形成了组件式的信息化测绘生产技术运行模式,探索组件式架构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的形成需要重点建设、投入的技术装备。
关键词信息化测绘体系     组件式     建设思路     运行体系     建设重点    
Development Ideas of Component Information Production System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WU Manyi1,2, WANG Zhanhong1

一、引言

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是在数字化测绘基础上趋向于信息服务的升级和跨越。从技术层面或生产环节来看,信息化测绘与数字化测绘并无本质区别,信息化测绘的技术基础仍然是数字化测绘,或者说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本质特征仍然是数字化,不过在新阶段将按实时有效地理信息综合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因此,要达到信息化测绘体系对数据获取自动化与处理实时化的基本要求,除了要建立国家层面的完善的体制机制外,还要采取升级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下的测绘技术装备、提高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人员业务素质等措施[1]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实时有效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对于从事地理信息生产的单位来说,一般只涉及数据获取与处理手段两个方面,即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和处理两个方面[2]。笔者从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单位的角度对实时化的地理信息获取体系、自动化的地理信息处理体系,按照组件式模式进行体系搭建,并探索其组件单元划分、运行模式及建设的重点内容。 二、传统测绘生产存在的弊端

当前,数字化测绘生产体系下的数据获取与处理的软件、支撑设备、作业人员等大部分都是一人一机、一套作业软件的模式,这种生产模式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本单位的软件、硬件、作业人员等各属于一个或几个不同的生产部门,不方便灵活调度,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软件、硬件、作业人员的共享程度不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2) 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方面,由于各自生产管理人员的认识不一致或不同部门的技术装备配置高低不一,容易导致同一单位同一项目的不同部门生产的成果存在标准不统一、生产效率不一致等情况,增加了工期估算、经费预算等管理工作的难度。

3) 工具软件方面,每一套软件都有自身的特点,在进行数据获取与处理过程中,经常需要在几种软件之间进行转换才能完成数据生产。因此,导致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生产的诸多不便[3],特别在数据交换方面,由于各种软件的算法存在不同之处,经常导致成果精度的损失、数据丢失等问题。

因此,随着测绘地理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单位在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的思路上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基于目前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存在的弊端,笔者提出组件式架构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基本思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软件、硬件、作业人员等资源,探索组件式的自由组合,达到为信息化测绘生产的数据获取与处理提供及时、全面、灵活的解决方案。 三、组件式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思路

组件式架构的测绘地理信息生产体系的思路是将信息化测绘生产的软件、硬件、作业人员等按照组件模式进行划分与组合,以达到在进行项目生产时,各个组件可以自由、灵活的重组。

把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的各个环节所需的软件、设备、作业人员看作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所必需的3个模块,各个模块划分为若干功能组件。在测绘地理信息生产过程中,各个模块之间根据项目需要定制模块所要具备的功能组件,各个组件如同一堆各式各样的积木,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根据生产需要就像堆积木一样搭建起来,形成能够满足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的组件式生产体系。 四、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的组件划分

在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单位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过程中,需要对软件、设备、作业人员3大类模块进行组件式划分。当然,划分的粗细程度又直接决定了重新组合时调度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具体的划分与主要任务详细如下:

1) 软件模块:在充分利用好现有软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灵活定制与开发扩展组件,以完成项目的特殊需求。软件灵活重组是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将现有的各种软件看作是基本组件,这样既不浪费软件资源,也不至于造成软件工具之间的来回转换。同时,在扩充组件开发上的花费也比重新购买一套软件要节省生产成本,而且新的组件可以方便灵活地与其他组件组合[3]。当然,组件式软件组合模式涉及的软件种类多、功能组件复杂,如何组合才能满足高效地理信息生产,需要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磨合与尝试。

2) 硬件模块:主要是满足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的硬件设备支撑,在充分考虑项目生产数据采集与处理需求的基础上合理搭配硬件设备;软件模块的运行环境和基本配置需求也是硬件分配需要考虑的因素。在硬件进行组件式划分方面,可以按照不同的硬件类别、基本配置等进行划分,这样就可以根据项目的数据采集工作需求、工作量等进行组合,硬件模块的组件划分相对软件模块的组件来讲比较容易。

3) 作业人员组件:人力资源是完成信息化测绘生产的最基本力量,软件工具的操作、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等都需要人力资源作为保障,根据不同的任务情况,也可以将具有不同业务能力作业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单元,如外业调绘核查、影像处理、数据编辑、立体采集、质量检查等,形成具有不同业务能力的团队组合,根据项目的生产任务情况将作业人员进行合理组合与调度,避免了在生产项目需要时,从各部门临时抽调作业人员,再进行磨合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地理信息生产效率。

完成了组件式划分,则有利于根据不同地理信息生产项目对数据获取与处理的软件、设备、作业人员等需求的组件进行灵活组合[4]。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目前已有的软件、设备、作业人员,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进行灵活扩充,为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的软件、硬件等设备的使用、升级和维护,以及人力资源合理的组合与调度等方面带来便利。 五、组件式架构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

组件式架构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结构如图 1所示,这种模式不再局限于生产单位的某一个或几个生产、管理部门,综合利用单位所有资源,统一以项目为基本的体系主体,根据测绘地理信息生产项目具体需要进行组件式组合与搭配,形成信息化测绘生产的数据获取与处理体系。

图 1 组件式架构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结构
六、动态更新项目的组件式信息化生产模式

以动态更新项目为例,按照组件式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的信息流安排生产,其具体运转模式如图 2所示。

图 2 组件式架构的动态更新项目生产模式
七、结束语

组件式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传输、处理与相关的软件、硬件、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交叉配合,以形成完整的生产运行体系,由于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要求数据获取自动化、数据处理实时化等,要满足这些要求就必须要有先进的软、硬件设备和高素质的生产作业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架构出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经过研究分析与总结,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投入与建设:①加强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及其相关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加强新型航空航天传感器等在数据获取中的关键技术攻关[5],丰富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手段,逐渐形成陆海空一体化的数据获取与调度机制,这样就可以根据测绘地理信息项目任务需求,合理调用相关数据获取装配完成数据获取工作;②加强数据在外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保密、大数据量的传输与存储、互操作性等方面的投入,确保数据的严格保密、高效传输、有效存储、方便互操作等;③在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方面,重点包括加强或完善自动化、智能化的地理信息快速处理和基于遥感影像的动态变化发现与更新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实践[5],以达到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的实时化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④在技术人员储备方面,注重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是在信息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的数据采集自动化、处理实时化的要求下,高效、合理的人才组成结构也是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互动百科.信息化测绘[EB/OL].(2012-03-10)[2014-05-20].http://www.baike.com/wiki.
[2] 张淑红,莫益.对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42-44.
[3] 郝平,李瑞麟,应时彦,等.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1,29(3):301-304.
[4] 张鹏程,耿向华.组件式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3,26(4):71-74.
[5] 周星,周德军,乔朝飞.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基本构成与战略重点探讨[J].测绘科学,2008,33(5):85-87.
[6] 陈卫平,王海燕,赵敏,等.基于多源遥感影像快速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5):28-32.
[7] 蒋红兵,龚建辉,姜贞白,等.遥感测绘单位信息化体系架构研究[J].测绘,2012,35(3):139-141.
[8] 李德仁.论21世纪遥感与GIS的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8(2):127-131.
[9] 李德仁,苗前军,邵振峰.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定位与框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3):192-196.
[10] 向泽君,徐占华,李霖.信息化测绘服务特征下单位生产组织体系规划[J].测绘通报,2011(5):72-75.
[11] 测绘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测绘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5.
http://dx.doi.org/10.13474/j.cnki.11-2246.2015.0228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测绘出版社)主办。
0

文章信息

吴满意, 王占宏
WU Manyi, WANG Zhanhong
组件式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建设思路研究
Development Ideas of Component Information Production System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测绘通报,2015(7):121-123.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15(7): 121-123.
http://dx.doi.org/10.13474/j.cnki.11-2246.2015.0228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4-06-05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