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高分辨率航空遥感高光谱图像稀疏张量目标检测
宁镇亚1, 郭晋洲2, 曹会超1    
1.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830;
2.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管理 信息中心,北京 100830
摘要:到2030年成为测绘强国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今后一段时间的战略目标。本文在分析世界测绘地理信息强国的发展历程和表现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国家层面的测绘地理信息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专家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确定,凝练了衡量测绘强国的6大核心指标。使用该指标体系对2010年和2013年世界主要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实力进行了计算和排序,为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总体战略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测绘强国     测绘地理信息     指标体系    
Research on Index System of Surveying & Mapping Power
NING Zhenya1, GUO Jinzhou2, CAO Huichao1

一、引言

经过近10年的快速发展,单纯从数量上来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测绘大国,但从质量上讲还不是测绘强国。为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研究于2010年确立了“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总体战略[1]。2011年5月23日,李克强副总理强调要按照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总体战略,加快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由此,建设测绘强国就成为未来20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战略目标。但是,测绘强国的内涵是什么,如何评价是否成为测绘强国,目前的建设进展如何,这正是本文力图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对测绘强国的理解

强国,泛指国力强大的国家[2],也可作动词使用,指使国家强大。强国的概念是国家之间发展状况相互比较而形成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发展不同时期前、后比较而形成的概念。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上下都在积极探索强国之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实施了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等战略,文化、体育、海洋、纺织、医药、质量、民航、信息产业、能源等行业或部门也纷纷提出了各自领域的强国目标。

对于什么是强国,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国家提出的测绘强国是一个战略目标,指对世界测绘地理信息有巨大影响力,拥有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和强大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实力,在地理信息产业竞争力、行业管理能力等综合实力上居于先进地位的国家。建设测绘强国是一个由“大”到“强”的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利用测绘地理信息谋求国家发展和安全利益。 三、测绘强国的主要特征

公认的测绘强国有美国、法国、加拿大和德国。笔者于2010年曾邀请专家对世界主要国家的测绘地理信息综合实力进行打分,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为: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中国的排名为14。同时,笔者结合专家访谈,总结出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国家具有以下规律性的特征。 1. 卫星导航定位能力强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3]。美国《军事评论》杂志就直言不讳地说:“谁能掌握卫星导航优势,谁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目前,最先进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仍然是美国的GPS,其应用几乎已经广泛渗透到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GPS免费提供的民用定位精度为10 m,经处理更可达毫米级。俄罗斯为抗衡GPS建设了GLONASS系统,覆盖全球的定位精度为1.5 m。欧盟主导的Galileo系统为用户提供覆盖全球的,误差不超过1 m的导航和定位服务。此外,日本、印度等国也在建设区域性系统或增强系统。 2. 航天遥感影像获取能力强

航天遥感影像的获取能力不仅是测绘强国的核心特征,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各测绘地理信息发达国家无论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获取能力,还是全天候观察能力及观测体系的完整性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拥有分辨率高于2.5 m遥感卫星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法国、以色列、俄罗斯、印度、日本等10多个国家。头号强国美国现有分辨率优于1.0 m的商业卫星就多达5颗。其中,GeoEye-1卫星的分辨率高达0.41 m,WorldView-2卫星集群能够在1 d之内两次访问同一地点。德国TanDEM-X与TerraSAR-X雷达遥感卫星编队飞行可获取精度高于2.0 m的高程信息。以色列的“地平线”(Ofeq)卫星系列可获取0.5~1.0 m分辨率的影像,“依罗斯”(EROS)成像卫星系列可获取全球分辨率为0.7 m的影像[4]。此外,美国、俄罗斯、法国和日本等国家还实施了其他星球的遥感影像获取计划。 3. 地理信息产业竞争力强

地理信息产业的竞争优势最终体现于技术、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尤其是科技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和服务。总体来看,美国、瑞典、德国、瑞士等国地理信息产业的竞争力具有压倒性优势,而且集团化趋势愈加明显,占据了产业各细分领域的主导地位[5]。如绝大部分的高端航空摄影相机市场被Hexagon和Vexcel两大厂商占据;商用遥感数据以Digital Globe、GeoEye、Antrix和ISI 4家为主;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主要是PCI Geomatica、ERDAS Imagine及ENVI;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Esri ArcInfo、Intergraph和MapInfo 3种软件约占全球市场的60%;谷歌(Google)公司则是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领域的领头羊。 4. 测绘地理信息软实力强

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建立了十分完善的测绘地理信息法律体系,并将注册测量师制度作为基本的管理制度[6]。在测绘地理信息高等教育方面,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亚琛大学的大地测量学教育水平位于全球前列,荷兰地理信息科学和对地观测学院(ITC)居于航天测量和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加拿大和美国的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也吸引了众多留学生。世界测绘地理信息相关国际组织的历任主席以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学者居多,国际标准的制定也以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为主。 四、测绘强国的指标体系及其核心指标

测绘强国既然是一个比较的概念,要比较“强”与“弱”,以及由“弱”变“强”、由“大”变“强”的效果与程度,就不能仅仅进行定性化评价,而是要给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通过建立可量化的测绘强国指标体系,更好地比较、评价、监测、调控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整体及各领域发展,对科学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测绘强国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以下两个因素:第一,指标体系必须具有世界公认性,其标准必须具有普世性;第二,指标必须反映国家的综合国情,考虑国家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法律与体制等方面的差异性。

笔者以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综合目标为尺度,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现状为基础,参照世界测绘地理信息发展趋势,按照全面性、科学性、可比性的原则,依据可持续发展、综合竞争力从5个方面提出评价测绘强国的22项指标(见表 1)。表中指标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互补性。

表 1 测绘强国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内容
总体指标(A)财政投入及增长率(A1)财政投入占GDP比重及增长率
政府行政管理效能(A2)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运作效率、测绘地理信息法规政策健全度
承办国际重要会议、活动的能力(A3)承办大型会议、活动的次数
在国际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人数(A4)在国际相关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行业文化的独特性(A5)测绘地理信息文化的吸引力
资源指标(B)全球地理信息资源丰富度(B1)全球地理信息资源的覆盖度和详度
国内地理信息资源丰富度(B2)数字中国的地理信息内容
其他星球地理信息资源丰富度(B3)其他星球的地理信息资源总量
装备指标(C)装备设施的发展走向(C1)是否正确把握发展的方向
具有控制力的先进装备数(C2)在国际上有控制力的装备
先进生产力所占比例(C3)所有装备中先进装备的比例
装备和基础设施的更新能力(C4)装备更新周期、先进设备的自主率
科技指标(D)科研机构数量及科研人员数量(D1)测绘地理信息科研机构和人才情况
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D2)院士和科学家数量
科研经费投入比例(D3)在财政投入中所占比例及增长率
科技贡献率(D4)科技进步对事业发展的贡献
科技成果转化率(D5)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比例
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地位(D6)由我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及比例
产业指标(E)产业的市场竞争力(E1)规模、集中度、国际市场占有率
产业的技术竞争力(E2)科研投入、员工知识素质、设备和技术更新投入
产业的资产竞争力(E3)融资能力、总产值或增加值、平均资本回报率、主要业务平均利润
产业的市场化程度(E4)市场成熟度和规范性、市场开放度

各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采用特征根法。首先,对一级指标使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得出该指标的权重(见表 2),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然后,使用同样的方法确定各二级指标的权重。使用确定的权重对专家评分进行计算,得到2010年时我国测绘强国建设进程指数为65.76%。

表 2 测绘强国一级指标权重计算矩阵
ABCDE权重
A0.066 6670.047 6190.036 1450.053 5710.095 2380.059 848
B0.20.158 730.120 4820.178 5710.142 8570.160 128
C0.20.158 730.120 4820.053 5710.142 8570.135 128
D0.20.158 730.361 4460.178 5710.142 8570.208 321
E0.333 3330.476 190.361 4460.535 7140.476 190.436 575

同时,为了使指标体系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笔者选取了权重较大的二级指标凝练出核心装备控制力、先进技术创新力、信息资源支撑力、产业核心竞争力、智能服务作用力、人才和标准影响力6个核心指标[7]五、测绘强国建设进程评估

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研究时,笔者曾对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进行了专题研究,结论是: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实力的测绘大国,但是软肋也相当明显,那就是空间测绘的能力薄弱,差距很大(见表 3)。

表 3 主要细分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主要细分领域差距
测绘基准3~5年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10~15年
航天光学遥感影像获取10~20年
航天航空雷达影像获取10~20年
数字航空遥感影像获取5~10年
数据处理5年左右
地理信息资源和管理3~5年
数据分发和服务5年左右

经过3年多的快速发展,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国际测绘地理信息事务参与度和话语权大幅提升。笔者再次邀请专家打分,并使用前文的方法计算得到测绘强国建设进程指数为72.83%,国际排名上升到第9位。6个核心指标方面的进展概述如下。 1. 核心装备控制力显著提高

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于2011年12月27日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2012年底已覆盖整个亚太地区,到2020年将形成全球导航定位能力。“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成功发射运行,卫星测绘应用业务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重力卫星、雷达卫星和“资源三号”后续卫星也已列入《2011—2020陆海观测业务卫星发展规划》。 2. 先进技术创新力稳步提升

卫星测绘应用技术取得突破,航空航天遥感等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地面数据获取能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遥感影像信息解译与目标识别智能方法、陆地遥感数据同化、新型传感器数据的定标技术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数项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3. 信息资源保障力大幅提升

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全部国土并实现定期更新;全部省(区、市)开展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80%以上已经建成并开始更新;223个市启动了市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71.7%已经建成;157个县启动了县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高分辨率基础地理信息对县级以上城镇建成区覆盖范围由28.9%提高到44.3%。 4. 产业核心竞争力仍显不足

有学者对美国、日本、印度和中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在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相关支持产业、政府等5大要素中没有明显优势[8]。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的印发,以及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科研专项的正式启动,对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5. 智能服务作用力显著提升

应急测绘能力大幅提升,灾情快速响应机制进一步优化,“三大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进入实施阶段,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体系通过验收并向智慧化升级[9],天地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服务终极出口的地位逐步明确,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朝着以提供在线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主的方向转变。 6. 人才和标准影响力不断扩大

有3位中国专家在测绘地理信息相关国际组织中任要职,分别担任国际摄影测量和遥感协会(ISPRS)主席,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和国际测量师工作者联合会(FIG)的副主席。2013年,第一个由我国主导编制的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地理信息—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实现了自主标准升级为国际标准零的突破。 六、结束语

测绘强国是一个比较概念,必须建立可量化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建设进程。测绘强国指标体系由5个方面的指标构成,凝练出核心装备控制力、先进技术创新力、信息资源支撑力、产业核心竞争力、智能服务作用力、人才和标准影响力6个核心指标。但是,本文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还比较浅显,尚需要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 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新发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春峰谈“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EB/OL].2011-06-28[2014-02-2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6/28/c_121596671.htm.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3-10-09[2014-02-29]. http://www.gov.cn/zwgk/2013-10/09/content_2502356.htm.
[4] 国家遥感中心.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技术进展[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6-87.
[5] 徐永清,刘利. 2011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C]//徐德明.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1).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47.
[6] 宁镇亚. 国外测绘法制建设的经验与启示[C]//徐德明.中国测绘发展研究报告(200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65-170.
[7]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 北京:测绘出版社,2012:39-40.
[8] 贾丹.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9):27-29.
[9] 徐永清,宁镇亚,熊伟,等. 智慧中国地理空间智能体系研究报告[C]//徐德明. 智慧中国地理空间智能体系研究报告(2013).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43.
http://dx.doi.org/10.13474/j.cnki.11-2246.2015.0227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测绘出版社)主办。
0

文章信息

宁镇亚, 郭晋洲, 曹会超
NING Zhenya, GUO Jinzhou, CAO Huichao
测绘强国指标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Index System of Surveying & Mapping Power
测绘通报,2015(7):117-120.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15(7): 117-120.
http://dx.doi.org/10.13474/j.cnki.11-2246.2015.0227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4-05-13

相关文章

工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