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检索:
  暴雨灾害   2018, Vol. 37 Issue (2): 187-196.  DOI: 10.3969/j.issn.1004-9045.2018.02.011

暴雨简介

DOI

10.3969/j.issn.1004-9045.2018.02.011

资助项目

中国气象局预报员专项(CMAYBY2016-087); 中国气象局暴雨预报专家创新团队项目(CMACXTD002-3);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506006)

第一作者

沈晓琳,主要从事天气预报业务和技术研究工作。E-mail: shenxiaolin_1986@126.com

通信作者

张芳华,主要从事天气预报业务和技术研究工作。E-mail: zfhnmc@126.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2018-03-26
定稿日期:2018-04-07
2017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
沈晓琳 1, 陶亦为 1, 张芳华 1, 周博坤 2, 石柳 3    
1.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2. 民航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北京 100621;
3. 国家气候中心,北京 100081
摘要:利用中国大陆2 400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日降水资料和常规天气图资料,以1981—2010年30 a平均降水量分析降水气候态特征,统计2017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概述各主要暴雨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出现时段、范围及累计降水量。结果表明: 2017年4—10月我国共出现184个暴雨日、35次主要暴雨过程,其中20次出现在华南地区;暴雨日数和过程次数较近10 a (2008—2017)同期偏少。南方地区多次持续性暴雨引发流域汛情和区域洪涝,其中6月14— 17日广东陆丰累计降水量达586.4 mm,为该年单站暴雨过程累计降水量最大值;华西地区至淮河流域秋雨显著偏多,导致严重秋汛和次生灾害;该年极端降水频发,广东广州、吉林永吉、陕西榆林等多站日降水量突破同期或历史极值。2017年共有8个台风登陆我国,台风登陆时间和地点较集中,广东、福建等地多次遭受台风暴雨袭击。
关键词暴雨日数    暴雨过程    影响系统    2017年    
Important heavy rain events in China from April to October in 2017
SHEN Xiaolin1, TAO Yiwei1, ZHANG Fanghua1, ZHOU Bokun2, SHI Liu3    
1.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of CMA, Beijing 100081;
2. Meteorological Centre of North China Air Traffic Management Bureau, Beijing 100621;
3.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of CMA,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Based on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at more than 2 400 nat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and operational synoptic charts, we have conducte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heavy rain events in China occurred between April and October in 2017 by comparing them to the 30-year mean precipitation during 1981-2010. A survey of the synoptic condition, rainfall duration, rainfall area and accumulativ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for these events is then presen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were 184 heavy rain days and 35 important heavy rain events in China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of which 20 events appeared in Southern China. The number of days and the frequency of heavy rain between April and October in 2017 were less than the same period in recent 10 years. Several persistent rainstorms, which caused several drainage and regional floods, occurred in the southern China. The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at Lufeng station in Guangdong from June 14 to 17 in 2017 amounted to 586.4 mm, which was the maximum precipitation value at single station in this year. The autumn rain from West China to the Huaihe River basin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normal, resulting in serious floods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occurred frequently.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of many stations such as Guangzhou, Guangdong, Yongji, Jilin and Yulin, Shanxi broke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or historical records. In 2017, there were 8 typhoons landing in China, whose time and location of landing wer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Typhoon and rainstorms attacked Guangdong, Fujian and other places many times in this year.
Key words: heavy rain days    heavy rain event    synoptic system    2017    
引言

中国位于东亚季风区,季节性干湿特征明显,是世界上暴雨发生频率和强度较大地区之一。每年暴雨洪涝及其所带来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都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1]。统计结果表明[2],20世纪90年代,我国暴雨洪涝年平均最大影响范围占国土总面积的12%;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汛期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多集中在大江大河支流和中小河流地区,因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汛期因灾死亡人数的70%以上[3],仅2001—2013年期间因暴雨导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 157亿元[2]。同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暴雨事件变化尤为明显。林建等[4]研究表明,我国极端降水量与降水总量的比值在多数地区呈增加趋势;与之相对应,我国暴雨日数也呈现出明显增加。

2017年我国多地出现极端暴雨。如,广州5月7日凌晨局地突发特大暴雨,3 h和24 h降水量均超历史极值;吉林省永吉市7月13日和19日接连出现突破历史极值的暴雨,导致严重洪涝;陕西省榆林市7月26日发生了陕北地区自1961年以来最强区域暴雨,致灾严重。8月2—4日,1710号台风“海棠”减弱后的低压环流与西风带系统结合,导致华北、东北地区大范围强降雨,河北、辽宁、吉林等局地降水量突破同期或历史极值。可见,2017年我国极端暴雨频发,尤其是北方地区。目前,各业务数值模式对极端暴雨的预报能力有限,因此对其仍有深入研究之必要。另外,2017年夏季,我国南方地区多次持续性暴雨引发流域汛情和区域洪涝,其中长江中下游发生区域性大洪水,珠江和柳江超警戒水位,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洪涝和地质灾害。9—10月,江淮大部及汉江流域秋雨明显,江淮、江汉大部雨日普遍比常年偏多10~15 d。持续降雨造成汉江流域明显秋汛、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还引发了局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为便于业务和科研人员获取我国主要暴雨过程的天气实况、影响系统演变、灾情影响等基本信息,进而深入研究暴雨的形成机理和预报技术,更好地为暴雨预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自2008年开始,武汉暴雨研究所组织暴雨研究和预报领域的专家对我国每年4—10月主要暴雨过程进行归纳总结[5-13],这在暴雨预报研究和业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依照以往惯例,本文对2017年4—10月我国(除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外,下同)月降水的空间分布、暴雨天气过程及其主要影响系统、影响时间和区域、降水强度及极端性等特征进行概述和分析,期望为相关科技人员今后研究暴雨机理和开展强降水定量预报提供资料性参考。

1 资料来源与统计标准

本文所用资料来自MICAPS系统08—08时(北京时,下同)我国国家自动气象站日降水资料和常规天气图资料。本文采用《暴雨年鉴(2008)》[14]中的暴雨分级、“暴雨日”以及“主要暴雨过程”的划分标准: (1)暴雨分级标准,即24 h降雨量50~99.9 mm为暴雨,100~ 249.9 mm为大暴雨,≥250 mm为特大暴雨;(2)暴雨日,指在所有观测站资料中,只要有1站达到暴雨标准,当日即统计为1个暴雨日;(3)主要暴雨过程,指同一片雨区中,有15站达到暴雨标准,且有2站或以上站达到大暴雨标准,将其作为主要暴雨过程,其起止日必须有5个或以上站达到暴雨标准;(4)各要素多年平均,指其1981—2010年30 a平均值;(5)月降水距平,指当月降水量与1981—2010年30 a月降水量均值的差值;(6)降水资料日界为08—08时;(7)对于跨月份的主要暴雨过程,以暴雨首日出现的时间确定暴雨出现月份。另外,主要暴雨过程中统计的暴雨站数指雨量大于等于50 mm的站点。

2 2017年我国汛期(4—10月)降水概况 2.1 各月降水概况和灾情简述

4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但福建、江西、湖北、湖南、重庆等地降水过程明显,多地遭受洪涝灾害。4月19—24日,南方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局地伴有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福建、湖南、广西、云南等地洪涝、风雹灾害,并致2人死亡。

5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但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累计降水量达100~200 mm,局部地区超过200 mm,湖南、湖北、广东、广西4省(区)遭受洪涝灾害。强降水造成全国15个省(区、市)123.6万人受灾、17人死亡、1.5万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以及5.86万公顷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5.3亿元。

6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暴雨过程频繁,导致江西、湖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四川、重庆等省(区、市)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及滑坡等次生灾害。月内有1个台风(1702号“苗柏”)登陆我国广东深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9亿元。本月19省(区)遭受风雹袭击,造成414.6万人受灾和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4.2亿元。

7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但区域性强降水过程频繁,湖南、吉林、陕西等地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7月13—17日,东北地区大部、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北部、江汉、西南地区东部一带出现明显降水过程,吉林永吉日降水量两度破历史记录,造成1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42.7亿元。本月南海及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共有8个台风生成,3个台风登陆。1709号“纳沙”与1710号“海棠”先后登陆我国,造成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省市81.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7.6亿元。

8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区域性暴雨过程频繁,云南、重庆、四川、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多省(区)遭受洪涝灾害。内蒙古、新疆、河南、江苏等18个省(市、区)遭遇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300余县(市)受灾。月内有5个台风生成,2个台风登陆我国。1713号台风“天鸽”造成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共26人死亡(其中澳门8人)、1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9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但华西多地遭受暴雨洪涝灾害,部分地区引发山洪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1.7亿元,其中四川、贵州、重庆、云南等省受灾较重。同时,北方13个省(市、区)遭受风雹灾害,据不完全统计,风雹灾害共造成全国31.0万人受灾、5人死亡、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5.7亿元。月内,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共生成4个台风,其中1个(1716号“玛娃”)登陆我国。

10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华西秋雨雨量大、雨日多、灾情重。月内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3个台风,其中1个登陆我国即“卡努”台风(1720号),造成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5省(区)133万人受灾、46.6万人紧急转移,直接经济损失22.7亿元。

2.2 暴雨日数和主要暴雨过程统计

根据上述“暴雨日”及“主要暴雨过程”划分标准,统计2017年4—10月我国暴雨日数和主要暴雨过程。统计结果显示,4—10月我国共出现184个暴雨日和35次主要暴雨过程。

3 4—10月我国主要暴雨过程 3.1 4月暴雨过程

4月我国共有18个暴雨日、3次主要暴雨过程。4月全国平均降水量44.0 mm,较常年同期(44.7 mm)偏少。4月累计降水量超100 mm以上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云南西部、重庆大部、华南等地,其中浙江西南部、福建北部及江西东北部累计降水量超200 mm(图 1a)。4月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南部、江淮西部、江汉及东北地区东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至1倍,局部偏多1倍以上(图 1b)。

图 1 2017年4月我国降水量(a,单位: mm)和降水距平百分率(b,单位: %)分布 Fig. 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 precipitation amount (unit: mm) and (b) precipitation anomaly percentage (unit: %) in China in April 2017.

对该月3次主要暴雨过程及其主要影响系统简述如下:

(1) 4月8—9日,长江中下游等地暴雨过程。受短波槽、低涡切变线和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长江中下游及江汉等地出现区域性暴雨。8日,暴雨主要出现在重庆北部、安徽北部和南部、江西东北部、湖北东南部、浙江西部以及湖南中南部,共32站出现暴雨,其中2站大暴雨;9日,暴雨主要出现在湖北南部、江西东北部和浙江中部,有23站降了暴雨,其中2站大暴雨。该过程最大降水量(169.2 mm)出现在江西省的上饶。

(2) 4月19—21日,江南东部、华南大部等地区域性暴雨过程。受南支槽、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共同影响,福建东部、广东、江西中北部、湖南东部和广西北部出现强降水。18日20时,切变线位于江南地区北部至西南地区东部,19日,暴雨区主要集中在切变线南侧西南急流附近,福建东部、广东东北部、江西中部和南部、浙江东部等地共38站暴雨,其中3站大暴雨;20日,切变线南压,低空急流减弱,广西北部共出现14站暴雨,其中1站大暴雨;21日,随着切变系统进一步东移南压,暴雨主要集中在广东东部和福建东部沿海,共23站暴雨,其中2站大暴雨。过程最大降水量达201.4 mm,出现在福建永泰。

(3) 4月25—26日,江南中北部和东北部、华南西北部和中部区域性暴雨过程。受500 hPa短波槽和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江西北部、浙江东北部、广东等地出现暴雨,其中4月25日出现5站大暴雨。该过程累计降水量极值(154.0 mm)出现在广西藤县。

3.2 5月暴雨过程

5月我国共有25个暴雨日,3次主要暴雨过程。5月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9.4 mm,较常年同期(69.5 mm)偏少。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累计降水量均超100 mm,广西大部、海南东部、广东西南部和中南部等地超过200 mm(图 2a)。5月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地区中东部、西北地区中部和东部、华南西部等地降水量偏多2成至1倍,西藏西部偏多1倍以上(图 2b)。5月7日凌晨,广州局地突发特大暴雨,其小时降水量最大为184.4 mm,该量值居广东省历史第二位;3 h雨量(382.6 mm)和日降水量(542.7 mm)均突破历史极值。

图 2 2017年5月我国降水量(a,单位: mm)和降水距平百分率(b,单位: %)分布 Fig. 2 Same as Fig. 1, but for in May 2017.

对该月3次主要暴雨过程及其主要影响系统简述如下:

(1) 5月14—15日,华南暴雨过程。受低涡切变线影响,广西、广东中东部、福建南部等地出现强降水。14日,暴雨主要发生在广西、广东中部、贵州东南部,共36站暴雨,其中3站大暴雨;15日,暴雨主要集中在广东中东部、福建南部,共59站暴雨,其中6站大暴雨。该过程累计降水量最大出现在广东从化(198.3 mm)。

(2) 5月22—24日,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及两广暴雨过程。受切变线影响,贵州东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广东大部、湖南大部、江西东南部、安徽南部等地出现暴雨。22日,暴雨主要集中在贵州东南部、湖南北部;23日,两广地区以及安徽南部等地共出现49站暴雨,其中7站大暴雨。过程最大降水量(175.0 mm)出现在广东增城。

(3) 5月31—6月3日,江南、华南暴雨过程。受低涡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共同影响,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自北向南先后出现强降水。31日,降水出现在低层切变线附近,长江中下游地区共出现27站暴雨;6月1日,湖南东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南部和福建中北部等地出现强降水,共5站大暴雨;6月2—3日,随着切变线南压,雨带随之南压,降水过程趋于结束。福建连城降水207.3 mm,为该过程最大降水量。

3.3 6月暴雨过程

6月我国共有30个暴雨日,7次主要暴雨过程。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2.3 mm,较常年同期(99.3 mm)偏多。黑龙江东北部、长江以南地区以及西藏东部地区累计降水量超100 mm,江南、华南西北部等地超400 mm(图 3a)。6月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2成以上的区域主要出现在江南、华南西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中部、新疆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图 3b)。

图 3 2017年6月我国降水量(a,单位: mm)和降水距平百分率(b,单位: %)分布 Fig. 3 Same as Fig. 1, but for in June 2017.

对该月7次主要暴雨过程及其主要影响系统简述如下:

(1) 6月4—6日,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江汉、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北部暴雨过程。受南支槽、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共同影响,陕西中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和南部、湖南、江西北部、贵州东部和广西北部等地出现强降水。4日,受南支槽东移加深和江南南部暖式切变线建立的共同影响,暴雨出现在陕西中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到贵州东部一带,共有74站暴雨,其中有3站大暴雨;5日,随着南支槽进一步东移加深,低层西南急流建立,在湖南和湖北交界处有新的低涡环流形成,强切变位于江西北部至安徽南部,同时在贵州东部至广西北部存在一条冷式切变线,暴雨主要集中在两个切变线之间,广西北部、湖南南部地区共出现7站大暴雨。6日,随着系统进一步东移北上,冷暖切变强度随之减弱,降水过程趋于结束。该过程最大降水量(186.0 mm)出现在广西昭平。

(2) 6月9—11日,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暴雨过程。受短波槽波动、西南涡东移和切变线共同影响,长江中下游等地出现强降水。9日,西南涡从四川盆地向东北方向移动,西南低空急流建立,在湖北北部至重庆一带形成冷式切变线,在湖北北部至江苏南部形成暖式切变线,暴雨集中在切变线两侧,共有50站暴雨,其中9站大暴雨;10日,急流达到最强,随后北方冷空气南下与西南急流形成冷式切变线,暴雨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安徽东部、湖南北部和贵州东南部,共有23站大暴雨;11日,随着系统东移入海和急流减弱,降水过程趋于结束。该过程累计降水量最大出现在江苏金坛(266.2 mm)。

(3) 6月12—14日,华南等地暴雨过程。1702号台风“苗柏”于12日夜间在广东深圳沿海登陆,为2017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受其影响,12—14日,华南大部、江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水,广东汕尾降水249.8 mm,为该过程累计降水最大值。

(4) 6月14—17日,江南南部、华南暴雨过程。受副高北侧切变线影响,江南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广东中东部和福建南部等地出现强降水。14日,强降水较为分散,主要在贵州西部和福建东部沿海;15日,副高北侧冷空气和华南北部西南气流形成暖式切变线,暴雨主要集中在广西中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和广东东部,其中有10站大暴雨,1站特大暴雨;16日,北方冷空气继续南下,伴随切变线南压,强降水区南压,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福建东部等地出现暴雨,其中5站为大暴雨;17日,系统南压至华南沿海,暴雨出现在广东南部和福建南部沿海,过程趋于结束。该过程最大降水量为586.4 mm,出现在广东陆丰(连续2 d出现大暴雨)。

(5) 6月21日,江西中北部、浙江西部暴雨过程。受江南北部低层切变线影响,江西中北部和浙江西部等地出现强降水,最大日降水量(119.5 mm)出现在江西弋阳。

(6) 6月22—28日,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西北部暴雨过程。受高空槽、低空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共同影响,四川中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江苏南部、浙江中北部、福建北部、广西北部出现大面积持续性暴雨过程,该过程表现出持续时间长、影响面积大的特点。22日,500 hPa华北地区有一低涡,副高外围的低空西南急流与伴随低涡南下的冷空气在江南地区形成切变线,此切变线东移传播带来持续性稳定强降水。23—26日,切变线稳定维持在江南南部地区,且环流形势稳定,华北低涡缓慢东移,伴随副高稳定维持、位置少动,同时低空急流建立并加强,在切变线缓慢南压过程中,其上有低涡东移,水汽充沛,不稳定条件较好,使得强对流持续,此时段也是该过程降水最强时段。23—25日,暴雨出现在江南中北部地区,且出现大范围大暴雨,据统计,23日共37站出现大暴雨,24日共41站达到大暴雨(其中1站为特大暴雨)量级。该过程累计降水量最大也出现在江西弋阳(462.9 mm)。

(7) 6月29日—7月4日,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南部暴雨过程。受高空槽、低涡、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江南西部和北部、华南等地出现强降水。29日,受东移高空槽、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影响,强降水出现在冷式切变线东南侧、暖式切变线南侧及低空急流辐合区内,雨带呈东北—西南向,共出现13站大暴雨;30日,随着切变线东移和低空急流加强,雨带随之东移,且降水强度加大,贵州南部和东北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和安徽南部出现强降水,共19站大暴雨;7月1日,系统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降水范围不断扩大,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湖南东部和南部、广西北部等地出现大范围暴雨天气,其中28站出现大暴雨、2站特大暴雨;2日,广西西部有低涡新生,受其影响,广西东部和广东中西部出现暴雨,共17站大暴雨;3日,随着系统南压减弱,广西东部和南部、广东南部出现强降水;4日该过程趋于结束。湖南平江和新化、安徽枞阳、湖北金沙、广西雁山等7个县市突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过程累计降水量历史极值。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399.9 mm)出现在广西永福。

3.4 7月暴雨过程

7月我国共有31个暴雨日,8次主要暴雨过程。全国平均降水量112.5 mm,较常年同期(120.6 mm)略偏少。东北地区北部和东部、华北、黄淮、江汉、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以及西藏等地累计降水量超100 mm,华南中西部、黄淮东部及云南大部、重庆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超200 mm(图 4a)。7月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2成以上的区域主要位于东北地区中东部、黄淮中东部、西北地区中东部、西藏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中南部等地,其中,陕西北部、新疆西南部、西藏西部、甘肃西部局部地区偏多1倍以上(图 4b)。

图 4 2017年7月我国降水量(a,单位: mm)和降水距平百分率(b,单位: %)分布 Fig. 4 Same as Fig. 1, but for in July 2017.

对该月8次主要暴雨过程及其主要影响系统简述如下:

(1) 7月5—6日,西南地区东部、华北东部、东北地区南部、黄淮暴雨过程。受西南涡影响,陕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重庆北部出现暴雨,5日,共有13站大暴雨;6日,受低涡和切变线影响,辽宁南部、北京、河北东部、山东中南部和东部、河南、安徽北部等地出现暴雨,共有36站大暴雨。该过程累计降水量极值(250.4 mm)出现在四川莲溪。

(2) 7月8—10日,江汉、江淮、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暴雨过程。受东移高空槽、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共同影响,江汉、江淮、江南北部、华南及西南地区东南部出现强降水。8日,受高空槽和切变线影响,低空急流建立后加强,暴雨主要集中在湖北、河南南部和贵州中东部,共有34站暴雨,其中9站大暴雨;9日,随着系统东移,低空急流加强,湖南北部有低涡新生,江苏北部、安徽、湖北东部、江西北部、广西北部和云南东部等地出现暴雨,共有20站大暴雨。10日,随着低空急流减弱,降水过程趋于结束,仅广西和广东南部等地出现分散性暴雨。该过程累计降水量极值(308.8 mm)出现在安徽石台。

(3) 7月11日,西南地区东南部、华南西部暴雨过程。受低涡和暖式切变线影响,贵州南部、广西西北部共有19站暴雨,其中4站大暴雨,最大日降水量(184.8 mm)出现在广东防城。

(4) 7月13—16日,东北中南部、黄淮暴雨过程。受东北冷涡、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13日,暴雨主要集中在辽宁北部和吉林中部等地,共有18站暴雨,其中5站大暴雨,吉林永吉出现特大暴雨,日降水量达261.7 mm,永吉官厅乡雨强达到107.1 mm·h-1,打破吉林省自1951年以来小时雨量历史记录(102.9 mm)。受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影响,14—15日,山东南部、河南东部、江苏北部等地出现暴雨,其中14日这些地区共有8站出现大暴雨。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也出现在吉林永吉(269.0 mm)。

(5) 7月17—19日,华南暴雨过程。受季风气流、高空短波槽和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广东和广西沿海地区、海南岛东部出现暴雨天气。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302.2 mm)出现在广西防城港。

(6) 7月19—21日,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东部暴雨过程。受切变线和急流影响,黑龙江东南部、吉林、辽宁北部、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北部自北至南先后降了暴雨,19日,吉林永吉再现大暴雨,日降水量178.0 mm;20日,暴雨集中在吉林中东部、辽宁北部、内蒙古东部局地、河北东部等地,共有39站暴雨,其中2站大暴雨,分别出现在河北秦皇岛和吉林敦化。吉林永吉累计降水量达245.7 mm,为该过程最大值。

(7) 7月25—27日,西北地区东北部、华北、黄淮东部暴雨过程。受副高边缘切变线影响,25日,陕西北部、山西中部、内蒙古中部局部出现强降水,共有16站暴雨,其中5站大暴雨;26日,山西南部、河北东南部、山东等地出现分散性暴雨;27日,随着副高进一步北上,陕西中部、陕西南部出现分散性暴雨。该过程陕西北部累计雨量大、极端性强、范围广,陕北区域性暴雨综合强度达1961年以来最强,陕西榆林、延安等地受灾严重。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253.5 mm)出现在陕西吴堡。

(8) 7月29日—8月4日,江南中东部、华南东部、东北、华北东部、黄淮东部暴雨过程。受先后登陆福建省福清市东南沿海的1709号台风“纳沙”和1710号台风“海棠”的影响,7月29日—8月2日,福建、广东、江西、安徽等地自南向北先后出现强降水;台风“海棠”登陆后,与“纳沙”残余环流合并北上,并与西风带系统结合,受其影响,河北东部、天津、北京东部、山东中北部、辽宁、吉林西部、黑龙江中西部等地出现强降水。2日,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吉林中北部、辽宁西南部、河北东部、北京东部、山东中北部等地,共出现27站大暴雨,其中1站特大暴雨;3日,随着高空槽东移、低涡向东北方向移动和低空急流显著增强,黑龙江中南部、吉林西部、辽宁大部、山东半岛一带出现强降水,共出现15站大暴雨;4日,暴雨主要集中在吉林东南部、辽宁东部沿海、辽东半岛,随着高空槽东移入海和低涡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暴雨过程趋于结束。此次暴雨过程具有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其中河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4省共有6个站日降水量突破同期或历史极值,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394.6 mm)出现在福建福清。

3.5 8月暴雨过程

8月我国共有31个暴雨日,5次主要暴雨过程。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26.6 mm,较常年同期(105.3 mm)偏多。我国东北、华北、江淮、江汉、江南、黄淮、华南、西南、西藏中东部以及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超100 mm,其中,江南北部、华南南部和西部以及云南南部和西部、四川盆地西部、东北地区中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超200 mm(图 5a)。8月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2成以上的区域主要在东北地区西部、华北东部和西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江淮大部、江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偏多1倍以上(图 5b)。

图 5 2017年8月我国降水量(a,单位: mm)和降水距平百分率(b,单位: %)分布 Fig. 5 Same as Fig. 1, but for in August 2017.

对该月5次主要暴雨过程及其主要影响系统简述如下:

(1) 8月7—9日,黄淮、江淮、江汉、江南、江汉、西南地区东部暴雨过程。受东移高空槽、低涡、低层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共同影响,黄淮南部、江淮西北部和东部、江南北部、江汉、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出现强降水。7日,受高空槽和低涡影响,四川东部、重庆西部等地出现强降水,受低层切变线和短波槽影响,湖北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共有16站大暴雨;8日,随着低涡向东北方向移动,低空急流加强,雨带南压,暴雨集中在贵州南部、广西西北部、湖南北部、安徽东南部和江苏南部,共出现7站大暴雨;9日,高空槽继续东移入海,切变线南压,过程趋于结束。该过程累计降水量极值(183.5 mm)出现在湖北宜城。

(2) 8月11—15日,江南北部和西南部、华南西部、西南地区东部暴雨过程。受低涡东移、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共同影响,贵州、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中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中南部、黄淮东南部等地出现强降水。11日,受切变线影响,贵州东北部、湖南西北部、广西北部、江西北部和湖北东南部等地出现强降水,共37站暴雨,其中5站大暴雨;12日,随着高原槽东移加深,西南涡东移发展,低空急流建立并加强,贵州东部、江南北部、江淮南部、黄淮东部自西南至东北方向出现暴雨,其中11站大暴雨;13日,暴雨出现在广西北部、贵州东南部、湖南西部和东北部、湖北南部和江西北部,共11站出现大暴雨;14日,随着切变线东移南压,降水强度减弱,位于切变线南侧急流轴附近的广西北部出现暴雨;15日,随着切变线减弱,暴雨过程趋于结束。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为420.7 mm,出现在湖北金沙。

(3) 8月18—19日,黄淮、华北、江淮、江南东北部暴雨过程。受高空槽和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南地区东北部出现暴雨。18日,受高空槽和低层暖式切变线影响,暴雨主要集中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中部、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和南部等地,共有39站暴雨,其中6站大暴雨;19日,随着高空槽东移,江苏北部的低涡系统建立,低空急流加强,河南南部、安徽、江苏、湖北北部等地共6站出现大暴雨。该过程累计降水量极值(192.3 mm)出现在江苏涟水。

(4) 8月23—24日,华南、西南地区东部及南部暴雨过程。1713号台风“天鸽”于23日中午在广东珠海南部沿海登陆,为当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23日,暴雨主要出现在广东东部和南部沿海、广西东南部等地,有16站出现大暴雨;24日,受台风登陆后地面倒槽影响,四川东南部、贵州西部、广西西部和云南东南部等地出现暴雨,共有62站暴雨。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为210.1 mm,出现在广西浦北。

(5) 8月26—28日,华南暴雨过程。受27日上午在广东沿海登陆的1714号台风“帕卡”的影响,暴雨主要集中在广东和广西中北部。27日,共有35站暴雨,其中9站大暴雨。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265.1 mm)出现在广东惠阳。由于“天鸽”、“帕卡”两个台风先后登陆珠三角地区,其登陆点相距仅20 km左右,且登陆时间间隔不到4 d,致使部分地区重复受灾。4 d内两个台风相继在珠江口附近登陆自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极为罕见。

3.6 9月暴雨过程

9月我国共有30个暴雨日,6次主要暴雨过程。全国平均降水量62.0 mm,较常年同期(65.3 mm)略偏多。黄淮南部和西部、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以及陕西东南部、四川北部和中部、云南南部等地过程累计降水量超100 mm,其中江苏南部、安徽中部、湖北大部、重庆大部、湖南西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超200 mm(图 6a)。9月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2成以上的区域主要位于江淮、江汉、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及新疆北部、四川北部、河南中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其中,新疆北部、吉林西北部、江南大部、重庆东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水量偏多1倍以上,局地偏多高达2倍以上(图 6b)。

图 6 2017年9月我国降水量(a,单位: mm)和降水距平百分率(b,单位: %)分布 Fig. 6 Same as Fig. 1, but for in September 2017.

对该月6次主要暴雨过程及其主要影响系统简述如下:

(1) 9月1日,西南地区东部和江汉地区暴雨过程。受东移短波槽和低层切变线共同影响,湖北西北部、陕西南部、重庆、贵州西部等地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该过程共22站暴雨,其中2站大暴雨。该日最大降水量(106.7 mm)出现在贵州仁怀。

(2) 9月2—4日,华南暴雨过程。1716号台风“玛娃”于9月3日夜间在广东沿海登陆,受其影响,广东中东部、福建东南部、广西东部等地出现强降水。强降水主要发生在3日,共有16站出现暴雨,其中2站大暴雨。该过程累计降水量极值(239.8 mm)出现在广东珠海。

(3) 9月5—7日,华南、西南地区南部暴雨过程。受低层切变线影响,华南大部和西南地区南部出现强降水。5日,切变线位于贵州中部至云南中部,贵州北部有高空槽东移,切变线附近出现分散性暴雨,共有26站暴雨,其中4站大暴雨;6日,随着冷空气南下,切变线南压,暴雨出现在云南南部、广西、广东中北部及海南岛东北部等地,共有20站降了暴雨,其中5站大暴雨;7日,暴雨集中在广东西部,广西东部和福建北部有分散性暴雨。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175.1 mm)出现在广西武宣。

(4) 9月9—10日,黄淮、江汉、西南地区东北部、江南暴雨过程。受东移高空槽、江淮气旋、低层切变线及低空急流共同影响,重庆、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广西北部、湖北、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江西北部等地出现暴雨。9日,500 hPa高空槽位于西北地区东部至西南地区东部,重庆南部有低涡生成,重庆至贵州及河南至湖北分别存在两个切变线,强降水出现在切变线两侧,共66站暴雨,其中7站大暴雨;10日,西南低空急流建立,西南地区东部至江淮一带有一西南—东北向切变线,同时江南东部有低涡新生,强降水出现在低涡附近及冷式切变线南侧。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161.5 mm)出现在重庆万州。

(5) 9月18—19日,江汉、江南西部、西南地区东部暴雨过程。受低涡切变和低空急流共同影响,江汉、江南西部及北部、西南地区东部出现强降水。18日,强降水主要发生在重庆东南部、湖北南部及湖南北部;19日,随着低空急流加强,湖北南部、湖南北部至贵州东部有一东北—西南向切变线形成,暴雨出现在切变线两侧,共40站暴雨,其中4站大暴雨。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为169.8 mm,出现在湖南辰溪。

(6) 9月24—25日,黄淮南部、江淮、江南东北部暴雨过程。受低层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共同影响,黄淮南部、江淮北部和东部、江南东北部出现强降水。24日,暴雨集中在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北部等地区,共有63站暴雨,其中13站大暴雨;25日,江苏南部、上海等地有43站出现暴雨,其中11站大暴雨。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260.5 mm)出现在江苏张家港。

3.7 10月暴雨过程

10月我国共有19个暴雨日,3次主要暴雨过程。全国平均降水量46.2 mm,较常年同期(35.8 mm)偏多。黑龙江东部、华北南部、江淮、江汉、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广西南部、广东南部、海南及云南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超100 mm,其中黑龙江南部、湖北西部、重庆东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超200 mm(图 7a)。10月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黑龙江东部、华北、宁夏、陕西、江淮、江南、华南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偏多1倍以上,局地偏多2倍以上(图 7b)。

图 7 2017年10月我国降水量(a,单位: mm)和降水距平百分率(b,单位: %)分布 Fig. 7 Same as Fig. 1, but for in October 2017.

对该月3次主要暴雨过程及其主要影响系统简述如下:

(1) 10月3—4日,江汉、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暴雨过程。受东移高空槽、西南涡和切变线共同影响,重庆北部、湖北西部和北部、河南东南部等地出现强降水。3日,重庆北部、湖北西北部、河南南部等地出现强降水,共21站暴雨,其中4站大暴雨;4日,随着高空槽东移、西南涡东移北抬,暴雨趋于结束,仅重庆中部、湖北中北部和河南东南部局部出现暴雨。该过程最大累计降水量(176.0 mm)出现在湖北谷城。

(2) 10月9日,华南南部暴雨过程。受热带低压影响,海南岛、广东南部出现强降水,共15站暴雨,其中4站大暴雨。该日降水量最大出现在海南省的琼中(184.6 mm)。

(3) 10月15日,华南和江南地区东部暴雨过程。受1720号台风“卡努”及其外围云系影响,广东南部和东部、海南岛北部等地出现强降水;另外,受副高边缘切变线影响,浙江东部、上海等地出现强降水。该日共47站出现暴雨,其中17站大暴雨、1站特大暴雨(浙江石浦287.5 mm)。

4 2008—2017年暴雨日数、主要暴雨过程次数比较

统计我国2008—2017年4—10月暴雨日数和主要暴雨过程次数,其结果见表 1,其中,2008—2014年数据源自《暴雨年鉴》[14-20],2015—2016年数据源自文献[12]—[13]。

表 1 我国2008—2017年4—10月暴雨日数(单位: d)/主要暴雨过程次数统计 Table 1 Heavy rain day (unit: d) and important heavy rain event frequency between April and October from 2008 to 2017.

表 1可知,2017年4—10月我国共出现184个暴雨日、35次主要暴雨过程,其中20次出现在夏季(6—8月)。同时,2017年4—10月暴雨日和主要暴雨过程次数均较近10 a (2008—2017年)同期平均偏少。

5 小结

综上分析可知,2017年4—10月全国暴雨天气和暴雨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 该年4—10月我国共出现184个暴雨日、35次主要暴雨过程,其中20次出现在夏季(6—8月),暴雨日数和主要暴雨过程次数均较近10 a (2008—2017年)同期平均偏少。

(2) 华南地区共出现20次暴雨过程,占全部过程的57%。6—8月,江南、华南等地多次遭遇持续性暴雨并引发流域汛情和区域洪涝,长江中下游发生区域性大洪水,珠江和柳江出现超警戒水位,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和地质灾害。8月24日至10月31日,华西至江汉、江淮等地秋雨频繁,雨日多,强度大,大部地区降水量超过100 mm,累计雨量为1984年来最多,导致严重秋汛及地质灾害,对农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3) 2017年我国极端暴雨天气频发。广东广州、吉林永吉、陕西榆林等多地出现极端暴雨,其局地性、突发性特征明显;永吉一周内连续两次出现突破历史极值的强降雨,其中7月13日暴雨过程最大24 h和1 h降水量分别达到261.7 mm和107.1 mm。

(4) 2017年共有8个台风登陆我国,其中4个登陆粤港澳大湾区,另有2个仅相隔1 d连续登陆福建福清。登陆台风暴雨范围比较集中,对广东、福建等地影响较严重。年度最强登陆台风“天鸽”在其鼎盛期(强台风级别)正面袭击珠江口,给华南南部带来狂风暴雨。相继登陆福清的台风“纳沙”、“海棠”及其残留低压环流北上与西风带系统结合,给华东大部、华北、东北地区等地先后带来强降雨,河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局部地区降水量突破同期或历史极值。

参考文献
[1]
丁一汇.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8, 948.
[2]
秦大河.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精华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109.
[3]
王志伟, 翟盘茂, 武永利. 近55年来中国10大水文区域干旱化分析[J]. 高原气象, 2007, 26(4): 874-880.
[4]
林建, 杨贵名. 近30年中国暴雨时空特征分析[J]. 气象, 2014, 40(7): 816-826.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4.07.005
[5]
杨荆安, 孟英杰. 2008年5—9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J]. 暴雨灾害, 2008, 27(4): 378-382.
[6]
廖移山, 闵爱荣, 杨荆安, 等. 2009年4—9月我国暴雨天气概述及重要过程浅析[J]. 暴雨灾害, 2010, 29(1): 96-103.
[7]
闵爱荣, 廖移山, 杨荆安. 2010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J]. 暴雨灾害, 2011, 30(1): 90-96.
[8]
杨荆安, 闵爱荣, 廖移山. 2011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J]. 暴雨灾害, 2012, 31(1): 87-95.
[9]
邓雯, 闵爱荣, 廖移山, 等. 2012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J]. 暴雨灾害, 2013, 32(1): 88-96.
[10]
张芳华, 陈涛, 徐珺, 等. 2013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J]. 暴雨灾害, 2014, 33(1): 87-95.
[11]
廖移山, 汪小康, 邓雯, 等. 2014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J]. 暴雨灾害, 2015, 34(1): 88-96.
[12]
陶亦为, 于超, 张芳华, 等. 2015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J]. 暴雨灾害, 2016, 35(2): 187-196.
[13]
赵娴婷, 廖移山, 闵爱荣, 等. 2016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简述[J]. 暴雨灾害, 2017, 36(2): 182-191.
[14]
中国气象局. 暴雨年鉴(2008)[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1.
[15]
中国气象局. 暴雨年鉴(2009)[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1.
[16]
中国气象局. 暴雨年鉴(2010)[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2.
[17]
中国气象局. 暴雨年鉴(2011)[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4.
[18]
中国气象局. 暴雨年鉴(2012)[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5.
[19]
中国气象局. 暴雨年鉴(2013)[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6.
[20]
中国气象局. 暴雨年鉴(2014)[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