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Vol. 33 Issue (2): 134-142   PDF    
“双一流”背景下大学生国际化培养研究——以北京某高校X学院为例
方志 , 刘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化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同时,世界各国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文章从国际化课程、海外学习、国际科研活动、国际化师资四个模块,深入剖析北京某高校X学院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效果,发现该模式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成效。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提高英文课程、双语课程的学生参与度,提高海外学习的学生参与度,加强引智课程建设,加强国际竞赛的学生参与广度与深度,加强毕业设计海外项目的管理,以及提高国际会议的学生有效参与度。
关键词双一流    国际化人才培养    国际能力    回归分析    
Undergraduates' International Training Mode under "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 Take X College of a University in Beijing as an Example
FANG Zhi , LIU Ya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world's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talent is increas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a local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l centering on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ce exercised by X college of a university in Beijing, from four modules, i.e., international courses, overseas stud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international teacher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we identify that this model has favorable effect on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which involves motivating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English and Bilingual Courses,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in overseas learning,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roducing talents courses,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the management of overseas projects of graduation projects, and enhancing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Keywords: Double First-Class initiative    inter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international capability    regression analysis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全球的生产社会化和社会分工,增强了各国经济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全球化的社会分工需要更多优秀的国际化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是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路径。为了提升中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国际核心竞争力,国务院2015年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把国际交流合作作为“双一流”建设十大重点任务之一,强调人才培养国际化,强调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同时,这也对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人才培养, 提出了国际化的新要求,即要培养具有一定国际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概念界定 (一) 国际化人才定义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国际化人才。谢守成认为,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 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1]。江新兴与王欣欣认为,国际化人才是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良好的母语运用水平,掌握较为丰富的中国文化和他国文化,能够成功开展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合作的高素质人才[2]。刘秀玲等认为,国际化人才应具备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及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及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国际化人才应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特征。学术界虽然对国际化人才的定义各不相同,但也已达成一定共识。综合来看,国际化人才的定义可概括为具备国际化知识、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任务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巴兹提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至少包含国际化培训、国际化课程设置、国际化学术研究、师生的境外学习以及国际层面的支持和保障五个要素[4]。Ellingboe与Mestenhauser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由大学领导力、学者国际参与、国际化课程、出国学习项目、外国学者参与以及国际课外活动组六个要素构成[5]。Knight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学术性项目、科研与学术合作、外部协作、课外活动。其中学术性项目包含学生交换、国际课程、联合双学位、教师交流、跨文化培训等;科研与学术合作包含区域问题研究中心、国际科研合作、国际会议等;外部协作包含与NGO组织合作、海外分校、海外校友项目等;课外活动包含国际与跨文化校园活动、种族群体的交流合作[6]。伊继东整合国际教育教学资源,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确立人才培养类型,构建国际化课程、实践和管理三大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了国际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7]。江新兴与王欣欣认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包含建立专业结构体系、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社会实践平台、国际化教学管理体制、国际化教育师资,以及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加强国际联合办学七个要素[2]。学界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界定不尽相同,但综合来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由国际化课程、海外学习、国际科研活动、国际化师资四个要素构成。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北京某高校X学院注重专业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能力的专业人才。X学院立足专业特色,对标国际一流,从国际化课程、海外学习、国际科研活动、国际化师资四个方面,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如图 1所示,该模式遵循本土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学生国际能力为目标,通过X学院教学、科研、服务三个重点任务全方位服务目标,在教学方面建立了系统交叉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海外学习育人体系,在科研方面建立了国际科研活动体系,在服务方面建立了国际化师资体系。

图 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 建立本土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本土国际化的核心思想是立足本土,注重保持本国特色,同时借鉴外国先进理论和实践,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产生出新的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和实践,为本国发展服务[8]。本土国际化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需要秉持的基本理念。X学院以创新引智基地为国际合作窗口,立足特色专业“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群,依托X学院整体建设思路,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普拉特·惠特尼集团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通用型人才、专家型人才、系统型人才等橄榄式分布的人才知识结构,系统构建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与国家人才需求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X学院基于人才培养目标,以学院行业情怀文化的精神实质为基本立足点来培养国际化人才,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二) 建立系统交叉的国际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的基本单元,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保障。针对原有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与从“测绘仿制”到“自主创新”转型要求不适应的问题,X学院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重构课程体系,减少细分专业课程,增加系统交叉课程。在现有课程中,设置本科生国际前沿研究动态的固定课程环节,课程形式除了汉语课程以外,设置英文课程、双语课程、引智课程。理论课程方面,从知识结构角度考虑,参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设置科学、人文基础知识课程;参照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香港科技大学,设置多学科系统知识,建设专业系统科学教材。实践课程方面,从创新能力角度考虑,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以学科交叉实践项目为载体开展实验实践训练。针对数理基础不深、系统性不强、国际化视野不够的现状,数理课程比重由17%提高至21%,夯实理论基础;新增专业设计课等措施,培养系统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新增13门英文专业课程、11门引智课程,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针对个性化培养不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现状,新增24门专业选修课;建立面向全校,全时预约的公共实验平台;新增核心课程实验及自主性实验14门;建立本研一体的专业创新实践基地。

X学院积极引进外籍教师来校开展本科生引智课程。2013年暑期邀请俄亥俄州立大学知名教授开设了2门引智课程,现已拓展到至邀请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知名教授共开设了11门引智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发动机设计、燃烧基础、计算气动声学等入门专业课程。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工程院院士Edward团队与引智基地本科生课程教学团队深入合作开展国际课程共建,与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课程接轨,修订了原有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采用麻省理工学院知名教授和基地教学团队共同授课模式,由双语教学逐步向全英语授课过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结果,得到了北京市重点教学改革项目的支持,增进了专业课程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前沿性,为本科生课堂教学与国际接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模式。

(三) 建立海外学习育人体系

促进学生国际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育人策略的核心任务和切入点。海外学习是学生以学术为载体开展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实践。国际化体现在学生跨国别流动,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X学院搭建远中近结合、高中低搭配、长中短互补的本科生海外学习育人体系,设计远中近距离的海外学习版图,目前学生已在十几个国家留下海外学习的足迹。X学院根据不同年级设计高中低搭配、长中短互补的海外学习项目,针对高年级学生设立中英、中法、中加、中俄双学位学生联合培养项目,针对中低年级学生设立国际暑期学校、学生交换项目。

以双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为例,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并于秋季学期修满所需学分后,于次年2月进入法国国立民用航空大学,以其国际交换生身份进行18个月的学习(含4~6个月实习)。之后返回学校进行至少6个月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论文研究毕业。X学院以科研合作为载体,积极拓展建立了5个学院级海外学习项目,海外学习项目的主题丰富,学生可申请互换学分,X学院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和鼓励学生按照兴趣和个人职业发展选择海外学习项目。目前,X学院已在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新加坡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建立了国际暑期学校。近三年,X学院海外学习项目参与人数累计达到122余人次;近五年,X学院学生短期出国人数累计达到380余人次。

(四) 建立国际科研活动体系

本科生科研是一种高影响力的教育实践,是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措施,是提高本科生人才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国际化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将使学生进一步清晰自身的定位,参与国际竞争,初步理解国际规则和国际文化。X学院构建“启蒙式—阶梯式—菜单式—协同式”的本科生科研模式,统筹学校的优质科研资源、企业厂所的优势平台,通过以科技竞赛为牵引、以全方位过程培育为特色、以项目为载体的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和以大型科研项目为牵引、以团队攻关为特色、以毕业设计为载体的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孵化出优秀的科研项目,引导学生申请毕业设计海外项目,参与相关的国际会议、国际竞赛等。

以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国际本科生专业设计竞赛为例,X学院组织3名优秀学生以毕业设计课题为载体组建团队参赛,组建包括5名不同专业教师的团队进行深入指导。学生团队设计的方案经来自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英国罗罗公司、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公司和机构的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评审获得冠军,并受邀参加国际论坛,刷新了该国际赛事创办三十多年来中国学生获得的最佳成绩。

(五) 建立国际化师资体系

教师和学生是人才培养中的两个核心因素。因此,教师国际化是人才培养国际化的重要载体。教师没有国际化特征,那么人才培养国际化会成为表面国际化,甚至不可实现。X学院根据学科特点,以科研项目合作为载体加速教师的国际化流动,主要有“请进来”和“送出去”两种形式。一是“请进来”,精选一批世界一流的国际学术领军人物和学术团队开展国际合作,经过五年的建设,从国外著名大学和知名公司引入世界级知名专家三人,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乌普萨拉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引入骨干教师十余名。二是“送出去”,以科研项目合作为载体,有计划地选派年轻教师到有合作的著名大学知名学者专家团队内进行访问研究,并根据合作研究效果有计划地组织国际合作项目的联合申请,获得了英国皇家科学院等多项科研合作研究项目,与国外合作单位共同建设了3个具有国际水平的联合实验室,着力为年轻教师营造了一个与国际大师和国际著名学者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两种形式,把开放办学、自由探索与坚持特色、军民兼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既引育国际化一流师资队伍,又激励国内专职技术科学和工程研究队伍的有效机制,建成了一支专业背景好、学术业务精和创新能力强的一流教师队伍。

三、研究方法 (一) 测量工具介绍和设计

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评价,国内目前已经有研究构建了信效度较好的评价工具,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扬和吴瑞林的研究,他们认为,国际能力是大学生参与国际竞争所应具备的重要能力,是“具有世界语言、文化、历史、地理以及全球问题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拥有作为全球公民的开放性态度,对文化差异保持理解和尊重,能够运用有关知识在国际环境下有效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工作”[9]的能力。

此次调查采用的是刘扬和吴瑞林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理论框架设计的大学生国际能力评价量表[9]。该量表把大学生国际能力划分为“知识和理解”“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如表 1[9]所示,通过被试对自陈式问题的判断来推测其国际能力的发展水平,从而判断出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起到育人效果。

表 1 国际能力的维度、因子和意义解释[9]

研究构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四个模块,分别为“系统交叉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海外学习育人体系”“国际科研活动体系”和“国际化师资体系”。“系统交叉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主要以英文课程、双语课程、引智课程为培养措施;“海外学习育人体系”主要以双学位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学生交换项目、国际暑期学校为培养措施;国际科研活动体系主要以国际竞赛、毕业设计海外项目、国际会议为培养措施;“国际化师资体系”通过培育国际化的师资体系,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国际化能力。研究中,主要关注“系统交叉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海外学习育人体系”“国际科研活动体系”三个模块。

研究所用量表共包括27道题,题项设计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式,“完全不符合”计1分,“比较不符合”计2分,“不确定”计3分,“比较符合”计4分,“完全符合”计5分。被试得分越高,说明国际能力发展水平越高,得分越低说明国际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 研究样本

调研选取的对象为北京某高校X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生,共收回有效问卷236份。问卷调查样本分布特征如表 2所示。问卷调研学生总数为236人,其中男生206人(87.3%),女生30人(12.7%);年级分布从本科二年级到硕士二年级,其中本科三年级(94人,39.8%)和四年级(62人,26.3%)人数占比最高。

表 2 调查样本分布特征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 国际能力的总体水平

统计结果如表 3所示,X学院学生国际能力的平均值为3.60,高于刘扬等对北京8所高校的调研数据[10],这表明X学院学生国际能力水平较高。因为国际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国际化教育发展形成的,所以可以推论X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表 3 国际能力总体及三个维度描述性统计

国际能力三个维度的平均水平中,“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平均值最高(4.00),“知识和理解”维度的平均值次之(3.54),“技能”维度的平均值最低(3.28),这表明学生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正确的国际化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对自身和本国有较好的认同感,而国际化技能相对较薄弱。这与刘扬等对北京8所高校的抽样调研结果一致[10]

国际能力的三个维度中,每个维度都由几个因子组成。从表 4可以看出,“态度和价值观”维度下三个因子中,“价值观认同”(4.39)最高,“国际化态度”(3.81)次之,“国际化意识”(3.71)最低。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自身认同感、价值感,有国家文化认同感、国家归属感,学生有较好的国际化态度,愿意去尊重、理解和欣赏对方的文化与价值观。相比较而言,国际化意识相对较弱,具体体现在与外国人交流的主动性相对较低,体验跨文化学习和个人发展方面主动性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工科生英语水平、国际交流能力偏弱有关。“知识和理解”维度下的两个因子中,“全球化理解”(3.64)高于“世界知识”(3.40)。这说明学生了解全球化的内涵与发展趋势,了解国际化对自身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关注当前国际时事和重大国际事件,全球化意识较强。相比较而言,学生对世界知识的了解相对薄弱,这可能与工科学生对于语言、文化、历史等文科知识不感兴趣,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了工科学习有关。此外,由于系统交叉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海外学习育人体系以工科导向为主,通识课程里讲述语言文化等文科知识课程相对较少,这也是可能的影响原因。“技能”维度下的两个因子中,“使用工具”(3.51)高于“跨文化交际”(3.18)。这说明学生有效运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工具获取国际信息的能力较强。国内工科生普遍存在英语应试能力较强,英语交流能力相对较弱,且对于国外文化了解不够,这也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薄弱,跨文化合作能力也因此受到影响。

表 4 国际能力三个维度各因子的描述性统计

(二) 培养效果的回归分析

学生个人特征及参与国际化活动的经历对其国际能力存在一定的影响[11]。研究使用回归分析,建立个人特征和国际化培养模式两类模型:第一类模型(模型1)包含性别、年级两个学生个人特征变量,主要考查个人特征因素对其国际能力及三个维度的影响情况。第二类模型(模型2)包含国际化培养模式下的四个模块共七个变量,即英语课程、双语课程、引智课程、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学生交换项目)、国际暑期学校、国际科研项目(国际竞赛、毕业设计海外项目)、国际会议,主要考察培养措施对其国际能力及三个维度的影响情况,具体统计结果如表 5所示。

表 5 两个模型中各因素对学生国际能力及三个维度的影响

模型1中包含的变量有性别和年级。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和年级可以解释国际能力变动的1.1%,“知识和理解”维度的0.4%,“技能”维度的1.1%,“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3.3%。研究发现,年级变量对“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平均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国际能力及“知识和理解”维度、“技能”维度没有显著相关性;性别变量与国际能力没有显著相关性,即男女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模型2中包含的变量有英语课程、双语课程、引智课程、联合培养项目、国际暑期学校、国际科研项目、国际会议。回归分析发现,以上七个变量可以解释国际能力变动的19%,“知识和理解”维度的13.6%,“技能”维度的15.8%,“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15%。对国际能力的平均水平存在显著影响的变量主要有选修英文课程、选修双语课程、参与联合培养项目、参与国际暑期学校;对“知识和理解”维度的平均水平存在显著影响的变量主要有选修英文课程、选修双语课程;对“技能”维度的平均水平存在显著影响的变量主要有参与联合培养项目、参与国际暑期学校;对“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平均水平存在显著影响的变量主要有选修双语课程、参与国际暑期学校。

选修英文课程对国际能力、“知识和理解”维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即选修过英文课程的学生国际能力、“知识和理解”的平均水平比没选修过的学生平均分别高出15.9%,19.5%。这说明选修英语课程对于学生国际化培养是有效的,对“技能”维度、“态度和价值观”维度没有显著作用。

选修双语课程对国际能力、“知识和理解”维度、“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平均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即选修过双语课程的学生国际能力、“知识和理解”维度、“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平均水平比没选修过的学生平均分别高出18.4%,16.2%,20.9%。这说明选修双语课程对于学生国际化培养是有效的,但对“技能”维度没有显著作用。

参与联合培养项目对国际能力、“技能”维度的平均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即参与过学生交换项目的学生国际能力、“技能”维度的平均水平比没参与过的学生平均分别高出18.9%,20.7%。这说明参与学生交换项目对于学生国际化培养是有效的,但对“知识和理解”维度、“态度和价值观”维度没有显著作用。

参与国际暑期学校对国际能力、“技能”维度、“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平均水平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即参与过国际暑期学校的学生国际能力、“知识和理解”维度、“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平均水平比没选修过的学生平均分别高出22.8%,24.1%,20.5%。这说明参与国际暑期学校对于学生国际化培养是有效的,但对“知识和理解”维度没有显著作用。

统计发现,选修引智课程、参与国际科研项目、参与国际会议对提升学生国际能力及三个维度均未体现显著影响。对于引智课程而言,可能是因为邀请外籍专家来校作一周左右的讲座,虽然外籍专家精心准备讲课内容,但外籍专家普遍具有的是给外国学生上课经验,对于给中国本科生上课经验不足,且师生双方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学生英语水平也制约了跨文化交流,课程时间很短,师生双方刚适应彼此,课程就结束了。而对比英语课程、双语课程,大部分是由中国教师讲授课程,而且是常年讲授这一门课,教师积累了丰富的该门课程的授课经验,且课程持续一学期时间,足够师生双方适应和调整。再对比国际暑期学校,虽然也是外籍专家讲授课程,但国际暑期学校的外籍教师常年仅讲授这一门课,也积累了丰富的该门课经验。对于国际科研项目、国际会议而言,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完成科研项目、论文写作或者是论文宣讲,并且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完成科研项目或写作论文中,可能存在学生与外界交流较少的情况,如果学生注重主动交流,对于提升国际能力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五、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第一,文章从北京某高校X学院国际化培养工作中提炼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系统交叉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海外学习育人体系”“国际科研活动体系”和“国际化师资体系”四个模块。

第二,“系统交叉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对提升学生国际能力有一定效果,其中选修英文课程、双语课程对国际能力均有显著积极影响,特别是英文课程对国际能力及“知识和理解”维度,双语课程对国际能力及“知识和理解”维度、“态度和价值观”维度有积极作用。而选修引智课程对学生国际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第三,“海外学习育人体系”对提升学生国际能力有一定效果,其中参与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学生交换项目)、国际暑期学校对学生国际能力均有显著积极影响。特别是联合培养项目对国际能力及“技能”维度,国际暑期学校对国际能力及“技能”维度、“态度和价值观”维度有积极作用。

第四,“国际科研活动体系”对提升学生国际能力未体现显著影响。参与国际科研项目(国际竞赛、毕业设计海外项目)和国际会议对提升学生国际能力及三个维度均未体现显著影响。

(二) 建议 1. 提高英文课程、双语课程的学生参与度

选修英文课程、双语课程对于学生国际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积极影响,这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工作大有裨益,因为两门课程均在高校课堂中由国内教师自主建设,有低成本、易普及的优势。因此,可大力在高校中推广英文课程、双语课程建设和普及工作。在课程建设中,以《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思想,一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建设课程,做到讲授内容、方式方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二是要以提升学生国际能力为目标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精心设计学生易接受的讲授方式;三是要注重教师的选拔和培训机制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2. 提高海外学习的学生参与度

参与双学位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学生交换项目、国际暑期学校三个海外学习活动均对学生国际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积极影响。与选修英文课程、双语课程相比,其优势在于海外学习对于国际能力的“技能”维度(使用工具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显著提升。前文研究发现,国际能力中“技能”维度相对其他两个维度较为薄弱,因此提高海外学习的学生参与度很重要。而其劣势在于,由于成本较高,普及相对困难。因此,高校需要转变观念,不断拓展海外学习项目的数量、形式,尽量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制定转换学分、学习补贴等激励学生进行海外学习活动的政策制度,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海外学习活动,使得海外学习活动得到普及推广。

3. 加强引智课程建设

引智课程旨在将国外一流大学的知名教师以及优质课程资源引入高校本科生课堂,授课内容侧重于加强国际前沿知识、最新技术进展等。引智课程是“系统交叉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调研结果而言,选修引智课程对学生国际能力的提升未体现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是课程时间相对较短,师生交流互动相对较少。二是国外教师对于教授中国本科生的教学经验尚不够丰富。三是学生的英语能力,特别是专业英语能力相对较弱。四是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相对欠缺。

鉴于此,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适当调整加长课程时间,根据本科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接受难易程度来进行调整。二是邀请国外优秀教师定期讲授课程,积累教授中国本科生的教学经验。三是加强本科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四是加强引导学生建立跨文化交流意识,主动与外国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4. 加强国际竞赛的学生参与广度与深度

国际竞赛是“国际科研活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调研结果而言,参与国际竞赛对学生国际能力的提升未体现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是国际竞赛相对较少,因此参与的学生也少。二是学生参与国际竞赛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取得竞赛成绩,容易忽视对于国际能力的提升。

鉴于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扩大国际竞赛的参与广度。多挖掘专业相关、质量较高的国际竞赛提供给本科生。从不同角度引导本科生主动参与国际竞赛,从制度上引导学生建立外部动机,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引导学生建立内在动机。二是加强国际竞赛的参与深度。转变观念,引导学生建立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能力的目标,这样学生才会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在过程中提升国际能力。

5. 加强毕业设计海外项目的管理

毕业设计海外项目是“国际科研活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调研结果而言,参与毕业设计海外项目对学生国际能力的提升未体现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是毕业设计海外项目相对较少,因此参与的学生也少。二是对于在国外做毕业设计的学生过程管理较弱。研究发现,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学生交换项目)、国际暑期学校对学生国际能力有显著积极影响。其提升国际能力的要素主要是高效紧凑的时间安排、严格的督促机制、积极上进的团队氛围。

鉴于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增加海外毕业设计项目的数量。多挖掘毕业设计海外项目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二是加强毕业设计海外项目的过程管理,督促学生充分利用在国外的时间,高效完成毕业设计,提升国际能力。提前督促学生围绕完成毕业设计、提升国际能力两个培养目标制定可量化的时间安排计划,制定学生出国后的定期汇报机制,根据出国的学生地点就近组建临时互助团队。

6. 提高学生国际会议的有效参与度

国际会议是“国际科研活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调研结果而言,参与国际会议对学生国际能力的提升未体现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在于:一是本科生参与国际会议的机会较少。二是国内学生参加国际会议的目的主要是发表论文、完成宣讲工作,容易忽视听取他人的学术报告。三是英语能力、跨文化交流意识较弱,羞于主动与国外学者讨论学术观点。

鉴于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增加国际会议数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二是修正学生参与国际会议的目的,除了发表论文、宣讲以外,要注重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与国外学者讨论学术观点、分享学术成果,与国外学者建立联系,扩大学术朋友圈。三是加强学生英语听说水平、跨文化交流意识,熟练运用语言工具。

培养本科生国际能力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时代需求和客观要求。文章通过实证分析X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提升本科生国际能力提供了实证依据和建议。当然,文章只是对本科生国际能力培养的初探,还有很多不足,未来可进一步深入探讨影响学生国际能力及三个维度的因素等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国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守成. 立足国际化人才培养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 2012(2): 40-41.
[2]
江新兴, 王欣欣.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北京教育(高教), 2010(9): 61-63.
[3]
刘秀玲, 谭会萍, 苗芳. 国际化人才培养系统的构建与实施[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10, 12(4): 383-385, 389.
[4]
季波, 刘毓闻, 陈龙, 等. 美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启示——以美国五所知名研究型高校为例[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6): 73-80.
[5]
ELLINGBOE B J, MESTENHAUSER J A. Reform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internationalizing the campus[M]. Phoenix, Ariz: Oryx Press, 1998: 198-228.
[6]
KNIGHT J. 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ed:definitions, rationales and approaches[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4(8): 5-31.
[7]
伊继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云南师范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4): 7-9, 23.
[8]
董凌波, 冯增俊. 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的反思与我国的现实选择[J]. 现代教育管理, 2014(10): 12-16.
[9]
刘扬, 吴瑞林. 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生国际能力评价量表设计和检验[J]. 复旦教育论坛, 2015, 13(1): 44-49.
[10]
刘扬, 孙佳乐, 刘倍丽, 等. 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生国际能力测评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 2015, 13(3): 77-83.
[11]
刘扬, 马荧, 李名义. "一带一路"倡议下研究生国际能力的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J]. 高校教育管理, 2018, 12(2):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