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Vol. 33 Issue (2): 93-99, 127   PDF    
中美贸易摩擦:问题、观点与对策
段颀 , 卢庆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北京 100083
摘要:简要回顾本轮中美贸易摩擦,梳理概括中国政府和学术界针对本轮中美贸易摩擦提出的代表性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即在全球经济版图和国际分工格局深刻变化背景下,美国全面调整其对外政策,中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阶段,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为应对彼此变革而必然会发生的一系列摩擦甚至碰撞。进一步澄清包括汇率操纵、产业政策、倾销在内的若干关键概念,特别是这些概念对中美经济贸易关系的意义,并提出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    汇率操纵    产业政策    倾销    
Sino-US Trade Friction: Issues, Views and Strategies
DUAN Qi , LU Qing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We first review the current round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 and summarize relevant views of Chinese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on this round of friction. On this basis, we then analyze the essence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s, that i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global economic layout and international labor division, the United States comprehensively readjusts its foreign policies, while China is at a critical stage of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the two largest economies of the world have to face and tackle a series of frictions and collisions between each other. Then we clarify some key concepts including exchange rate manipulation, industrial policy and dumping, especiall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concepts to the Sino-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hips. Finally, we put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e current round of friction.
Keywords: Sino-US trade friction    exchange rate manipulation    industrial policy    dumping    
一、引言

2017年8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对中国开展301调查,由此拉开了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序幕。自此至今,中美贸易摩擦成为政府部门关心、学术界热烈讨论、媒体积极报道的公共话题。本轮中美贸易摩擦一波三折:美国总统刚刚发表讲话释放积极信号,几天后美国商务部就公布新一轮增税产品目录。与之相对应的,相关领域研究者就本轮贸易摩擦发表的观点也莫衷一是。

文章尝试以中美双方围绕美国301调查和232调查展开的一系列争论、制裁和反制裁为两条主线,理清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脉络;澄清与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密切相关的若干关键概念,特别是这些概念之于中美经济贸易关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发生本轮贸易摩擦的全球经济背景,即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调整、美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全面调整、中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还原本轮中美贸易摩擦背后的实际经济问题,并提出中国应对本轮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本轮中美贸易摩擦涉及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中美两国核心经济政策。要应对本轮贸易摩擦,不可能有“药到病除”式的方案。作为对本轮贸易摩擦及相关问题的一个分析和讨论,文章的目的也仅在于澄清谬误和明确思路,以便排除干扰,集中力量去解决那些虽然不易,但却必须予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事件与影响 (一) 事件回顾

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始于2017年8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指示USTR对中国开展301调查。而早在2017年4月20日,应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美国商务部对进口钢铁、铝产品启动了232调查。301调查和232调查共同构成了美国挑起针对中国的本轮贸易争端的主要“依据”,围绕这两项调查展开的一系列争论、制裁和反制裁,构成了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两条既有主次之分,又相互纠缠的主线,如图 1所示。沿着这两条主线,尽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2018年4月释放出积极信号、两国政府高级官员曾于2018年5月、6月和8月就两国经贸关系举行了会谈和磋商,但基本上未能改变贸易摩擦逐渐升级的趋势。

图 1 本轮中美贸易摩擦

2018年2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232调查报告》[1-2],认为钢铁、铝进口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2018年3月8日,依据美国232调查结果以及美国国务卿罗斯基于232调查结果的建议,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2018年3月23日起,对自中国进口的钢铁、铝产品全面征税,税率分别为25%和10%。这是美国在本轮中美贸易摩擦中首次宣布采取提升针对来自中国的产品的关税。中美两国围绕美国232调查展开的交锋,只是双方本轮贸易摩擦的开始:在2018年4月5日中国就美国采取的232措施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启动争端解决程序以后,美方似乎暂时失去了围绕这一具体问题继续纠缠的兴趣。而与301调查相关的一轮又一轮增税则从这时开始。

2018年3月23日,USTR公布《301调查报告》[3],基于该调查结果作出的针对中国相关企业和相关政策的“指控”,涵盖从“利用各种手段实施强制性技术转让”“促成导致技术转让的收购”到“支持对美国的网络入侵以获取有价值的商业信息”的一众内容。2018年4月27日,USTR又公布了知识产权《特别301报告》[4],连续14年将中国列入“优先观察名单”。以301调查结果为“依据”,2018年5月29日和7月10日,美国先后宣布将对产自中国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和价值2 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后又于2018年8月1日宣布将对产自中国的价值2 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由10%提升至25%。面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2018年4月4日,中国首先就美国在其301调查项下的增税举措在WTO框架下启动争端解决程序,在未取得效果的情况下,于2018年8月23日和9月18日,先后就美国对价值160亿美元和2 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行为向WTO提出起诉。同时,2018年6月16日,中国宣布对产自美国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

至2018年11月,中美贸易摩擦始终未出现实质性缓解迹象。2018年12月1日,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的中美两国元首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会晤,重点磋商一年多来两国在经济贸易领域的分歧。会晤再次释放出积极信号,全世界都对中美贸易摩擦在下一阶段的发展拭目以待。

(二) 影响

中美贸易摩擦势必会给两国贸易带来消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未立即反映在两国间的贸易量上。从2017年第三季度至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进口贸易总额均保持了较高的同比上升率,具体如表 1所示。

表 1 中美进出口贸易额(2017年第三季度至2018年第二季度)

随着2018年12月中美两国元首在G20峰会上的会晤,以及会晤后释放出的积极信号,两国贸易在2019年上半年没有出现显著下滑。中美贸易摩擦不仅没有立即对两国贸易产生消极影响,本轮贸易摩擦以来中国吸引外资数量也保持上升: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8年前9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折合6 3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不只限于贸易和吸引外资,更反映到经济的方方面面。受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中国上证综合指数由2017年8月1日的3 285.05点下降到2018年12月3日的2 649.81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2017年8月的53.7%下降到2018年11月的52.8%。美国经济近一年来虽表现较好,但当时美元利率高企,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同时扩大;道琼斯指数虽保持稳定并略有上升,但包括高盛在内的一线投资银行认为美国股市已经进入熊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如果中美两国真正按照声称的方案提升关税税率,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5%。

中美贸易摩擦以美国全面调整对外经济贸易战略为背景,中美经贸关系是美国全球经济贸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挑起与中国贸易摩擦的同时,美国进行了一系列“巩固后方”和“稳定同盟”的努力。2018年7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率团前往华盛顿谈判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宣布:美欧就签署一项零关税、零贸易壁垒、零政府补贴的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共识。2018年10月1日,有着24年历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正式被“美墨加三国协议”(USMCA)取代,在奶制品、汽车、能源等重点行业贸易上,三国均作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同时调整的还包括三国之间的贸易纠纷解决机制。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也积极应变,2018年7月17日,欧盟与日本签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于2019年开始执行,根据该协定欧盟将取消自日本进口商品99%的关税,日本将取消自欧盟进口商品94%的关税。

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以此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广泛关注。2018年6月10日,由于美国拒签反对保护主义、倡导自由贸易的联合公报,七国集团(G7)峰会多年来首次不欢而散。2018年8月2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和英国时任国际贸易大臣福克斯在北京共同主持召开“中英经贸联委会”第13次会议,“中美贸易摩擦”被列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2018年10月29日,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挪威、俄罗斯、土耳其等七个WTO成员在WTO争端解决机构会议上强调:美国2018年3月宣布的钢铝关税措施并非基于“国家安全”考虑,实质上是贸易保护措施,要求设立专家组就此措施是否违反WTO相关规定进行审查。2018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非正式会议落幕,由于中美两国在贸易政策上存有严重分歧,APEC会史上首次未能促成领袖共同宣言。

三、实质 (一) 经济问题和贸易表现

国际贸易的背后是国际分工,而在国际分工的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每个国家以各自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为支撑的生产率。美国虽借口贸易问题发难,挑起本轮贸易摩擦,但其采取的举措却集中指向中国正在崛起或可望在未来10~15年崛起的重点制造业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这些产业能否顺利崛起,正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

贸易摩擦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要理解本轮中美贸易摩擦背后的实际经济问题,必须结合发生本轮贸易摩擦的全球经济背景,即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调整、美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全面调整,而中国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美国和中国是当今世界经济体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上述三个方面的背景又是彼此联系的。

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GATT/WTO)为核心的全球多边贸易减让体系建于二战后,彼时美国在几乎所有经济领域拥有绝对优势,是全面自由贸易的最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美国虽仍然拥有首屈一指的整体经济实力,但在一些领域已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美国调整其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不再支持全面自由贸易:一方面,有意识地脱离WTO下的多边框架,试图以各个双边框架(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欧最近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意向)甚至单边行动(如本轮针对中国产品的301调查和232调查)来代替;另一方面,依据自身特定的需要对不同国家实行“有区别的贸易自由化”。简言之,美国意识到今天已经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在一个全球多边体系下直接主导全球贸易,遂退而求其次地努力通过“分而化之,各个击破”的方式间接主导全球贸易。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和贸易地位相对稳定,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和贸易地位的提升是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调整的关键因素,美国为了继续(间接)主导全球贸易,将中国视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其在全球经济贸易领域的主要对手。

中国在加入WTO以后,成为全球化的重要受益者和坚定支持者,中国对外贸易在过去的15~20年内取得了巨大进步。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快速提升的同时,包括劳动力环境在内许多要素保持着较低的价格。在目前阶段遭遇贸易摩擦,对于中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中国整体技术实力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因此美国在现阶段挑起本轮贸易摩擦,借口贸易问题采取各种手段,在关键技术领域对中国实施遏制,这使得国人不得不更加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研发创新和突破关键技术;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经过近40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巨大体量,总体水平提升明显,继续低估中国劳动力和环境等要素价值,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已不具备现实性和合理性,中国已发展到应该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研发创新和突破关键技术的阶段。

概括而言,美国在全球经济贸易体系中的领导地位短期内不会失去,但正在面临转型。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阶段,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下降,但仍然十分重要。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既是中国成功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也是美国维持其优势地位的关键。只有认清贸易摩擦这一表现形式背后的经济实质,才能依据这些实质思考和制定应该采取的对策。

(二) 若干概念澄清

在本轮贸易摩擦中,美国指责中国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贸易顺差”的理由,集中在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实行以“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产业政策、补贴部分新兴产业,以及进行倾销等。必须澄清这些关键概念,特别是这些概念之于中美经济贸易关系的意义。

汇率操纵(Exchange Rate Manipulation),区别于正常的汇率调整。前者指一个国家人为地操控(一般是低估)币汇率,是为IMF和WTO明确禁止的;后者却属一国主权范畴。IMF执行董事会早在1977年4月就通过了一项决议,说明了避免操纵汇率的原则,即一个国家是否进行了汇率操纵,应以“是否阻碍其他成员国对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者不公平地取得优于其他成员国的竞争地位”为判断原则。那么,人民币的长期汇率是否偏离了合理水平?又是否阻碍其他成员国的国际收支有效调整,或者不公平地取得优于其他成员国的竞争地位?实际上,美国政府的调查报告已有结论:2018年10月17日,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办公室(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公布半年度报告《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宏观经济和汇率政策》(Macroeconomic and Foreign Exchange Policies of Major Trading Partners of the United States)[5],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均未操纵货币汇率

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是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实质性争锋的焦点。美方在与中方就贸易摩擦展开的谈判中,多次提及“中国制造2025”并要求中国取消该计划。广义上看,贸易政策也是产业政策的一部分,中美贸易摩擦实质上是中美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之争,核心是争夺未来20年制造业的全球制高点。在全球产业格局和分工体系深刻调整的今天,世界各国纷纷设计制订各自的产业政策,中国提出类似“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发展计划,并非特例。2017年1月,为应对欧洲经济衰退和脱欧后经济动荡等一系列问题,提振英国国内经济,英国正式提出“现代工业战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德国提出工程和制造业等核心行业要作出改变,才能够渡过金融危机。在三年后(2011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即使是美国,产业政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美国政府通过补贴、税收减免、直接贷款和保险、风险投资、政府的建设合同和采购、研究开发的推动、标准设置、价格控制、准入许可和生产限制等产业政策,直接或间接主导了互联网、半导体、高温超导、核能、HDTV等一系列重要科技产品的研发,如2010年特斯拉项目启动阶段,从美国能源部获得4.65亿美元贷款支持;2015年11月,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盖茨在《大西洋月刊》上发文,公开呼吁美国政府增加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并以互联网、芯片、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署和其他基础研究等为例对美国长期以来的产业政策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争端中,“倾销”和“反倾销”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用词: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字,自2000年至2018年,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共计278起,其中反倾销案件149起,占53.56%。倾销(Dumping)一般是指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地区)的行为。1994年GATT第6条的表述是:如果在正常的贸易过程中,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该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其本国内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也即以低于“其正常的价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渠道,则将被认为是倾销。可见,对倾销的认定以对所涉及贸易产品“正常价值”的判断为前提,这种“正常价值”一般以贸易产品在其生产国的可比价格为准。除非获得额外补贴,否则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企业不可能舍弃在其本国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机会,而将其产品运往国外低价“倾销”。若以国家补贴支持本国产品向外国倾销,补贴国则需要仔细算一笔账:从成本上看,补贴倾销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同时实际上是在补贴外国消费者;从收益上看,补贴倾销唯一可能的获益来源在于击垮竞争者从而垄断对方市场,这要求在未来垄断市场并收取高价格时,拥有能够在将来排除潜在进入者的手段。以中美贸易今天的巨大体量,任何一方最多只能补贴本国极小部分出口产品,补贴和倾销决不可能成为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根本原因。

最后需要澄清的是中美贸易中有关“比较优势”的一些说法。围绕本轮贸易摩擦,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政策制定者,大部分人在谈论中美贸易的原因和意义时,均仅仅强调比较优势,这是不恰当的。比较优势的实质是国家间在生产条件(生产技术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只是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的原因,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生产技术的规模报酬递增、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和消费者偏好多样性(Love of Variety)的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就中美贸易而言,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几乎占有同等重要地位。前者体现在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主要产业诸如“运输设备”(占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0%左右)和“化工产品”(占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8%),以及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的主要产业诸如“家具、玩具、杂项制品”(占中国美国对出口总额的11%~12%)和“纺织品及原料”(占中国美国对出口总额的7%左右)。后者体现在作为中国对美国出口额的第一大产业的“机电产品” (占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50%左右)和美国对中国出口额的第一大产业(占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0%左右)。只有认识到产业内贸易在中美贸易中的重要性,才能认识到推动中美贸易发展的主要力量不只是两国在生产条件上的差异,还包括两个巨大市场彼此开放带来的规模经济收益,以及两国消费者因此获得的更丰富的消费品选择。

四、观点与对策 (一) 观点

尽管本轮贸易摩擦并未涉及任何贸易理论创新,但近一年来中国经济学研究者仍然围绕相关主题积极讨论,献言献策。一些学者指出美方挑起本轮贸易摩擦的部分理由有悖经济学基本原理。余淼杰认为,中美贸易失衡的核心来源是两国要素禀赋差异导致的比较优势,指出尽管美国在双方贸易中长期处于逆差地位,但实际经济损失很小。例如,在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每1部苹果手机的总价中,中国得到的附加值只有大约1/25[6]。还有一些知名学者站在超过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甚至超过两国经济关系的视角,分析讨论中美本轮贸易摩擦的走向问题,如黄少安认为,美国挑起本轮贸易摩擦有着近期、中期、远期三重目标,分别是削减1 000亿美元甚至更多的美中贸易逆差、打击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以及诱惑和逼迫中国按照其要求全面开放金融业[7]。与之类似的,秦升也认为美国挑起本轮贸易摩擦有三重动机:一是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二是解决中国政府创新政策导致不公平竞争以及帮助中国企业获得美国知识产权的问题,三是出于美国中期选举的政治考虑[8]。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中美两国关系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两国若不能认识、寻找和维护双方共同利益,在经济贸易领域一系列关键问题上达成妥协,那么加上两国在技术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两国关系可能变得越来越不稳定[9]。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黄永富认为,中国一方面应站在习近平主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考虑中美经贸关系,另一方面应主动扛起自由贸易大旗、引领互利合作的世界发展潮流[10]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利用官方媒体发声,澄清与本轮贸易摩擦的有关事实,表明中国一贯支持自由贸易的立场。2018年8月2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强调理性认识中美贸易摩擦,指出美国罔顾双方共同利益挑起大规模贸易摩擦,旨在“对我国进行利益敲诈、战略遏制和模式打压”[11]。2018年9月2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人民日报》发表长篇评论文章,列举大量事实和数据,揭露并严正指责美国的贸易保护行为[12]。2018年11月,中国商务部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8年秋季)》,在回顾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展望了2018年全年和2019年中国外贸发展趋势[13]

(二) 对策

面对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其实既不必惊慌失措,也不必慷慨激昂。立足于如前所述的全球背景,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引起一系列摩擦和阵痛,不发生在此时也会发生在不久的将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对策,只能以我为主,从内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具体而言,就是要鼓励创新,提升国内创新能力,降低对于国外关键技术的依赖;改善营商环境,提升国内投资需求,降低对于国外资本的依赖;平衡经济贸易结构,扩大内需并多元化发展对外经济部分,降低对于少数出口产品和个别出口目标国的依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应对当前和未来挑战,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中国要由制造业大国发展成为制造业强国,任重而道远。美国一方面要维持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希望重回一些关键制造业的全球重心。要在未来20年的全球竞争中不掉队,并努力取得领先地位,中国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研发和创新。2017年6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全球化和发展战略部主任祖尔和经济事务官普恩联合发表文章《向中国的工业战略学习》 (Learning from China’s Industrial Strategy),称赞中国正在借助“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打造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型制造业和绿色技术,力争实现完全工业化,从而避免“过早去工业化”。

改善营商环境,是保障并不断提升中国经济发展内动力的关键。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从中央到各部门和各地方,改善营商环境已经被摆到空前重要的位置。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六点措施。2018年11月19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实施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强调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2018年11月2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决定开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出口部门在大部分时间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从2009年开始,伴随中国净出口增长减速,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大部分时间为负数。对美贸易始终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十年间,中美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版图中的占比稳中有升,美国今天已经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加上中国第二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国——韩国和日本,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明显位于环太平洋地区。相比之下,2017年中国与整个非洲的贸易额仅为1 706.45亿美元,尚不及同年中美贸易额的30%。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使得中国在面向东部的海岸线寻求对外交流合作的同时,也重视起欧亚大陆腹地这片曾经的“后方”来。通过兴建一系列打通欧亚大陆桥的重大基础设施,加强了中国与中亚、西亚、东中欧国家和非洲国家的直接经济和文化联系,曾经辉煌千年的古代“丝绸之路”可望重新焕发活力。

在本轮中美贸易摩擦中,在从现在开始的未来15~20年内,需要明确的基本认识包括:作为一个已经从体量较小发展到体量巨大的经济体,即使没有中美贸易摩擦,中国经济在过去十余年中高度依赖国外需求拉动增长,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局面,也需要得到改变;作为一个已经从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几十分之一发展到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三分之二左右的经济体,即使没有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与美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也会经常出现各种摩擦;作为一个已经从整体技术水平十分落后因而主要依靠从外部学习先进技术的国家,发展到在一些关键领域可以依靠自主研发获得更加先进技术的国家,创新对于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而言已经不是一个“加分项”,而是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如今就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将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外部压力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内部动力结合,加速推动中国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升级。

注释:

① “301调查”是指美国依据其本国制定的301条款展开的调查。美国301条款是指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01~1310节的全部内容,其主要含义是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对其他被认为贸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国家进行报复。根据301条款,美国可以对其认为是“不公平”的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措施。

② “232调查”是指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授权,对特定产品进口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进行立案调查,并在立案之后270天内向总统提交报告。美国总统应在90天内作出是否对相关产品进口采取最终措施的决定。由于美国本轮展开的232调查并不只针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因此一般不将美国开始本轮232调查的时间视作本轮中美贸易摩擦的起点。但由于美国在事后依据“调查结果”提高相关关税税率时,立即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实行了相关关税豁免,同时与欧盟、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和韩国就相关关税豁免展开谈判,美国基于本轮232调查的关税提升,实际上几乎只针对来自中国的相关产品。

③ 其他指责还包括“强制性技术转让”和“不平等和有害的技术兼并”。

④ 在此之前,美国财政部已经连续多次拒绝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⑤ 数据来源于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信息网:https://cacs.mofcom.gov.cn/cacscms/view/statistics/ckajtj。在本轮贸易摩擦中,2018年9月2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直径12~16.5英寸钢轮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初裁,裁定被主张存在政府补贴和倾销行为的涉案产品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了实质性损害。2018年11月2日,US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制电线、电缆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初裁,裁定被主张存在政府补贴和倾销的涉案产品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了实质性损害。

⑥ 倾销与汇率操纵相关联,因为后者是前者的手段之一。

⑦ 净出口贡献率为负只是说明当年的净出口增量(即贸易顺差)少于上年,并不意味着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的。

⑧ 2007年,中美贸易额为3 020.7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3.90%。2017年,中美贸易额为5 836.8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4.21%。

参考文献
[1]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The effects of imports of steel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 An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under section 232 of the 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R].Washington, D.C.: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2018.
[2]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The effects of imports of aluminum on the national security: An investigation conducted under section 232 of the 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R].Washington, D.C.: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2018.
[3]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Findings of the investigation into China's act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technology transf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novation under section 301 of the trade act of 1974[R].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2018.
[4]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2018 special 301 reports[R].Washington, D.C.: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2018.
[5]
U.S.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Macroeconomic and foreign exchange policies of major trading partners of the united states[R].Washington, D.C.: U.S.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18.
[6]
余淼杰. 中美贸易摩擦的认识误区和正解[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5): 32-41. DOI:10.3969/j.issn.1671-6248.2018.05.004
[7]
黄少安. 中国不能被动开放金融——基于中美贸易战的战略思考[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8(3): 3-5.
[8]
秦升. 中美贸易争端:特朗普的动机与中国的应对[J]. 中国发展观察, 2018(8): 13-16.
[9]
高善文.中美贸易战的走向[R].安信证券宏观研究, 2018(6): 1-5.
[10]
黄永富.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解决中美贸易摩擦[J]. 人民论坛, 2018(12): 44-46. DOI:10.3969/j.issn.1004-3381.2018.12.016
[11]
隆国强.理性认识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N].人民日报, 2018-08-29(7).
[12]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09-25(1).
[13]
中国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8年秋季)[R].北京: 中国商务部, 2018: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