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Vol. 33 Issue (1): 99-105, 115   PDF    
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耦合测度与政策研究——以京津冀为例
沈映春 , 张之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文章从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耦合测度出发,以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总体耦合态势模型和空间耦合特征模型,对2000-2016年间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总体耦合态势与空间耦合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其阶段性特征与演变趋势。将政策引导作为促进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探讨京津冀地区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    城市化    土地扩张    人口增长    耦合    
Coupling Measurement and Policy Research on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A Case Stud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SHEN Yingchun , ZHANG Zhiwe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ed a coupling measurement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aking 13 cities as research objects. Overall coupled situation model and spatial coupling feature model a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overall coupling and spatial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region during 2000-2016. Furthermore, the period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trends of the region are also manifested. Finally, this paper regards policy guidance as the main driving factor in promoting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to probe into the policy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urbanization of this region.
Keywords: Beijing-Tianjin-Hebei    urbanization    land expansion    population growth    coupling    
一、引言

京津冀城市群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自21世纪初以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用地和人口增长迅速,截至2016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 04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规模为4 513万人,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74%和7.56%,城市土地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在推进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提升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同时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探究京津冀地区城镇化进程中人地配置的协调发展问题已成为近年学界探讨的热点。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如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关系发展[1]、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2]、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3]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缺少对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间协调度的综合分析,不能充分揭示在京津冀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人地配置失调的问题。因此,文章以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综合上述研究方法,将人口属性与地理属性结合起来,以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作为研究的起点,分别从总体耦合态势和空间耦合特征等方面,充分探讨京津冀地区不同时段和不同城市的人地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将政策导向作为促进京津冀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促进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1. 总体耦合态势模型

采用重心模型和重心的空间耦合态势构建总体耦合态势模型[4],以此来反映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整体耦合态势。重心模型的概念源自于力学的范畴,区域的重心表示在该点在各个方向的力量保持相对的平衡,即指某一要素在研究区域内力矩所达到平衡的点。而人口重心与土地重心在一定时期内的移动轨迹,可客观反映出城市人口与城市土地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重心模型由13个单元构成,即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城市土地扩张和城市人口增长的重心模型为

(1)
(2)

式中:GLGP分别为城市的土地重心和人口重心;LiPi分别表示为第i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数量;Q(xi, yi)表示的是第i个城市经度和纬度坐标数值。

此外,选用人口和土地重心的空间距离来考察两个重心在变化过程重心的空间的耦合态势。空间距离用重心之间的距离用S来表示,其距离越近,表示两者之间的耦合性越高。S的计算公式为

(3)
2. 空间耦合特征模型

对于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间的空间耦合关系,通过采用城市用地规模弹性系数[5],并加以修正,建立空间耦合特征模型进行衡量。城市用地规模弹性系数是衡量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协调关系的重要指标。城市用地规模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4)

根据相关的研究,城市用地规模弹性系数为1.12时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处在一个较为合理的状态。但如果仅使用弹性系数,仅考虑土地与人口增长率间的比值关系,很难客观反映出城市人均用地指标的多少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真实状况。因此,文章对传统城市用地规模弹性系数进行修正,根据相关研究,采用已修正后的模型,采用人均用地约束构建协调性系数(CPI)来表示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土地扩张的协调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5)
(6)

式中:CRi为建成区年平均增长率;PRi为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R为人均城市用地约束系数;LPj为第j年的人均建成区面积,LP′为理想状态的人均建成区面积。关于LP′取值,参考现有的研究,在结合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人均用地指标现状值的基础上,并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等相关规定,将按特大城市95 m2/人、大城市100 m2/人、中等城市105 m2/人的标准作为理想状态下的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在充分考虑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参照相关研究与研究结果,根据CPI>1.2、0.75 < CPI≤1.2、0 < CPI≤0.9的标准将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耦合协调类型分为土地快速扩张型、人地基本协调型和人口快速增长型三类,分类标准以及类型特征如表 1所示。

表 1 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分级标准

(二) 数据来源

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城市人口数据为市辖区城市人口,城市土地数据为建成区面积,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17年)》。其他的经济社会数据来源于2001—2017年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统计年鉴。各个城市的经度与纬度数值来源于《中国地名录》。

三、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的协调关系 (一) 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的时序特征

2000—2016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速率和人口增长速率均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速率可分为三个阶段:快速下降、趋向平稳增长和快速增长。第一阶段:2000—2004年城市土地和人口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城市土地的增速下降较大,建成区面积扩张放缓。同时,人口增长速度持续放缓。第二阶段:2004—2013年城市土地和人口增速平稳,同时出现较小浮动变化,除个别年份之外,人口增速保持在1.5%左右,土地增速保持在3%左右。第三阶段:2013年后,城市土地和人口又开始迅速增长,这一时期,国家大力提倡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实施发展雄安新区的战略,全面推动了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体上,京津冀地区土地扩张速率快于人口增长速率,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土地增长比较协调,且两者之间的增长速率间的差距呈现逐渐缩小,趋于稳定趋势,如图 1所示。

图 1 2001—2016年京津冀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速率

(二) 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的空间格局分布

京津冀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空间差距。分城市来看,保定、秦皇岛、衡水以及石家庄的城市人口年均增长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与之相对应的城市土地年均增长率也较高,说明人口的大量增长对城市的生存空间也带来较大压力,需通过不断扩大城市建设用地来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城市用地紧张问题。北京、天津作为直辖市,其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和城市土地年均增长率位于较低水平,这反映出北京、天津作为两个人口基数较大的城市,虽然每年涌入北京、天津的人口依旧众多,但其城市的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处在较为稳定阶段。此外,邢台市、沧州市与廊坊市的城市人口增长率较低,对应的城市土地年均增长率也较低,说明其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较低,其城市发展与建设也较为滞后。

单从城市土地增长率来看。承德、北京、天津、唐山、衡水、保定、邢台以及石家庄等城市土地高速扩张,其土地扩张速率在6%以上,说明这些城市发展用地需求量大,促使大量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推动城市建成区规模急剧增长。其中,北京、天津作为直辖市,其土地扩张速率并不显著突出,其原因是北京、天津城市发展较为成熟,其用地需求呈稳步增长,同时北京、天津的土地开发利用率较高、城市外围可供开发土地规模较小,促使城市不断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城市外延扩张逐渐减少。北京、天津周围城市,如承德、唐山、保定等大力承接北京、天津等市的产业转移,而产业发展导致用地需求量大,使城市建成区扩张处于较快水平。张家口、廊坊两市土地扩张速率较慢,在4%之内,说明其城市建设处于较低水平。

单从城市人口增长率来看。京津冀地区城市人口增长速率的分布范围在1.21%~11.32%之间,其中,河北省南部城市人口增速较高,如邯郸、石家庄、衡水、保定等,说明河北省南部城市在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吸引了大量就业人口。廊坊、沧州等市人口增长速率较慢,在2%以下,说明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对人口吸引力度较低。北京、天津作为直辖市,其人口增长速度并没有非常突出,其原因是二者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龙头城市,其城市人口基数就已十分庞大,虽然每年二者城市人口增长数量远超其他城市,但其城市人口增长速率保持在适中水平,如图 2表 2所示。

图 2 2000—2016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速率与城市人口增长速率空间分布

表 2 2000—2016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人口、建成区面积增长率%

综上所述,京津冀地区土地快速扩张的城市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并不能实现一一对应,即存在土地快速扩张的城市并非人口快速扩张的城市,而人口快速扩张的城市并非土地快速扩张的城市,说明京津冀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地配置不合理,在空间上存在着一定错位。

四、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的耦合态势分析 (一) 总体耦合态势

利用重心模型测算出城市土地重心和人口重心的移动轨迹和相差距离,以此来分析的空间耦合态势。由图 3~图 5可以看出,两个重心间的距离呈现出“扩大—缩小—扩大”的态势。因此,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耦合态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图 3 2000—2016年京津冀地区土地重心移动轨迹

图 4 2000—2016年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移动轨迹

图 5 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与土地重心的距离

1. 2000—2003年耦合性逐步减弱阶段

这一时期,城市土地重心总体由东南往西北移动,人口重心总体上由西向东移动,土地重心的移动幅度与速度明显快于城市人口的移动速度与幅度,且城市土地重心与城市人口重心之间的距离逐步增大,由3.84 km增加到13.33 km, 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间的耦合性逐步减弱。土地重心由东南向西北的移动说明此时的城市用地建设多集中于京津冀地区的北部地区。人口重心的从西向东移动,也说明了人口迁徙的主要方向。而作为直辖市的北京、天津位于京津冀地区的东北方向,这两个地区的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众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人口聚集区,为满足人口对生产生活空间的需要,城市土地面积随着城市建设开始快速扩张。

2. 2003—2013年耦合性逐渐增强阶段

这一时期,城市土地重心总体由西北往东南移动,人口重心总体上处于同一区域,未发生较大位移,土地重心的移动幅度与速度明显快于城市人口的移动速度与幅度,说明这一时期的城市人口流动趋于稳定阶段。同时,各个城市的城市建设开始兴起,城市建设不仅仅限于北京、天津这样的特大城市,京津冀地区各地都开始重视城市建设,而京津冀大多数城市位于南部,这也造成了城市土地重心从北向南的变化。此外,城市土地重心与城市人口重心的位置逐渐减小,由11.33 km增加到6.59 km, 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间的耦合性逐渐增强。这一时期,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特大城市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人员流动与土地扩张的方向大致相同,京津冀地区各个城市都开始积极开展城市建设,城市人口与城市土地的耦合关系增强。

3. 2013—2016年耦合性极剧减弱的阶段

这一时期,城市土地重心总体依旧从西北往东南移动,人口重心快速从东北往西南移动,土地重心的移动幅度与速度明显慢于城市人口的移动速度与幅度,城市土地重心与城市人口重心之间的距离急剧增大,由6.95 km增加到26.665 7 km, 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间的耦合性开始减弱。这一时期,国家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促进河北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其中,河北南部城市吸引了大量人口,促成了人口中心的快速转移。此外,2016年7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冀州市,设立衡水市冀州区,以原冀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冀州区的行政区域,就行政意义而言,增加了当地城市人口,此举也极大促进了城市人口重心的南移。由于土地建设的滞后性,导致了土地重心移动明显慢于城市人口重心移动。这一时期虽然由于政策导向致使城市土地与人口的耦合度下降,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京津冀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必然会逐步缩小,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在各经济圈层间不断趋向均衡。

(二) 空间耦合特征

分析和计算反映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关系的协调性系数(CPI),并根据CPI将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进行耦合协调类型的分类,可将其分为三类:人地基本协调型、人口过快增长型和土地快速扩张型。分别以2000—2010年与2011—2016年作为时间分段并进行对比研究,由图 6可知,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空间耦合关系及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以下特点:

图 6 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耦合协调类型

2000—2010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与人口增长耦合类型以人口快速增长型为主,除唐山市和秦皇岛市属于人地基本协调型外,其余各个地区均以人口快速增长型为主,不存在土地快速扩张型的城市。之所以这些地区以人口快速增长型为主,其主要原因在于城市人口大量迁入,土地扩张速率远低于人口增长速率。这一时期,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加速发展。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人们观念的转变、户籍管理制度的放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物质生活条件与更高经济报酬的拉力作用,大量农村人口流进,使得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但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跟上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城市的土地扩张处于较为滞后阶段,土地与人口增长的耦合关系较差。

2010—2016年,京津冀地区土地与人口增长耦合类型出现多个土地快速增长型城市,且多集中在京津冀地区的西部与南部,人地基本协调型城市增多,人口快速增长型城市减少。这一现象说明,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理念的提出,京津周围城市的建设,从因城市人口增长引发的被动需求开始向主动建设转变。这一转变也说明了城市化建设不再是被动地吸引人口,而是以更广阔的城市空间为筹码积极主动地吸引人口迁入。但人口迁入受到户籍制度等约束,导致人口转移不彻底,结果是土地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城市建设的推进也带来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京津冀产业带大规模开发以及外商大规模投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土地快速扩张,尤其是地方政府纷纷依托交通轴线大规模建设各类开发区,极大推动城市用地迅速扩张。同时,国家产业政策的倾斜促使大中型企业向河北省所属城市布局,北京、天津周围城市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土地快速扩张型城市集中于京津冀地区的西部与南部,也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将京津冀西南部打造成‘南部功能扩展区’”的战略畅想。在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的双重驱动下,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量加大,进而推进了城市土地的急剧扩张。

总体而言,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耦合协调性整体有所上升,从以人口快速增长型城市为主到以土地增长型城市为主,但依旧有部分城市是人口快速增长型。2000—2010年早期阶段人口快速增长型为主的耦合关系的出现主要一是因为河北省较低的城镇化建设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出,以人口快速增长型为主的耦合关系得到了较大改善。二是因为区域内东西间差距较大。在2011—2016年阶段,区域内西部城市多为土地增长型,主要源于京津地区对周围城市形成了良好的扩散和溢出效应,如石家庄、张家口、保定等;东部城市除唐山因良好的工业基础成为土地快速增长型城市外,其余城市还保持在人口增长型的耦合协调类型。

五、政策研究与发展建议

研究发现,在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驱动因素中,特别是近年来人口重心快速南移,政府的宏观战略、政策导向在城市土地扩张和城市人口增长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京津冀区域间的发展差异依旧巨大,京津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稳居全国前列,但河北省体量较小,综合实力薄弱,使得区域长期处于城市群结构失衡的状态。如果仅凭市场机制来调控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结果必然是区域不平衡状况加剧。因此,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十分必要。文章将以政府政策作为重要的驱动因素,进一步探究京津冀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路径。

(一) 政策梳理

“京津冀一体化”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提出,但由于三地行政划分的隔阂、区域意识的缺乏和文化差异,长期以来只是学者们探讨的一种发展趋势,并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因此,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在2000—2010年阶段总体上还处在较低发展水平,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013年前后,“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概念开始进入官方的政策议程,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较快,而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的移动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说明在政策因素的驱动下,已经有大量人口涌入河北省境内,希望在政策红利期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这一战略极大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提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因此京津冀地区尤其是河北省,成为了北京“疏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接地,大量企业、工厂、学校搬迁至河北省境内,极大促进了河北省的快速发展。2016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县级冀州市,设立衡水市冀州区,以原冀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冀州区的行政区域,从行政意义上增加了京津冀地区的城市人口,而这一政策信号也表明了积极促进京津冀地区, 尤其是河北省发展的国家战略。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的设立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更是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平衡和提升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而此举无疑会促进京津冀地区,尤其是雄安新区的城市化建设与城市人口增长。

(二) 发展建议

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政策变迁,从宏大概念的落实到雄安新区的建设,从疏散非首都功能到促进河北省快速发展,管理层正是利用政策的驱动作用一步步指引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为进一步协调京津冀地区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促进京津冀新型城镇化发展,结合国家政策,文章提出如下建议:

1) 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发挥京津两地的联动优势与辐射作用[6]。同为国家级城市圈的长三角与珠三角,其中心城市广州和上海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对周围城市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但京津两地与河北省各城市之间长期处于相对隔离状态。作为京津冀地区的核心城市,京津在吸收周边地区大量优质资源的同时,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导致两地与周围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愈发增大。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京津两地的联动与辐射作用,在区域内形成各个城市间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 促进城市人口的有序增长与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发展。由于长期经济发展水平所累积的差异与产业结构的不同,北京、天津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龙头城市,其人口吸引能力远远高于河北省内城市,导致京津地区人口的高密度,也进一步导致了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建设多集中在京津地区,而河北省内城市建设较为落后。作为京津冀地区主要的人口集聚地,北京、天津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过重,应进一步限制京津的人口增长,引导人口向河北地区转移,适度增加河北省的人口吸引能力,促进城市人口的有序增长。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城市土地扩张也应加以控制,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此外,河北省各个城市也应进一步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提高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

3) 推动产业升级转移,优化京津冀区域产业功能布局,加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关键一环与重要内容。按照京津冀区域整体功能定位和三省市功能划分,合理城市定位,调整产业布局,发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区位比较优势,将京津地区的成熟产业链向周边城市进行扩散和转移,推动产业转移与对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京津冀地区内部产业功能协同发展,引导产业功能空间布局合理化。河北省各城市也应结合自身资源条件,优势互补,主动承接京津地区资源,实现当地产业的转变与发展。通过改变产业布局,更好发挥京津的辐射带动能力,吸纳京津地区的多余劳动力,以城市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城市人口的有序流动与城市建设。

六、结论

文章以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1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耦合态势模型,以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耦合关系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分别从总体耦合态势和空间耦合特征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1) 京津冀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快速下降、趋向平稳增长和快速增长,偶有负增长的情况。总体而言,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速率快于城市人口增长速率,两者的差距总体呈现出缩小趋势。其次,城市土地扩张和城市人口增长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差异,人地配置在空间上不合理。

2) 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耦合关系是不断变化的过程,总体来看,人地耦合态势呈增强状态,但近年来人地耦合态势逐渐减弱。从各市空间耦合特征以及空间格局分布来看,人地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具体表现为:①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的耦合关系整体上呈现出“减弱—增强—减弱”的态势。②从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空间耦合特征以及空间格局来看,在研究阶段内的京津冀各市人地耦合协调类型中,人口过快增长型城市有所减少,人地基本协调型和土地快速增长型有所增加,且多集中在河北省西南部,人地配置协调程度不高。

3) 政策引导是驱动京津冀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与耦合关系的重要驱动因素。通过政策梳理来分析政策引导在促进京津冀城市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并为京津冀城市化发展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战略,发挥京津两地的联动优势与辐射作用;二是促进城市人口的有序增长与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发展;三是推动产业升级转移,优化京津冀区域产业功能布局,加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国平, 罗心然. 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 25-33.
[2]
李晨曦, 吴克宁, 查理思. 京津冀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S1): 252-255.
[3]
王雨竹, 徐培玮. 京津冀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23(1): 200-204.
[4]
周艳, 黄贤金, 徐国良, 等. 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耦合态势及其驱动机制[J]. 地理研究, 2016, 35(2): 313-324.
[5]
杨艳昭, 封志明, 赵延德, 等. 中国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研究[J]. 地理研究, 2013, 32(9): 1668-1678.
[6]
郑贞, 周祝平. 京津冀地区人口经济状况评价及空间分布模式分析[J]. 人口学刊, 2014, 36(2): 19-28. DOI:10.3969/j.issn.1004-129X.2014.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