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Vol. 32 Issue (4): 19-24   PDF    

●文化自信与中国实践专题

主持人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实践都蕴含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彰显着文化自信的伟力。本期“哲学与文化”栏目,刊发贺金瑞等关于文化自信的当代实践意蕴的分析和徐宏潇关于习近平乡村振兴论述的探究。两个内容相对并立的研究,在理论层面统一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层面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及其实践取向。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战略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的生动体现,深刻把握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对进一步提升理论认识水平和准确把握当代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于金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书记、副教授)

论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
贺金瑞 , 张婷     
中央民族大学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北京 100081
摘要: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可以归属为人类认识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决定认识原理,揭示了作为认识范畴的文化自信蕴含着深刻的实践逻辑。回眸历史不难发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变迁轨迹和哺育它的民族际遇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盛、民族兴,文化自信心强;反之,文化自信心则弱。当前中华民族的积极文化心态——文化自信心因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充分彰显,这从现实之维揭示了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镜像昭示着未来的维度:在新的历史方位,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续推进文化创新实践,以实践创造的巨大能量去不断夯实和充分涵养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的重大文化使命。
关键词文化自信    实践    认识    改革开放    创新    
On the Practical Logic of Cultural Confidence
HE Jinrui , ZHANG Ting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us Studies,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As a positive state of mi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falls into the category of human cognition. Marxist practice determines the principle of cognition and reveals that cultural confidence as a category of cognition contains profound practical logic. Looking back at history,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 trajectory of self-confidence of Chinese culture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national encounters that nurture it:practice is flourishing, nationality is prosperous, and culture is self-confident; on the contrary,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weak. At present, the positive cultural mental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fully demonstrated by the great practi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reveals the practical logic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from the dimension of reality. The double mirror of history and reality shows the dimension of the future:in the new historical orientation, we will continue to deepen the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continue to consolidate and fully conserve th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the tremendous energy of practice creation. It is a major cultural mis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practice    understanding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novation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认同,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柱。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在文化问题上所具有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它体现为观察、思考和推动文化发展进程中对于优秀传统的礼敬、直面世界的从容、开创未来的坚毅[2]。”文化自信所体现的积极精神状态,不是敝扫自珍,更不是盲目自大,而是一种理性的自信。理性自信是建立在客观认识基础之上的自信,是认识的结果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和认识双向互动,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认识蕴含有深厚的实践逻辑。文化自信作为认识的结果范畴,结合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重镜像探索和发掘文化自信在实践之维上的规律是本次研究的基本任务。

二、历史镜像:中华文化自信心变迁与民族际遇同轨迹

回眸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历史变迁,就会从中发现中华文化自信发展的规律,这对于新时代构建和涵养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心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溯,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心态伴随着本民族具体实践的兴衰成败而不断更迭变迁、跌宕起伏,而整个民族及其成员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文化心态都可追溯其深刻的实践根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一) 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文明实践与高度文化自信心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虽战火纷争、硝烟弥漫,但是中华文化却高度繁荣,涌现了老庄、孔孟、韩非等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整个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文明实践决定的,这一时期以铁器的使用为标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实践形式和社会制度实践方式的变迁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解放;诸侯争霸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也是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在历史文化源头的中华大地上的社会文明实践奠定和塑造了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文化脉络和基础格局。

春秋战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后迎来的是社会文明和文化兴盛发展时期,经历了秦汉、隋唐、两宋等辉煌时代,中华民族通过丰富的实践创造了气势恢宏的秦汉文化、开放包容的隋唐文化和两宋文化,中国在科技、诗歌、雕塑、书法以及对外交流等诸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春秋战国开始到两宋,中华文化大放异彩,从器物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思想文化,中华民族对于自身不同形式的文化都保持了高度的自信心,这与当时中华民族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密切相关。在社会变迁的重要时代,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建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王朝,在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中华文明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兴盛。这些时期的中华民族及其成员对自己实践基础上创造的灿烂文化保持了高度的自信心,不断进行文化交流,各国派往中国的使臣和留学生络绎不绝,中华文化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辐射到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

(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屈辱经历与自卑文化心态

从明清交替之际到鸦片战争时期,受当时统治者推行文字狱的严格管控,华夏大地万马齐喑,国人沉默不敢言;统治者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拒绝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在这种制度实践影响下,中国文化发展停滞不前,最后走上了“下坡路”。中国文化由长期的“一枝独秀”不断“落后沉沦”了下来。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步入了近代史时期,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深受屈辱的历史。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不同阶级的中华儿女从不同领域展开了救亡图存的革命实践。受当时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国和列强国力悬殊的制约,中华民族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挨打的地位,受尽凌辱。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实践努力始终未能使中华儿女摆脱不堪的命运摆布,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包括文化自信心)备受打击。甲午海战的失败,更使得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跌落到了谷底,对于自身文化的价值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辛亥革命的失败,使得中国仁人志士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器物和制度始终不能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由此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转向了文化领域的革新,掀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大幕。新文化运动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以及“打倒孔家店”的主张是当时中国文化领域的实践,折射出了中华儿女深深的文化自卑心理。

从明清交替伊始到五四运动前后,受综合国力每况愈下、中华儿女备受屈辱的现实状况影响,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从日渐式微到最终丧失,伴随着民族自信心的丧失,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心也日渐陨落,最终产生了深刻的文化自卑心理。

(三) 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与纠结的文化心态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顺应时代要求,中华民族新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应势而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不断进行反帝和反封建的斗争,历经曲折建立了新中国。伴随着革命实践的成功,中华儿女对于文化的自信心开始了艰难的复苏。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取得了新生政权的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探索等丰功伟业,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有所提振。然而,近代历史上的惨痛遭遇、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的现实境遇、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折磨难,以及十年“文革”的浩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重大挫折面前,中华儿女对于民族的前途命运、发展道路既抱有希望,又存满了疑惑,在文化领域则表现出了对于自身文化既有信心又十分自卑的纠结心态。

如上,文化自信建立在本民族成员对自身文化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属于认识论范畴,是个体对自身文化的一种认知态度,亦是国家共同体成员对社会发展实践的评价性反映。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目睹了中华民族在整个世界中领先和落后、辉煌和惨淡、光明和晦暗不断转换的命运轨迹,同时发现中华儿女文化心态也伴随着整体民族的命运轨迹跌宕起伏、历经波折。这一历史事实向我们深刻展示了一个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实践意蕴,即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它的实践及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国力息息相关,实践取得了成功,综合国力强大,国际地位高,民族自信心就强大,文化自信心也随之强大;实践不成功,综合国力不济,民族遭遇不幸和苦难,民族自信心就会受损,文化自信心也随之衰落。

三、现实维度:新时代中华文化自信心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共命运

如果说中华民族文化心态伴随着民族实践成败变迁这一事实从历史的维度揭示了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那么,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由此得到了充分彰显,这一我们共同目睹和亲身见证的事实则从现实的维度更加有力地展示了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众所周知,当前整个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奋斗征程中,民族自信心得到了充分彰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3]。”与民族自信心同步,文化自信心也日益增长,表现为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珍视,中华文化魅力大幅增值,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坚定有力。当下中华文化自信心不断增进也有着深刻的实践根基,那就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即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换言之,改革开放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生成和不断增进的实践逻辑。

(一) 文化自信的生成离不开改革实践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实现了“站起来”的革命性变化,同时又迎来了“富起来”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新中国成立直至改革开放前,中国进行了不懈探索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国民经济发展依旧十分缓慢,人民遭受着贫穷和落后的束缚。为了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积极寻求实践和理论的变革和创新。在实践上,以巨大政治勇气和伟大预见性智慧,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在理论上,重新审视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新论断[4]。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变革和创新下,中国开启了富国强国之路。40年来,从解放思想、革新观念到破除机制体制障碍实现制度创新,中国大踏步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来走过的现代化之路,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壮举。经济方面,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总量一路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稳居世界第二。科技方面,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从学习、跟随、模仿到目前一些领域的领跑和遥遥领先,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方面,1978—2018年间,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质的飞跃,医疗、社保从无到有,教育也从相对落后走向了世界前列。

4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取得了“史诗般的进步”,中华民族在“站起来”的基础上实现了“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国家综合实力空前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攀升,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民族自信心不断增进,文化自信也日益增长。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40年前做出的伟大决定,更离不开40年来的伟大改革实践。改革如同一把利剑,破除了阻碍中国发展的思想、体制、制度等各种顽疾障碍;改革如同一艘航向坚定的大船,闯险滩、战激流,劈波斩浪,带领中国驶向了崭新而宽广的新天地,使得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拥有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丰厚的物质基础。

(二) 文化自信离不开开放和交流的实践举措

从1978年至今,40年来中国的全部实践表现为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特征。如果说改革实践激活了社会活力,使得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综合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从而为中华儿女对于文化的认知和情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的话,那么开放的姿态和交流的实践则为锤炼中华儿女对于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守和意志的执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文化自信不仅表现为中华儿女对于中华文化的全面认知和深厚感情,还表现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对于中华文化价值的坚守和执行,是文化意志力的表现。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历史更是呈现世界历史的样态。开放、交流和选择是这一时期的显著要求和鲜明特征,开放和交流更大地开辟了人们的可选择空间,如何通过开放的政策使世人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如何在众多文化选择中保持定力,不被“诱惑”、守住“自我”,文化意志力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文化意志力正是文化自信心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行开放交流的对外政策,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汉语热”在全世界兴起,成为了不少国家继英语之外的第二大外语;孔子学院也在不同国家得以注册和创办,国外多家媒体盛赞孔子学院“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口的一个最好最妙的产品”[5],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了国外的青睐和认同。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交流,使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了中华文化,赢得了世界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可,同时也在交流的过程中锤炼了中华儿女对于中华文化自信心的意志力。

此外,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交流,也逐步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如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呼应与参与。中华文化话语权的获得与提升,直接关系着中国儿女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于中华文化信念的坚守和文化意志力的执行,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由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也塑造和涵养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自信心现实维度的考察,再次揭示了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实践取得了成功,综合国力强大,民族自信心则强大;反之,则会被削弱。

四、未来昭示:将推进实践创新作为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心的基本路径

如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到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提振,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华儿女的腰杆越来越挺拔,话语底气越来越有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方面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将西方理论和话语奉为金科玉律,日常生活中文化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仍然存在等等, 这就要求将“构建文化自信”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正如沈壮海教授所言:“在看到我们民族精神、思想文化整体向上向前这个主流态势的时候,还要看到,漫长历史浸染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其调适和提升,绝非旦夕之功。涤除不自信,增进自信力,无论在精英文化还是在日常世俗文化层面,至今仍是一个现实的大课题[6]。”

透过历史镜像,我们发现中华文化自信心变迁和民族际遇同轨迹;通过现实考察,我们明确了新时代中华文化自信心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共命运。历史和现实两大维度向我们展示了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因此,新的时代条件下要进一步涵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需要遵照实践的逻辑,不断推进实践创新。

(一)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以往的哲学家没能发掘和理解实践的重要意义,因而没能建立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实践的重要地位,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声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实践的重要作用集中体现在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实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8]。”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更是中国不断打破各种原有体制机制束缚,焕发发展新活力的现代化进程。回顾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历史,我们发现中国的每一次前进都不是在对马克思的一些观点的生搬硬套基础上取得的,也不是在对苏联模式的简单复制的前提下取得的,而是通过将马克思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得来的,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在当前,中国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中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通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实践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通过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实践创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推向新的台阶。用实践创造的新辉煌赢得世界的掌声,用奋斗取得的伟大成果赢得世界话语权,从而为文化发展、文化自信注入实践的强大力量。

(二) 着力实现文化实践创新

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创新实践,就没有文化的生生不息,就缺少文化自信的养料;没有文化的创新实践,就没有文化的话语权和制高点,就难以成为真正的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实践创新, 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命脉和根基,革命文化既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在特殊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二者都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的创新实践要处理好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关系,不能割断与二者的联系,完全抛弃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文化创新是没有根基的创新,是一种“历史文化虚无主义”的做法,容易迷失方向,也容易自乱阵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抛弃传统、丢掉根基,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9]。”正确的主张应是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内在精神价值赋予时代内涵和特征,进而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和发展,使文化创造创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质,即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10]。”

二是要处理好创新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断拓展和加深,非本国文化伴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断涌入国内,与本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彼此竞争。如何看待外来文化也由此成为了一个新的难题,当前文化实践创新也面临着这一拷问。文化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不能自我封闭,而是要以美人之美的雅量和开放包容的姿态来对待外来文化,学习外来文化有效的内容形式和先进的传播方式等等。然而,外来文化具有十分庞大的内容体系,文化现象和文化本质交错交织,这就要求做出细致的分析、甄别和批判,避免一味地以洋为尊、以洋为美、以洋为潮,这既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不是文化创新实践的合理路径,甚至会削弱现有的文化自信力。

三是要处理好创新与时代、与人民的关系。文化实践创新要反映时代主题,要能把握时代命脉,也要能引领时代风气。只有能够以时代为主题,解决时代问题,创造出来的文化才能有血有肉;文化创新实践还要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创新是为了人民的创新,要把满足人民精神需要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出反映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文艺作品和文化成果。文化实践创新以时代为导向,以人民需要为根本,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无愧于人民的生动作品,进而赢得时代和人民的认同。只有赢得时代赞许、赢得人民认可的文化创新实践才是成功的创新,也才能托起整个民族和人民的文化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40-41.
[2]
沈壮海. 论文化自信[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9: 3.
[3]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12.
[4]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273.
[5]
沈壮海. 文化强国之路[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4: 308.
[6]
沈壮海. 论文化自信[M]. 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9: 29-30.
[7]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36.
[8]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2.
[9]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164.
[10]
毛泽东.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 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