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Vol. 32 Issue (2): 153-157   PDF    
情绪对工科生产实习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
张凤1, 吴瑶2, 付娇娇1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北京 100083;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生产实习作为大学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和生产实习效果进行追踪,结果表明,学生的情绪变化是影响生产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效的情绪调节可以提高生产实习效果。
关键词 工科专业      生产实习      情绪变化      情绪调节      实习效果     
Empirical Research on Engineering Student's Emotional Factors in Production Practice
ZHANG Feng1, WU Yao2, FU Jiaojiao1     
1.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as an important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d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engineering majors. This study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 students of Aircraft Engineering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The research tracked the students in terms of mood changes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results in two years.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were integrated to observe the students'emotions, contrasting and analyzing the reasons in the two years' production practice.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emotional change trend of the students is the main factor which affects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that effective emotion regulation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Keywords: engineering majors     production practice     mood changes     emotion regul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一、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

生产实习是大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就业认识,衔接学校和就业之间的重要环节,但是现在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实习制度、法律权益和社会化方面,缺乏从大学生个体角度进行心理情绪变化、实习效果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试图从工科大学生情绪变化的角度,对比两年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心理情绪的变化,从而对大学生生产实习获得新的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生产实习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建议。

(一) 工科生产实习的一般内容

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本科学习阶段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获得基本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过程,同时是工科院校本科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及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以获得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锻炼学生适应现场的能力。生产实习是对理论教学的继续、巩固、深化,它在大学教育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1]发达国家的工科院校十分重视工程实践和工程技术知识的培养,例如要求学生在工厂实习3~12个月,几乎占整个大学学习时间的1/4,而日本明确提出,工科院校四年教育要始终围绕工程和联系工程实际进行。[2]

工科专业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本科第六学期末的暑期,周期多为2~3周,也有个别专业为1个月,地点多为与专业相关的工厂或企业,主要实习内容是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参观车间、实验室等现场,听专题讲座、参加校友交流会等,有的可以接收本科毕业生就业或读研究生的单位还会安排专门的宣讲会。有些非保密的行业还可以安排短期的动手操作环节,由工厂师傅直接教学生实际操作和生产。

(二) 情绪

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情绪对人类的学习、记忆、动机、心理健康、神经功能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教育情境下,它对学生的影响就更为广泛。[3]一方面,情绪可以影响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积极情绪可以提高大脑的多巴胺水平,进而影响长时记忆、工作记忆以及创造性问题解决。[4]情绪也影响学生对注意资源的分配,进而影响学生对任务相关的加工过程。[5]情绪还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6]另一方面,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学习兴趣。积极情绪可以使学生更长时间的保持阅读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和努力程度,促进他们更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学习策略,并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7]有些消极情绪(厌倦、失望等)则会降低学习动机和努力程度,使学生更多地使用一些刻板的学习策略,并激发学生依靠外部来调节学习,但有些消极情绪(羞愧)也会促使学生改变学习行为,提高学业成绩。[8]

(三) 情绪因素在生产实习中的作用

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行为主义的程序教学和行为矫正忽视了人的主观需要;同时,认为认知心理学虽重视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也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和态度等方面对学习的影响;因此,他们关注个人的情感、感觉、信念和意图对学习的作用。[9]

人们在认识事物中产生的情绪,无论是肯定的或否定的,都起着动机的作用;对人的随后的认识和行动起组织的或瓦解的作用。[10]

阿诺德在研究认知-评价的同时对认知-动机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构建了一个从“感知—评价—产生情绪—需要—行动”的“行动序列”,以此来阐述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并试图解释人们为什么会去做他们所做的事情。“情绪不但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而且会产生激发人去行动的需要”,也就是“动机的实质及其产生过程是认知与情绪的相互作用”。[11]因此,如果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实习,就要让其有积极主动实习的需要,激发其实习动机,这一动机的激发需要学生对实习有一个积极、高涨的情绪状态。根据阿诺德的研究,情绪是建立在感知评价基础之上的,因此,有必要了解学生对实习的感知和评价,从而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状态,从而研究情绪因素在生产实习中的影响效果。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工具

自制每日心理调查表,其中包括愉快选项和烦躁选项,分别为5级评分;自制调查问卷,其中包括基本资料,以及对生产实习的期望和生产实习的结果反馈;生产实习日记,其中提取学生每日的心理状况。

(二) 研究对象和过程

2014—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生产实习全体学员,被试分布情况如表 1所示。

表 1 2014—2015年被试分布情况(单位:人)

2014年在收集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为了整体了解生产实习的设计和开展效果,笔者对所有学生进行了生产实习前后实习体会的两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26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为了全面掌握学生生产实习期间心理和情绪的变化,要求学生在实习日记中每天列出3个表示当天心理、情绪和感受的词汇,共产生词汇2 268个,排除非情绪类词汇,汇总有效词汇2 001个,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了深入分析导致学生心理和情绪变化的原因,笔者对两个实习队的带队老师及每队抽取两名学生共6人进行了访谈。

2015年在第1年的基础上,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同样要求学生在生产实习前后填写自制调查问卷,每日填写实习日记,并且要求每位学生每日提交微信平台的心理调查表,问卷要求学生每次提交愉快或者烦躁并且评定等级。

(三) 数据处理

用EXCLE数据软件和SPSS数据软件对2014年和2015年收集的学生心理情绪状态和自制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两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 学生整体情绪的变化

两年生产实习中分别对每天学生的情绪变化进行追踪,以期观察一天内大多数学生的状态。2014年和2015年学生整天情绪变化统计情况如图 1所示。

图 1 2014年学生生产实习总体情绪变化统计

图 1可见,2014年校外实习期间,除了第6天和第9天学生的负面情绪词汇多于正面词汇,其余时间基本上有半数左右或者超过半数的学生心情比较好,状态比较积极,从整体上说学生生产实习期间的状态良好。校内实习期间,学生给出的有效词汇相对少一些,回校后学生整体感觉回到一个熟悉的地方,觉得比较轻松,但普遍反映难懂无聊,所以正面情绪词汇有所下降。由图 1可见,2015年校外实习期间,学生整体情绪状况比较良好,第6天和第7天情绪有些波动。

综上,2014年和2015年生产实习期间,学生整体的情绪状态都较好,但是相比第1年,2015年学生的整体情绪状态提高,且除了中间的第6天和第7天,其余时间都保持稳定的愉快状态。但是在两年的生产实习中,学生的整体情绪状态呈现大致相同变化趋势:前期(第1~4天)学生情绪比较高涨,可能是由于刚开始进入生产实习状态的新鲜感,中期(第5~7天)出现疲倦状态,学生情绪状态整体下滑,逐渐达到谷底,但是在生产实习后期(第8~12)学生情绪状态开始回升并逐渐趋于稳定。相比第1年,第2年学生的整体情绪状态有所提高,且除了中间的第6天和第7天,其余时间都保持稳定的愉快状态。这可能与第1年生产实习后,学院根据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学生访谈结果调整了生产实习的课程安排有关,第1年学生普遍反映在校内的课程安排比较枯燥难懂,所以情绪状态有所下降,于是第2年在校内的安排增加了参观等项目,增加互动性,缓解学生烦闷的情绪。

生产实习过程中带队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求带队老师既能对生产实习现场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也能在实习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管理,并且能够做好实习反馈工作。对于学生的情绪方面,每天实习结束后应走进学生当中,及时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对学生在实习中的情绪进行掌控,一旦发现学生有抱怨、泄气等反常情绪,应马上进行调节、疏导,使学生恢复对实习的信心和决心。[12]所以,第2年实习开始前,学院还对生产实习带队老师进行团体辅导培训,这更有利于带队老师了解、反馈和调节学生情绪,这也使第2年实习时学生们的情绪更加稳定。

(二) 两队学生分别情绪变化

由于两队生产实习中每个地点分配的时间不同,外界环境也不同,所以两年的生产实习都分别对西安和上海两队的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统计分析。

1.上海队情绪变化

对2014年和2015年上海队学生生产实习时的情绪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如图 2所示,从中可见,2014年上海队生产实习期间,学生整体情绪状态较好,正面情绪词汇多于负面情绪词汇,只有第6天和第9天由于疲劳原因,情绪状态较差。由图 2可见,2015年上海队生产实习期间,学生反馈的愉快情绪显著多于烦躁情绪,且情绪稳定性较好,波动较小。

图 2 2014年学生生产实习期间情绪状态统计

图 2可见两年生产实习期间,学生整天情绪状态都较好,第2年相比第1年,学生的情绪状态更加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起伏。可能是因为上海队生产实习条件较好,安排也较合理,与学生心理预期较一致。

2.西安队情绪变化

对2014年和2015年西安队学生生产实习时的情绪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如图 3所示。

图 3 2014年学生生产实习期间情绪状态统计

图 3可见,2014年西安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第6天和第8天西安队学生的状态特别差。通过带队老师访谈和学生实习日记发现,第6天主要是因为实习住宿条件差,学生有落差,情绪出现波动。如图 3可见,2015年西安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第5天和第11天学生状态比较差,情绪波动比较大。

但是对比两年西安队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选择愉快选项的人数明显提升,通过对负责老师的访谈发现,这可能和本次出发前准备工作比较充分,本次出发前,对于西安实习队的住宿和其他条件都进行了介绍,利弊都向同学们说明,所以同学们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没有形成太大的心理落差。

(三) 生产实习效果的变化

对回收的自制量表中生产实习结果反馈数据的整理得出以下数据,2014年和2015年学生生产实习前后知识能力变化情况如表 2所示,2015年学生生产实习前后知识变化情况如表 3所示。

表 2 2014年学生生产实习前后知识能力变化(单位:人)

表 3 2015年学生生产实习前后知识能力的变化(单位:人)

表 2表 3可见,相比2014年期间,2015年的生产实习前后学生认为知识能力改变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所以,在生产实习效果上,2015年比2014年生产实习效果有所增加。所以,情绪可以影响生产实习效果,学生在生产实习中的积极情绪可以提高生产实习效果。

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情绪变化可以显著影响生产实习效果,其中根据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影响人们情绪的因素包括外界情景和个体心理结构。其中外界情景因素主要包括实习的内容和形式、主讲人、住宿环境和交通等;个体心理结构主要包括实习前的心理准备、已有的知识储备、个人对实习的态度等。生产实习中情绪因素影响生产实习效果其主要影响机制是生产实习中的外界因素和个体的心理结构影响学生的认知,其所引起的生理模式加强或削弱情绪,然后情绪再诱导学生在生产实习中行为,从而影响生产实习效果。[13]如在第1年生产实习过程中,西安队第6天和第8天情绪状态特别差,根据访谈整理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西安队住宿条件比较差,导致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实习效果不好。但是在第2年生产实习前,提前告知学生住宿条件,分析两个实习地点的利弊,让学生自主选择,提前让学生有心理预期,学生没有出现因为住宿条件的情绪低落现象,生产实习效果较好。第1年生产实习末期学生情绪比较低落,通过访谈整理,在校期间安排内容比较枯燥难懂,而且脱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还有答辩评优的压力,所以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讲座内容,影响生产实习效果。在第2年学院调整了生产实习安排,在校内增加了更多实践环节,注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学生情绪状态明显提高,而且答辩质量也显著提高。

四、结论及建议

生产实习作为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其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缩小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距离,让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工程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专业兴趣和认同感。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 影响生产实习中学生情绪的主要因素是时间、实习内容、主讲人综合素质以及外界环境条件

根据第1年生产实习过程中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得出影响生产实习中学生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时间因素是生产实习中学生情绪变化的客观原因;第二,实习内容和主讲人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学生生产实习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第三,食宿、路途、天气等外界条件对学生生产实习中的情绪有重要影响作用。

(二) 学生的整体情绪状态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学生在生产实习中,整体的情绪状态呈现基本相同的趋势,即前期(第1~4天)学生情绪比较高涨,可能是由于刚开始进入生产实习状态的新鲜感,中期(第5~天)出现疲倦状态,学生情绪状态整体下滑逐渐达到谷底,但是在生产实习后期(第8~12天)学生情绪状态开始回升并逐渐趋于稳定。具体时间是否和专业本身有关,有待进一步考证。

(三) 通过调整影响因素中的干扰项,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情绪状态,对生产实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对比两年上海队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整体状态较好且呈现基本相同趋势,但是第2年相比第1年,在调整了后期实习内容安排后,生产实习中后期学生的情绪状态更加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起伏,这说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直接影响学生在生产实习中的情绪从而影响实习效果。

对比两年西安队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选择愉快选项的人数明显提升,并且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说明虽然食宿条件是影响情绪的重要因素,但是学生的心理预期和心理落差以及自主选择权等因素可能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

通过以上研究结论,对比两年数据分析结果得出情绪影响生产实习效果的一般规律,对以后工科学生生产实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鉴于学生情绪变化情况能够显著影响生产实习效果,因此,建议以后的生产实习内容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情绪因素的影响,并采取措施提升学生积极情绪的持续时间。

2.鉴于学生存在自然的心理和生理疲倦期,因此,建议考虑在生产实习的中期(第8~9天)增加心理干预的环节,通过团体辅导、中期检查等,重新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调整和渡过。

3.鉴于生产实习的形式和内容对学生吸引力的大小也能引起学生情绪的波动,生产实习的内容和形式越能激发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实习就会有一个积极、高涨的情绪状态,生产实习效果就会提高。因此,建议以后的生产实习安排中注重主讲人的讲解形式,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在可能的地点增加学生可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内容。

4.鉴于生产实习的住宿和生活条件是影响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情绪状态的重要因素,但只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提前告知住宿和环境条件,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避免学生严重的心理落差就可以避免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建议以后生产实习前加强教育和宣传工作,告知学生住宿和生活条件,开展生产实习前交流会等,以避免学生因为心理落差产生负面情绪。

5.鉴于生产实习的带队老师在加强实习效果和保证实习质量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学生的引导,可以促成学生相互之间以及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改善情绪状态、提高实习效果。因此,建议在以后的工科类生产实习活动前应该加强对于带队老师的专业培训和心理培训,特别是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培训。

参考文献
[1]
柴明勤, 陈晓玲. 新时期高校毕业实习的模式与策略探析[J]. 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9(2): 54-55. DOI:10.3969/j.issn.1003-2223.2009.02.032
[2]
杨连发, 周娅, 廖维奇, 等. 工科类生产实习现状及实习模式改革探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1): 90-92. DOI:10.3969/j.issn.1672-1438.2011.01.030
[3]
徐先彩, 龚少英. 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1): 92-97.
[4]
ASHBY F G, ISEN A M, TURKEN A U. A neuropsychological theory of positive affect and its influence on cogni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3, 106: 529-550.
[5]
MEINHARDT J, PEKRUN R. Atten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to emotional events:An ERP study[J].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99(17): 477-500.
[6]
俞国良, 董妍. 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07, 39(4): 679-687.
[7]
AINLEY M, CORRIGAN M, RICHARDSON N. Students, tasks, and emotions:Identifying the contribution of emotions to students' reading of popular culture and popular science texts[J].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5(15): 433-447.
[8]
PEKRUN R, GORTZ T, TITZ W, et al. Academic emotions in student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A program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2, 37(2): 91-105. DOI:10.1207/S15326985EP3702_4
[9]
郭德俊, 田宝.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5): 115-122.
[10]
闫立媛. 基于情绪理论的旅游专业实习管理策略初探[J]. 北方经贸, 2012(3): 107-108. DOI:10.3969/j.issn.1005-913X.2012.03.055
[11]
乔建中. 当今情绪研究视角中的阿诺德情绪理论[J]. 心理科学进展, 2008, 16(2): 302-305.
[12]
庄维维, 陈锋. 浅析生产实习中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和角色扮演[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3): 33.
[13]
孟昭兰. 当代情绪理论的发展[J]. 心理学报, 1985, 17(2): 209-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