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Vol. 32 Issue (2): 139-145   PDF    
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提出及其研究思路
齐磊, 唐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采用理论研究法,系统梳理与案例研究、多案例研究、荟萃分析有关的文献,研究发现提出"内嵌"具有定量倾向的多案例研究法可弥补现有荟萃分析法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及其研究思路。研究发现,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在数据易得与研究成本低、研究更具信度与效度、适合建构新的理论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其研究设计可分为研究思路、研究步骤(将其划分为12个步骤)与研究结果(将其划分为2类4种研究结果)三个部分,指出,选用其进行研究的注意事项应该包括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综合应用混合思路、注意研究专业性三个方面。
关键词 多案例研究      文献荟萃分析      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      广泛比较研究      混合研究     
Study on Origin and Research Ideas of Multi-case Oriented Literature Meta-analysis Method
QI Lei, TANG Qua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method,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case studies, multi-case studies and meta-analysis.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multiple case studies embedded with the quantitative tendency can make up for the meta-analysis method's problems, and comes up with the multi-case oriented literature meta-analysis method and its research ideas. Furthermore,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value of the multi-case meta-analysis method can be summarized as easy obtainability of data as well as low research costs, higher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suitability for constructing new theories. The research design can be divided into research ideas, research steps (divided into 12 steps) and research results (divided into 2 categories and 4 typ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search should be problem-oriented, use the mixing research ideas comprehensivel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professionalism.
Keywords: multi-case study     literature meta-analysis method     multi-case oriented literature meta-analysis method     comparative research     mixed research approach    
一、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荟萃分析得到了许多不同学科研究者的认同。它首先来自医学、心理学、教育学领域研究者的应用,其研究思路是计算通过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所产生数据的平均效应的大小,因而属于定量研究法一列。接着,社会学研究者又根据所从事的研究对象及其性质将定性比较分析思路引入荟萃分析中,形成定性荟萃分析。进而,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以公共池塘资源的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定性荟萃分析应用于研究这一议题的过程中,由此形成案例荟萃分析。当然,她明确指出荟萃分析法与文献综述法不同,它是“一种结构正式的分析,需要对从现有研究中获得的数据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主要以大量具有矛盾性结论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并采取广泛比较研究的思路。[1]74—105也因此,全面搜集具有矛盾性结论的二手文献、采用广泛比较与结构化的分析技术,成为应用案例荟萃分析的主要特点。

然而,案例荟萃分析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特别是案例样本量、案例代表性以及研究数据方面的相关问题。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曾指出:“鉴于对集合论的依赖,将定性比较分析用于研究小样本或不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可能得到误导性的结果。”[1]74—105即使没有得到误导性的结果,选择定性案例荟萃分析者也难以从个案研究及其有限的、存在缺失的文献中得出具有“概推性”的研究结果。近年来,基于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及其研究结果的“概推性”,多案例研究法日益得到研究者的“青睐”。多案例研究是指“以多个案例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进而,随着近年来混合研究方法的兴起及其导入,多案例研究被视为一种需要运用变量取向的定量研究方法。[2]如果单单考虑案例样本量及其数据的丰富性与多样,那么将定量倾向的多案例研究“嫁接”至案例荟萃分析中,不仅可以弥补应用荟萃分析进行研究存在的样本量小以及数据缺失的问题,而且符合“荟萃分析的数据集合论与广泛比较分析的需要”。[1]74—105也因此,本研究提出多案例荟萃分析法一词。由于荟萃分析的对象是现有的二手文献,研究将其改为“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由于导入了塔沙克里等提出的混合研究思路,本研究所提出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与目前方法论界主流的实证型案例研究法存在一定的差别,即以有关典型案例的二手资料为载体并采用结构化的分析策略。也因此,本研究将其概念定义为:“按照理论抽样的原则,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社会现象中选择多组或多对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或网络渠道全面搜集有关所选案例的相关文献,最后采用结构化的分析策略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理论及其知识体系的一种方法。”

二、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应用价值

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是案例研究法、多案例研究法与荟萃分析三者的结合,因而它既有选用三者的优点,又可以弥补选用任一方法时存在的不足。选用其进行研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收集数据、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以及建构新理论三个方面。

(一) 比搜集新数据的研究方法更容易获得数据并降低研究成本

选用文献荟萃分析法进行研究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容易搜集数据并降低研究成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荟萃分析之所以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传播,其原因也在于它比选用实地观察与访谈、问卷调查等其他搜集新数据的方法(研究者也可以通过前往案例发生地搜集有关案例的档案文献)更容易获得研究数据;而且,荟萃分析很可能是在诸多数据收集限制情况下惟一可行的研究策略(如研究种族、性别取向等敏感性问题)。也因此,采用搜集新数据的研究方法面临的实际约束提高了荟萃分析的价值。[3]241—244进而,与研究数据的易接触性与易获性相伴相生的是极大地降低了研究者的研究成本。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将案例荟萃分析视为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综述分析技术,并将其优势归纳为:利用现有案例研究中的丰富数据降低数据搜集成本,通过建立数据库压缩现有案例研究的深度与复杂性来节约时间、精力和资金成本,通过分享数据库来提升研究者整体的投资回报率,等等。因此,与选用案例荟萃分析一样,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进行研究既可以在获取研究数据方面存在优势,又可以在节约时间、精力与资金等方面存在优势。

(二) 通过多案例广泛比较研究增加研究的效度与信度

案例研究方法论界一般使用效度(包括构念效度、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与信度来评价案例研究的质量。[3]241—244单案例研究(或称为个案研究)往往因其样本量及其代表性遭到研究者的批评[4],其研究结果大多也只适用于拥有独特背景的个案。与之不同,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是建立在单案例研究的基础之上的,选用其进行研究不仅涵盖了单案例研究的思路及其步骤,还可以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复制逻辑[5]或对多个案例文献的统计分析(提高研究的构念效度、内部效度与信度)[6]以及对已有理论的“轮番检验”(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得出更有“概推性”的研究结果(提高外部效度)。有研究归纳了多案例研究的价值,即单案例的“一阶抽象”具有收敛性,多案例“多阶抽象”的内部则是开放的;多案例研究增加了竞争性解释的数量,多案例研究效果比单案例研究效果明显要好,特别是将其应用于理论解释型案例研究中。[7]与选用多案例研究的好处类似,选用旨在搜集大量可供分类比较的二手文献也可以采用各种专业研究技术来保证研究的效度与信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指出:“荟萃分析提出了提高数据收集精度、突出数据收集重点的方法,用其进行研究可从新实地研究中获得更为深入的分析价值”,并认为其是一种“在综合比较大量矛盾结论的基础上实现外部效度的研究方法”。[1]74—105最后,将选择以典型案例为导向的多案例研究法“嫁接”到“荟萃分析”中得到的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不仅可以弥补选用单一的荟萃分析从事研究存在的样本规模过少以及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等缺陷,又可以遵照多案例研究的复制逻辑或定量研究逻辑进行多方论证,以取得更有效度与信度的研究结果。

(三) 通过广泛比较的方式建构新理论

搜集新数据的初步分析性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观察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收敛性研究资料,以得出具有“概推性”的理论成果。定量倾向的多案例研究因其选取多个以理论抽样为导向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研究,不仅拥有通过搜集收敛性资料得出“概推性”理论结果的优势,而且具有通过广泛比较的方式建构新理论的优势。也因此,作为案例研究的一种,选用多案例研究法从事研究的最大价值也在于建构新理论。而且,多案例研究强调应用“理论抽样”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多个案例的研究结果来建构新理论,这又与选用荟萃分析进行研究的逻辑一样,即都是通过广泛比较现有的文献以及概述大量具有矛盾性的结论(也是从广泛比较的研究中得出的)的来建构新的理论,正如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荟萃分析让人们可以比较不同假说或识别在只有少量案例时不可能进行比较的多种因果模式”[1]74—105。因此,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进行研究,不仅拥有选用案例研究通过选取并研究典型案例以建构理论的优势,也拥有选用多案例研究与荟萃分析通过广泛比较研究得出具有“概推性”理论或差异化理论的优势,其最终目的又回到了通过案例研究建构理论的“初衷”。

三、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研究设计

一般说来,一项科学研究需要遵循预先设计的一套科学的、严谨的研究程序,以确保研究及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但是,现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案例研究缺乏一套科学的、统一的研究程序,也因此被一些定量研究者抨击为是一种带有偏见、使用模棱两可的论据、研究结果失实或不科学的研究方法。[8]7为提升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效度与信度,研究在系统梳理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从研究思路、研究步骤以及研究成果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一) 研究思路

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来自案例研究、多案例研究与荟萃分析三者,那么它的研究思路也应该以研究所选取的典型案例为中心、以具有代表性的多个案例及其二手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广泛比较的研究方式为主要特征。也因此,其研究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1.以所选取的典型案例为中心

多案例研究的内核依旧是案例研究,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内核也是案例研究。因而,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进行研究依旧要以理论建构为导向,按照理论抽样而非随机抽样的原则[9]532—550就感兴趣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选择能够检验预设理论与假设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以回答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8]7

2.以具有代表性的多个案例及其文献为研究对象

为了弥补个案研究有可能存在的样本量过少、案例资料缺失等方面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通过将多案例研究法“嫁接”至荟萃分析的思路,即将研究对象的范围拓展为一组或多组案例及其具有可比性的大量文献,而不是没有选择性的个案研究及其数据可能存在大量缺失的文献。也因此,所有与研究者感兴趣的研究主题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案例及其文献都应该纳入研究者的研究对象,并从中筛选得到可以达到理论饱和的多个典型案例及其文献。究竟应该筛选得到多少个案例?Eisenhardt指出:“从案例研究中构建理论至少需要4个以上的案例,或一个案例中嵌套几个小案例,否则就不能令人信服。”[9]532—550

3.采用分类比较的方式进行研究

一项科学研究既要得出具有“概推性”的理论及其知识体系,也要得出在某些因素或某些条件下出现的独特理论及其知识体系。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进行研究,其研究思路就是要分类对比与研究者感兴趣的研究主题或研究问题的多个案例(按照案例背景、性质与特征等将搜集到的多个案例进行分类分组)及其文献(至少内含大量一致性或矛盾性结论的两组文献)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理论及其知识体系。

(二) 研究步骤

研究思路为研究者指明了研究方向,将研究方向提炼为具体可操作的研究步骤或者研究程序才可以得出研究者的“行动指南”。先前研究在综合殷、艾森哈特、Stake、唐国军等的研究成果之上,总结得出案例研究的12个步骤。[812]

1.提出研究问题

发现问题是做学问的起点,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者首先要关注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当前,学界一般从某一学科研究的核心议题或核心内容出发来看待研究问题(特别是该领域的前沿议题),如俞可平从政治发展目标出发将政治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归纳为效率、和平和民主[13],陈振明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日益成为公共管理学或者公共行政研究的核心主题[14],等等。但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是指:“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或者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15]1367那么,研究者需要将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议题或核心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研究问题。如果说一项科学研究是为了解释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中核心议题或前沿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般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那么一项科学研究的问题就可转化为研究者旨在解释所感兴趣的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中核心议题或前沿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但是,是否是一项核心议题或前沿问题,还需要通过文献综述来检验。

2.进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所有研究者从事任一研究的必经环节,经其可以了解业界研究现状,以此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新的研究议题或研究问题,或者为新的研究议题或研究问题提供理论基础。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从事研究也一样,要以研究议题或研究问题为导向,经由互联网或实体书店的渠道,根据研究议题或研究问题中的关键词搜索相关文献,系统梳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成果及其不足,最后得出需要解决的研究问题。

3.明确研究目的

经由文献综述,研究者就可以全面了解研究的现状,也可以判定感兴趣的研究议题或者研究问题是不是一项新的、需要开展的研究。如果是一项新的、需要开展的研究,研究者就需要明确其研究目的。一般说来,可以从研究功能出发,将所从事的研究目的划分为理论建构型研究(研究得出“元理论”或“突破性理论”)、理论检验型研究(检验已有理论的正确性或评估已有政策的适宜性或有效性)与理论发展型研究(完善或改进已有的理论体系)。[16]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的研究者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可以明确其研究目的。一般说来,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日益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大多数研究者所从事的研究都可以追溯至前人的研究成果,因而其从事的往往是一项理论发展型研究。

4.推测相关构念

明确研究目的之后,研究者需要推测与研究议题或研究问题的相关构念。相关构念一般由关键词及其概念组成,而概念的透明度则大大提高了研究的价值。案例荟萃分析者指出:“必须建立一致性概念,好让在案例研究发现的多种方法变得有条理。”[1]74—105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研究者也需要推测相关构念,他们可以从文献综述中找出与研究主题或研究问题有关的关键词及其概念。但是,研究者不可能找到研究所需的全部关键词及其概念,否则研究者所从事的就不是一项新的研究。而且,在找到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关键词及其概念中,研究者也有必要根据研究议题或研究问题重新筛选关键词并清晰界定其概念。

5.预设理论与假设

提出科学的研究问题意味着预设理论与假设工作的启动,明确研究目的为预设理论与假设拟定了前提,从文献综述中推测出相关构念则为预设理论与假设填充了内容。因而,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发的研究者也有必要预设理论与假设,以待后续研究检验。而且,需要富有逻辑地细分出所预设的核心理论与核心假设的子理论与子假设,以使研究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也需要明确所预设的子理论与子假设中的测量指标及清晰界定其概念,以待后续研究检验。

6.确定案例总体并进行理论抽样

选择内嵌案例研究的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需要遵循案例研究的思路,即根据研究议题与研究问题框定案例总体并进行理论抽样。框定案例总体是将与研究议题或研究问题有关的所有案例纳入其中,建成案例库,以待研究者选取。在研究者选取典型案例的过程中,其遵循的应该是理论抽样而非随机抽样原则。[15]1367一般说来,可以根据研究对象、对象单位、对象所处的地域层级等性质或范围特征进行抽样。而且,选用内嵌“多案例研究法”的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进行理论抽样时,研究者得出的是具有相似性或差异性的一组或若干组典型案例。

7.进行研究设计

一项科学研究需要进行严谨、周密的研究设计,需要遵循一套周密、可行、科学的研究程序,以便保证研究的效度与信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指出:“学者应该具体说明荟萃分析中包括的研究设计类型。”[1]74—105本研究也认为,在进行到“确定案例总体并进行理论抽样”这一步,有必要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以衔接先前可以独立操作的、相对静态的研究步骤(集中体现在预设理论与假设及其操作化过程)与之后多人参与的、动态的研究步骤(集中体现在二手文献的搜集与分析过程中)。此外,研究设计的内容还包括用于研究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性内容及其安排等。

8.搜集研究资料

研究者所收集到的研究资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项研究的质量。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研究者要根据理论抽样选取典型案例,经由实地的或网络的路径搜集与典型案例有关的、具有一致性与差异性(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尤其关注荟萃分析对象拥有广泛比较与矛盾性结论的文献内容)的二手文献。[3]241—244搜集到的二手文献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五种:一是通过实地调查得到的档案资料;二是在各种网络渠道(包括各种学术期刊网、谷歌学术、百度文库等)上输入与研究主题或研究问题有关的关键词,找到并下载相关文献;三是向从事该问题的学者索取未发表论文和更多引文;四是搜集与研究议题或研究问题有关的图书专著;五是根据所搜集到的二手文献的参考文献搜集到更多的二手文献,如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政府报告、非政府组织报告、新闻报道等。[17]

9.分析研究数据

受到二手文献使用时效、理论挖掘潜力等的限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主张通过“具体说明所使用的分析技术”[1]74—105来提升研究的效度与信度。与选用荟萃分析进行研究类似,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也要采用结构化与广泛比较的分析策略,即将搜集到的典型案例及其二手文献按照一致性与差异性(如按照案例性质、地域层级及其文献内容与特征等)分类分组,然后通过定性分析思路(采取文献及其内容的同质性编排或差异化比较的分析思路)或量化分析思路(通过三者及以上研究团队编制统一的编码表并将质性资料量化)分析的思路分析所搜集得到的二手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将质性资料量化,有必要制作统一的编码表并提供相应的编码依据,以供具有不同研究背景的研究者编码。

10.检验预设的理论与假设

分析数据得到的结果就是检验先前预设的理论与假设的正确性。在搜集与分析研究资料以后,研究往往呈收敛型的研究结果,即先检验具有可操作性的处于底层的子理论与子假设,然后由底层逐步展开,一一检验,最终检验得到先前预设的核心理论与核心假设的正确性,最终解答先前提出的研究问题。从中也可以得出,预设理论与假设的好处就是使得论证过程有的放肆,也有助于整个研究过程富有逻辑、首尾相接、浑然一体。

11.进行文献对比

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得到的研究成果仅限于本研究范围内,是否禁得住同领域研究成果的“考验”,还需要通过文献对比这一步骤检验。由于建立在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因而本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与现有的研究成果一脉相承。如果本研究成果与过去研究成果存在部分偏差,则需要分析其原因并进行解释。如果本研究成果与过去研究成果相差过大,则需要重新审视前人研究成果及本研究成果。而且,进行文献对比,不仅要对比相同学科领域的文献,也要对比不同学科领域的类似文献;其功能不仅是要修正与完善过去的理论及其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要检验本研究得出的理论及其知识体系的正确性(因为过去经典的研究往往是经过不同研究者的多番论证得出的)。

12.达到理论饱和,结束研究

在准备结束研究时,作为案例研究的一种,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者也要回答何时停止增加案例、何时结束理论和数据的反复比较这两个问题。艾森哈特指出:理论饱和就是在某个时点上,新获取的知识增量变得极小;与之类似,停止理论和数据的反复比较也是在某个时点上,可以进一步改进理论的可能性达到最小。[15]1367至于在哪个时点,这个还需要研究者依据自己所作出的努力程度主观断定。但是,本研究相信,选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并经历了一系列科学的、严谨的研究程序后,将有助于研究者判断其努力的程度。

(三) 研究结果

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从事研究的结果既来源于研究过程,也来源于最终的研究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

1.建立建成的案例库及其数据库

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议题或研究问题搜索典型案例及其相关文献,往往可以建成数据库。这一大型数据库内含为数众多的典型案例及其内容详尽不一的诸多文献(有可能搜索并整理得到成百上千篇二手文献)。而且,这些文献还可以经研究者的量化处理(即混合方法论者塔沙克里和特德莱提出的定性资料“量化操作”[18]6—164)得到以典型案例为单位的量化数据库。近年来,学界与实践界日益重视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往往将其视为“智库”的一部分。但是,在递交研究成果时,研究者往往因数据编码的五花八门及其版权意识而截留了这一研究成果的使用权,这或许不利于所建立的数据库的“再挖掘”。

2.最终研究成果

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从事研究的最终成果主要有三种,即形成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或教材专著。与实证型案例研究一样,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从事研究的最终成果也可以形成同一团队内不同研究者研究得到的学术报告(包括阶段性的和最终的学术报告)。进而,与选用其他研究方法得到的研究成果一样,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也可以择成学术论文与教材专著。一般说来,研究报告与教材的呈现思路比较简单明了,其所使用的文字也比较通俗易懂,学术论文与学术专著与之不同,它们的结构安排比较科学严谨,其所使用的文字也比较专业深奥;研究报告与学术论文的篇幅一般较少,而教材与专著的篇幅则比较多,可以承载各种形式的、大量详实的论据。

四、应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实现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价值并理顺整个研究过程,本研究认为,有意向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研究者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从系统的指导思想出发,本研究将其概括为以问题为导向、综合应用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思路以及注意研究的专业性三项。

(一) 以提出与解决研究问题为导向

提出问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第一步,解决科学问题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因而从事一项科学研究要以研究问题为导向。以研究问题为导向就是研究者在从事一项科学研究时,要立足于自己所研究的学科与专业的核心议题或核心内容,这或许是俞可平、陈振明等学者将研究问题视为一项核心议题或核心内容的缘故;接着,在整个研究设计中,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文献综述、明确研究目的、推测相关构念、预设理论与假设、确定案例总体并进行理论抽样、搜集与分析研究资料、检验预设的理论与假设、进行文献对比等所有研究步骤(特别是要落实到预设并检验理论与假设的过程中),使得整个研究有的放矢。而且,一项科学研究往往是解决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将某一学科的前沿议题与核心内容转化为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即“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15]1367,尤其是转化为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以供研究者检验。

(二) 综合应用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思路

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并不能以简单的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属性视之。一般说来,往往将案例研究、等同于文献综述的文献荟萃分析归入定性研究法。但是,追溯荟萃分析的起源,它来自心理学、医学与教育学领域的学者根据实验研究或准实验研究产生的数据计算特定处理变量的平均效应大小;与之类似,多案例研究也具有定量倾向(如应用多案例比较以及对其文献的编码与统计分析的思路进行研究),因而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也可以是定量研究法。因此,内含案例研究、多案例研究与荟萃分析的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要视情况定义其属性。也即,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定性的,但其数据分析策略则很有可能是定量的。因此,研究者可以综合应用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思路(特别是混合研究思路)进行研究。而且,华莱士提出的“科学环”也意味着一项社会科学的研究是理论演绎与理论建构相互循环的过程[19],而塔沙克里和特德莱提出的混合研究法与混合研究模型则在定性与定量“二分法”之外提出了第三种研究方法[18]6—164,他们的共同点都证实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没有天然的界限,综合应用二者的论证或许更为有力,也对整个研究过程更为有益。

(三) 注意研究的专业性

为了提高灵活多变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研究者需要关注研究的专业性。例如:在提出科学的研究问题环节,需要研究者的学术积累与学术洞察力;在进行文献综述时,需要梳理的是与研究主题或研究问题有关的而不是完全相关的文献,而且梳理得到的文献也应该是该领域比较经典的研究成果;在数据搜集环节,很有可能出现多个来源的多种数据,那么就需要运用数据迭代策略,根据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去伪存真,或根据数据出现的频率去少留多,等等;在数据分析环节,需要研究者事先形成透明且一致的概念及其测量指标,需要设计统一的编码标准并对所搜集的二手文献进行分类编码,需要集合多位专业的研究人员进行独立编码并提供比较详细的编码依据,而且编码结果要达到80%以上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研究结果,等等。从以上所列举的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研究的专业性很可能体现为研究的技术性,特别是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技术等。

五、结语

研究者因其研究背景与所面临的研究问题不同而需要选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而其前提是拥有多种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具有定量倾向的多案例研究法与具有广泛比较研究特征的荟萃分析相“嫁接”,提出了一种既能拥有应用价值与节约成本,又能解决荟萃分析样本量过少与数据缺失的方法,即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本研究从应用价值、研究设计与注意事项三个方面研究得出了有关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及其知识体系,可为面对敏感性研究问题或者没有过多的人力与资金支持的研究者提供方法论建议。而且,本研究支持的预设理论与假设并进行检验的研究思路与华莱士提出的“科学环”研究思路相呼应,而提出的可以应用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的研究思路及其数据分析策略又响应了近年来学界日益兴起的混合研究方法,等等。再者,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从事研究对选用搜集新数据的研究方法从事研究也是有益的,即可以为后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南。[20]

当然,所提出的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也因其内含荟萃分析部分而存在着一些不足,或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些不足或挑战包括通过二手资料进行研究的局限性;该方法无法适用于所有可能的研究;研究数据的缺失问题(特别是关键数据的缺失),正如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指出的“根据索引和档案来源收集到的研究用资料也不是完全的,学者们也并不总是回应研究者对论文的索取”[1]74—105;只能评估文献中得到充分阐述的变量和理论,而难以反映多种地方背景、研究问题和理论角度的来源资料中的一致性概念;其成本会随着所包含研究的数量和复杂性的增加而增加。[21]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选用多案例文献荟萃分析法的研究者还需要综合选用其他方法进行研究,特别是搜集新数据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观察与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

参考文献
[1]
埃米·波蒂特, 马可·詹森,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共同合作: 集体行为、公共资源与实践中的多元方法[M].路蒙佳, 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74-105.
[2]
Ragin C C. Constructing social research:The unity and diversity of methods[M]. Thousand Oaks, CA: Pine Forge Press, 1994: 229-266.
[3]
郑伯埙, 黄敏萍.实地研究中的案例研究[M]//2版.陈晓萍, 徐淑英, 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241-244.
[4]
王宁. 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与抽样逻辑[J]. 甘肃社会科学, 2007(5): 1-4. DOI:10.3969/j.issn.1003-3637.2007.05.001
[5]
EISENHARDT K M.由案例研究建构理论[M]//李平.案例研究方法: 理论与范例——凯瑟琳·埃森哈特论文集.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16.
[6]
YIN R K. The case study crisis:Some answer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1, 26: 58-65.
[7]
黄振辉. 多案例与单案例研究的差异与近路安排[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0(2): 183-188. DOI:10.3969/j.issn.1674-1692.2010.02.008
[8]
罗伯特·殷.案例研究: 设计与方法[M].3版.周海涛, 李永贤, 张蘅, 等, 译.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 7.
[9]
EISENHARDT K M. Building theories from cases study research[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9, 14(4): 532-550. DOI:10.5465/amr.1989.4308385
[10]
STAKE R 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 2nd ed.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0: 435-454.
[11]
唐国军. 案例研究方法及其在国内教育研究中的应用述评[J]. 教育学术月刊, 2012(12): 14-15.
[12]
唐权, 杨立华. 再探案例研究的属性、类型、功能与研究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 33(9): 117-121.
[13]
俞可平. 政治学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10-11.
[14]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M]. 2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79.
[1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6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1367.
[16]
唐权, 陶建兵. 再探案例研究的类型[J]. 科学与社会, 2014(3): 73-84. DOI:10.3969/j.issn.2095-1949.2014.03.013
[17]
杨立华, 申鹏云. 制度变迁的回退效应和防退机制:一个环境领域的跨案例分析[J]. 公共行政评论, 2015(1): 53-79. DOI:10.3969/j.issn.1674-2486.2015.01.005
[18]
阿巴斯·塔沙克里, 查尔斯·特德莱.混合方法论: 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结合[M].唐海华, 译.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 6-164.
[19]
WALLACE W. 社会学中的科学逻辑[M]. 芝加哥: A.A公司, 1971: 18-23.
[20]
GERRING J. Case study research:Principles and practice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81-155.
[21]
BANGERT-DROWNS R. Misunderstanding meta-analysis[J]. Evaluation and the Health Professions, 1995, 18(3): 304-314. DOI:10.1177/0163278795018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