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Vol. 31 Issue (6): 110-115   PDF    
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现状及其改进对策
马永红, 陈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北京 100083
摘要: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全日制专业硕士掌握实践知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专业实践方法多样,实践内容兼具研究性与职业性,实践过程具有校内外导师合作指导,社会行业参与管理,专业实践评价与毕业考核紧密联系等特点,但同时存在实习实践机会来源和经费投入不足、实践环节管理不严格、校内外双导师制推行不力等主要问题。基于此,提出应健全法律法规,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管理,制定实践制度等,以提高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质量。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硕士      专业实践      职业性      实践经费      实践基地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s Professional Practice
MA Yonghong, CHEN Dan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Adequate high-quality profession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the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education, an effectual way to help the students know well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improve professional practice abilities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has been a consensus; professional practice methods are various; the content of practice is both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the course of practice features internal and external tutor cooperat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in management,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evaluation related to the graduation exami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practice including lack of practice chances, insufficient funds for practice, and loose practice management. The study gives such suggestions as perfecting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establishing the funds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s,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process management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Keywords: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professional practice     professional     practice funds     practice base    
一、引言

中国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正式设置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培养能力逐步增强。[1]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于2009年颁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以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全日制专业硕士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他们熟悉学校学术氛围,却缺少职业实践经验,对相关行业工作程序和规则了解甚少。专业实践是补充其实践经验、帮助其适应未来职业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区分学术型硕士的重要特征。因此,深入解析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的内涵及意义,有效把握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对于保证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提高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的内涵及意义

实践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的“Praxis”,其最初含义是指一切有生命东西的存在方式。[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客观物质活动。[3]153-158

教育学意义上的实践指教师和学生制定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要求教育者精心选择实践活动内容、类型,重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过程,并及时反馈、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4]专业实践是大学教育中密切联系职业的实践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悉相关行业工作流程和职业规范,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指高等院校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按照产学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特定项目训练为主要形式,鼓励全日制专业硕士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促进全日制专业硕士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并养成一定专业伦理的实践活动。[5]

(一) 专业实践是促进全日制专业硕士掌握实践知识的学习过程

根据知识的分类,显性知识可以运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而默会知识则靠感官或理性直觉获得,需要在情境中参与和体会。因此,知识的获取与能力培养仅靠高校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6]

专业实践让全日制专业硕士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使其将学科领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情境中可用知识,本质上是一种情境学习。舍恩指出,情境学习的内涵之一是“在行动中求知”以及“在行动中反省”。[7]在专业实践中,全日制专业硕士获取感性认识,提升实践认识,并将以前获得的知识、能力、专长等应用于新情境,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研究,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建立起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 专业实践是提升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目标是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即“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8]从学位标准上看,与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硕士教育针对特定职业领域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指向性,专业实践过程实际上是专业硕士重要的社会化和职业化过程。从教育层次上看,与本科生相比,专业硕士属于研究生教育层次,要从强调工具性技能转向强调综合能力[9],其专业实践不仅是一种操作性实践,更包含研究开发活动,具有研究性和反思性。按照一般从理论到实践、从方法到应用的模式组织的生产实习,所进行的只是技能训练,学生依据的大多是从传统课堂学习中获得的一些经验知识。哈贝马斯针对实践忽视其他知识的作用和看不到“整体的人”的弊端,指出“严格意义上的经验科学能帮助人们获得技术能力,但不能形成为实践的能力”。专业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应为整合了技术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其中包含科学研究能力以及面向职业的许多非技术能力。[10]课程理论教学固然能帮助其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但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其以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态度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 专业实践是培养全日制专业硕士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职业素养是个人在职业领域内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包含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等。影响职业素养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等。理论教学是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但专业实践是形成和提高良好职业素养最为有效的途径。通过专业实践,全日制专业硕士在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情境中,可以完成调查研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参与管理决策等实际工作,同时了解行业工作流程和职业规范,融入工作团队,从而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自觉自愿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三、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现状问卷调查 (一) 调查数据

为有效把握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现状,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和合作培养单位,以及校内外导师和全日制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 884份,其中用人单位兼合作培养单位共417份,校内外导师共960份,全日制专业硕士应届毕业生共4 507份。

(二) 调查结果

1.对专业实践的重要性均高度认同

调查表明,用人单位招聘专业硕士最看重的四项基本条件中,44%的用人单位认为实践经历是最重要的基本条件;在招聘专业硕士最重要的四项能力中,68%的用人单位选择了专业知识掌握情况,49%选择了专业实践能力,如表 1所示。同时,导师认为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环节,也是区分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主要特征。专业硕士认为专业实践是其培养过程中最需加强的环节之一,就业时最希望获得的帮助为专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

表 1 用人单位对专业实践重要性认知的调查统计结果

2 专业实践方法多样

调查结果显示,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专业实践方法多样,充分覆盖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实验、实习、实践等方法。近80%的学生参与了案例教学、研讨、撰写和仿真实验、校内综合实验平台等实践性教学,67%的全日制专业硕士通过学校集中安排校内外实践基地、导师安排科研课题与联系企业、学生自己联系企业等方式参加了专业实习实践活动,55%的全日制专业硕士除了参加上述专业实习实践活动外,还参与国内国际赛事、学生就业团体、志愿者活动、辅导别人(支教)、多元文化活动、社区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专业实践方法呈现出与本科“主要通过完成课程论文、课程设计等方式”以及学术型硕士专业实践“具有较强理论研究色彩的学术项目”明显的差异。[3]153-158

3.专业实践内容兼具研究性与职业性,偏重职业性

调查表明,19%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专业实习实践以在学校实验室从事科研课题为主,62%以在实践基地和企业生产单位实习实践,从事与职业相关的工作为主,体现出专业硕士专业实践具有研究性和职业性,相对更偏重于职业性的特点,满足了我国对专业硕士专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的要求。

4.专业实践过程体现一定特色

一是推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双导师参与专业硕士专业实践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人才培养顺利实施的保障。不同于本科和学术型硕士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硕士教育强调双导师制,“来自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高层次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比例应不低于三分之一”。调查显示,28%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由校内外导师合作指导,全日制专业硕士对校内导师参与实践指导的满意率达76%,对校外导师的满意率达67%。

二是社会行业参与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专业实践管理。从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本科和学术型硕士的资源主要用于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基础知识教育,而实践性是专业硕士的特色,因此,教育资源应主要用于专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强调社会行业参与专业硕士的实践环节。此次调查中,60%以上的全日制专业硕士评价社会行业在专业实践中投入和参与较多,包括提供实习实践场所、指导实习实践、参与实习实践评价等。

三是专业实践评价与毕业考核紧密联系。全日制专业硕士完成专业实习实践后,一般要提交专业实习实践总结报告,并由实习实践单位给出评价意见。有些学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定了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习实践环节的考核,考核小组根据实习工作量、综合表现及单位评价意见对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践进行考核,考核及格者,可获得专业实习实践相应学分。同时,专业实践成果与毕业论文紧密联系。57%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与社会实践相关性较大,70%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毕业考核以应用类、技术开发类论文,调研报告、产品制作或案例撰写等形式进行,体现了中国对全日制专业硕士“促进实践与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和学生对专业实践的重视和投入程度。

5.专业实践尚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专业实习实践机会尤其是校外专业实习实践机会不足。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习实践机会来源主要有如下几种:学校指定校内实践基地的8%,校外实践基地的13%;导师提供科研项目的19%和介绍实习企业的17%;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24%。整体而言,在校外实践基地和企业实习实践的全日制专业硕士不足60%。学校能提供相对稳定的实践机会,但目前与高校合作建立培养基地的用人单位数量不多,且提供的实习岗位数量有限:此次调查中,仅有43%的用人单位与高校合作建立培养基地,且77%的合作用人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不足20个。导师介绍的实践机会多来自于导师的项目,受项目期限等影响,难以长久稳定的向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硕士生自行联系的实习机会则更难以保障:根据调查,9%的用人单位不提供实习岗位,且76%的用人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不足20个,难以满足数量众多的专业硕士的实习需求,如图 1所示。

图 1 合作培养单位与用人单位每年提供实习岗位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

二是专业实践经费投入不足,缺少激励保障机制。根据调查结果,35%的导师未得到过学校或基地给予的实践津贴;对于实践津贴的满意度评价中,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仅占25%,如表 2所示。学生方面,63%回答学校没有专业实践经费或经费比较少,如图 2所示。用人单位方面,仅有9%支付的实习补贴在1 000元以上,另有19%无饭补也无实习补贴,7%仅支付饭补,如图 3所示。专业实践经费投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参与各方的积极性。

表 2 导师对实践津贴来源及满意度的调查统计结果

图 2 全日制专业硕士对实践补贴认知的调查统计结果

图 3 用人单位支付实习补贴的调查统计结果

三是专业实习实践管理不严格,实践时间偏短,且部分学生未参加专业实习实践。根据调查,33%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未参加专业实习实践。参加专业实习实践的全日制专业硕士中,62%实践时间不足6个月,仅有9%实践时间超过1年,如图 4所示。由此可知,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时间离教育部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

图 4 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习实践时间的调查统计结果

四是双导师制推行力度有待加强。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要求大力推广校内外双导师制,组建由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和行(企)业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但根据此次调查,仅28%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有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其中40%以上与校外导师见面频率为半年以上,校内外导师在培养环节全过程合作的仅占37%,说明校内外双导师合作指导制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环节中推行力度远远不够,尤其是校外导师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指导还需加强。

四、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改进对策建议

要解决中国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专业实践质量,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的作用,健全法律制度建设,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完善专业实践过程管理,建立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制度,构建政府引导,高校组织管理,企业主动参与、学生积极参加的专业实践实施保障体系。

一是健全法律制度建设,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不仅是高校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共同支持。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弥补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等均提出要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②③这些政策对推动高校与企业、行业组织合作,促进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而言,这些政策属于部门规章,立法层次不高,覆盖面不广,执行效力有限,且缺少有关各方责任、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因此,企业等参与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的意愿不强。政府应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完善的法规体系,明确高校、企业在专业实践中的责任、权利与义务,规定企业参与专业实践可享受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明确学生实习法律关系及人身伤害处理、学生实习和导师指导报酬保障等具体办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调动高校、企业、导师、学生等参与专业实践的积极性。

二是加大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充裕的经费投入是专业实践落实的重要保障。为加大投入,必须依靠政府主导力量,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经费来源体系。政府一方面可通过财政支出或吸纳社会及民间资本的形式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参与专业实践的高校和企业,并对其中有突出贡献者进行奖励;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贷款资金贴息等途径支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的高校和企业。高校可通过与政府部门或企业开展合作项目的方式设立专项资金,包括课题研究经费、导师指导补贴等,支持参与专业实践的教师和学生。企业可从职工教育经费中提取费用用于为合作高校提供教育奖学金、助学金,或支付参与实践导师和学生的劳动报酬。

三是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拓宽实践机会来源。实践能力是以“现实问题解决”为核心特征,是在一次次具体问题情境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现实情境是实践能力存在的基本前提,因此,真实的工作情境是开展专业实践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保障。鉴于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基地数量不足、实习岗位有限的现状,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落实更多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外导师制度,鼓励与企业科研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以期进一步树立专业硕士的“市场品牌”。[11]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快建设适用于专业硕士的公共实训基地。自1998年上海市筹建第一个公共实训基地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政策立法和实践探索,但现有政策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关于开展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6〕15号)等提出建设的公共实训基地主要面向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未提及研究生教育层次。④⑤现有各省市建立的公共实训基地服务对象也主要为中、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和企业职工。专业硕士教育以能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具有明显的职业指向性。因此,政府应将专业硕士纳入公共实训基地服务对象范围,或根据专业硕士教育层次和培养特征,建设一批面向社会、适应产业、技能高新、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适用于专业硕士的公共实训基地,拓宽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机会来源。

四是完善专业实践过程管理,促进学生积极参加。高校应完善全日制专业硕士实践管理制度,明确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措施,加强双导师合作指导力度,建立健全实践考核体系,并专门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手册》,以便管理和评估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的全过程,将专业实践的成果,如基于专业实践的方案设计与实施、新产品设计、设计改进、专利权等,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前提条件,确保每一位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专业实践都能充分落实。[12]

五是建立全日制专业硕士专业实践制度,丰富专业实践内容,提高专业实践的学分比例和在学位申请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为培养专业硕士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实践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制定实践内容,包括科研课题、生产劳动、企事业单位研发或管理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社会调查、产品设计、项目管理等,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支持专业硕士开展创新性试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强化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研究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统一。另外,中国现有政策文件仅规定了专业硕士专业实践时长,未对专业实践在学分中的具体比例作出明确规定,因此,专业实践的落实仍有待于加强。为促使专业硕士专业实践及其质量能得到保证,应明确规定各学科专业硕士专业实践的学分比例,并提高专业实践在学位申请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将“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修改为“学位论文选题须来源于专业实践,论文研究问题、研究过程、研究数据、问题解决方案都应以专业实践为基础,具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考虑以专业实践成果如新产品设计、大型活动方案策划与实施等代替硕士学位论文。

注释:

① 参见:《教育部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2009年3月19日。

② 参见:《教育部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2012年1月10日。

③ 参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2010〕49号),2010年9月18日。

④ 参见: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5〕36号),2005年11月04日。

⑤ 参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学位〔2010〕49号),2007年1月5日。

参考文献
[1]
马永红, 张乐, 张志祥. 专业学位授权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 国际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8): 89.
[2]
李艳婷, 皮凯亮.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社会体育指导方向研究生实践能力结构研究综述[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9): 130-131.
[3]
张乐平, 王应密. 研究型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问题[J]. 高等工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4): 153-158.
[4]
曾素林.论实践教育--基于实证方法与国际比较[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degree&id=Y2352446
[5]
刘国瑜, 李昌新.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34: 3-5.
[6]
王祖林. 论合作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1): 630-635.
[7]
王应密, 张乐平, 朱敏. 试论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12): 6-10. DOI:10.3969/j.issn.1001-960X.2012.12.002
[8]
黄锐. 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究[J]. 教育研究, 2014(11): 88-94.
[9]
TEIJEIRO M, RUNGO P, FREIRE M. Graduate completencies and employability:The impact of matching firm' needs and personal attainment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13, 34: 286-295. DOI:10.1016/j.econedurev.2013.01.003
[10]
丛阳. "教学做合作"--浅谈我国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J]. 才智, 2015(11): 174-175.
[11]
于苗苗, 马永红, 包艳华. 多重视角下的专业硕士就业质量状竞--基于"2015年全国专业硕士调研"数据[J]. 中国高教研究, 2017(2): 69-74.
[12]
唐欣.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25): 33-44. DOI:10.3969/j.issn.1007-0079.2013.25.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