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7, Vol. 30 Issue (2): 109-113   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核电接受度模型研究
罗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核电技术作为一种争议性的技术,具有利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因此,核电技术的顺利发展需要以民众的接受度为基础,并且对计划行为理论(TPB)进行改造,对核电接受度模型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表明:信任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影响都很显著,其中信任度的影响度最高。民众对核电技术的利益感知和风险感知均能显著影响民众的信任度和行为意愿,但对于风险的谨慎要远胜于其对于利益的期望。
关键词 核电      接受度      计划行为理论      利益感知      感知风险     
Researches on Nuclear Power Acceptance Model On Nuclear Power Acceptance Model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LUO L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As a controversial technology, nuclear power is both beneficial and risky. Therefore, its smooth development should be based on public acceptance. So it's meaningful to modify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and apply i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uclear power acceptance model.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rust,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behavioral intentions, with the effect of trust being the strongest. Publićs "perceived benefits" and "perceived risks" of nuclear power can both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ir trust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But they are far more cautious with the risks than excited about the benefits.
Key words: nuclear power     acceptanc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erceived benefits     perceived risks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1]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保证能源供应安全、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推进低碳经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然而在日本福岛核事件后,中国核电建设的热情逐渐降温。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能源政策 (2012)》白皮书中,提出了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2]同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 (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1—2020年)》,明确稳妥恢复核电建设,“十二五”时期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中国核电事业的顺利发展,除了应该重视核电技术本身的发展和健全核电安全管理机制以外,势必要以民众对核电技术较高的接受度为基础,这样才能减少重启核电项目时来自民众的阻力。民众接受度研究是技术与公共管理科学的交叉研究课题, 以公众与技术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研究对象, 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公众的风险意识特点, 最终缓解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可能冲突。它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和技术研究本身。所以, 尽早开展中国核电技术的民众接受度研究, 创造一个技术与社会的良性沟通环境, 对中国核电项目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计划行为理论回顾

文章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计划行为理论 (TPB)。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性行为理论延伸而来的,由于理性行为理论对不完全由个人意志所能控制的行为,往往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为了克服这个缺陷,Ajzen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加入了“感知的行为控制”作为影响行为意愿的自变量,初步形成了计划行为理论。[3]“感知的行为控制”反映了个体认为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不受到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程度。这样就排除了外界的客观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在这一理论中,用户对某种技术的最终采用行为由用户的行为意愿所决定。如果用户的行为意愿很强,那么他就较容易采用该行为;如果行为意愿较弱,则不易采用该行为。行为意愿又由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所决定个体如图 1所示。

图 1 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描述了影响行为者的行动意愿的因果关系结构。自变量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的行为控制,因变量是行为意愿。该理论表明行为意愿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的行为控制的影响。积极正面的行为态度正向影响行为意愿,即对该行为持有好感的个体倾向于采取该行为;主观规范正向影响行为意愿,即行为者感受到他的主要社会关系成员越是支持该行为,那么他就越倾向于实施该行为;感知的行为控制正向影响行为意愿,即行为者越是感受到自己能很好地掌控他所拥有的资源,能够对该行为的实施进行很好的控制,那么他就倾向于实施该行为。

三、核电接受度模型的建构

结合以上的分析,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建构核电技术接受度模型。计划行为理论通常是被应用在信息技术的接受领域的,针对核电技术能否被民众接受的问题,则需要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一定的改造。

计划行为理论中的行为意愿、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这4个变量可以直接套用到核电技术接受度问题研究中,行为意愿在核电技术接受度问题研究中,即是民众对面对核电技术时采取支持或对抗行为的意愿;态度即是民众对核电技术的信任与否;主观规范是指一个人感知的对他重要的大部分人认为他应该或者不应该支持核电技术;感知行为控制是指个人能感知到自己对核电技术的态度并为之付出实际行动容易或困难的程度。为了让计划行为理论适用于核电技术接受度模型的建构,引入利益感知和风险感知这2个外部变量,利益感知代表周边民众核电技术所能感知到的好处;而风险感知则代表了周边民众对核电技术所能感知到的风险代价。假设这2个变量对周边民众的信任度 (态度) 和行为意愿都有影响。这样的改进一方面符合技术计划行为理论的思想理念,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其外延和内涵,将技术的范畴从信息技术扩展到更广泛的技术领域。研究釆用计划行为理论,一方面是直接利用了计划行为理论的若干变量,另一方面引入利益感知和风险感知这2个变量对计划行为理论进行改编,并应用到争议性技术的范畴,对更好的认识技术接受度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对计划行为理论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建构的核电技术接受度模型如图 2所示。

图 2 核电接受度模型

(一) 模型假设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笔者假设:

H1.周边民众对核电技术的信任度正向影响其对核电项目的行为意愿。

H2.周边民众对核电技术的主观规范正向影响其对核电项目的行为意愿。

H3.周边民众对核电技术的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其对核电项目的行为意愿。

H4.周边民众对核电技术的风险感知负向影响其对核电项目的信任度。

H5.周边民众对核电技术的利益感知正向影响其对核电项目的信任度。

H6.周边民众对核电技术的风险感知负向影响其对核电项目的行为意愿。

H7.周边民众对核电技术的利益感知正向影响其对核电项目的行为意愿。

(二) 研究的构念测量

构念是研究中所需要研究抽象概念。通常的研究需要探索若干抽象构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构念不能直接被测量,最终必须转化成为可以操作的、可以测量的题项,并由这些题项形成问卷,通过问卷进行调查,并用统计技术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才能研究抽象构念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构念测量如表 1所示。

表 1 模型构念的量表

四、实证研究

问卷设计采用Likert的五级量表。为保证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题目量表借鉴了国外相关文献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测量标准,其中有些题目根据核电技术的自身特点进行了稍许补充或修改。本次调研在湖南省湘潭市总共随机发放500份问卷, 回收466份, 回收率达93.2%。录入数据后保留447份有效问卷, 有效问卷率达89.4%。文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SEM) 对提出的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运用Amo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模型进行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计算测量模型信度、效度、结构模型路径系数等。

(一) 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

对数据进行处理后, 得到模型的一组整体拟合优度指数。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用来检验假设的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的相符合程度, 结果如表 2所示,从中可见, 各个研究结果均符合可建议接受值要求, 说明本研究的整体模型适配度较好, 理论模型能够与实际数据相符合。

表 2 模型拟合指数

(二) 信度效度分析

为使收集的资料能够精确反映出真实现象及分析结果具有策略意义, 必须先进行问卷的信度及效度验证。信度主要是指根据测量工具所得到的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本研究验证问卷的信度就是采用的克伦巴赫 (Cronbach’s α) 的一致性系数α分析,其结果如表 3所示,从中可见,所有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在0.7以上, 主要变量观察值解释真实值的比例均超过了70%,说明原始观察值的解释力度比较可靠。由此可知,此次问卷所设计的量表对核电技术的支持度及其各影响因素的度量是可信的,能够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在问卷效度方面, 本研究以相关的理论为基础, 参考过去实证研究的问卷, 并多次与专家修正, 故本问卷应具有内容效度。

表 3 测量项目的信度统计

(三) SEM模型的假设检验分析结果

SEM模型的路径系数、显著性结果如表 4图 3所示。

表 4 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检验结果

图 3 核电接受度模型路径系数

五、结论

从结构模型来看, 7个假设全部得到验证, 得到验证的假设显著性非常高 (P < 0.001), 这说明从整体来看, 该模型是很有效的。

信任度对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是0.79(P < 0.001), 说明民众的信任度能有效地影响其对核电技术的行为意愿。民众越是信任核电技术, 就越是对当地的核电项目采取支持行为;反之, 越是对核电技术不信任, 就越是倾向对当地开展核电项目采取对抗行为。

主观规范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十分显著, 高达0.69(P < 0.001), 这说明民众对核电技术的行为意愿受到亲人、好友和其他亲近的人的影响很重。如果民众周围的亲朋好友比较支持核电技术, 那么民众对核电技术的行为意愿就容易采取支持的行为; 反之, 则很容易采取冲突行为。这个结果符合中国老百姓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特性。尤其在当下公众对核电技术的认知还比较薄弱的时候, 就较容易受到亲友的影响。

感知行为控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也比较显著,但路径系数仅为0. 15(P < 0.001), 这说明民众的感知行为控制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行为意愿, 但影响度远不如信任度和主观规范。这可能是由2个原因导致的,首先,目前中国老百姓对核电技术的认知不够,很多老百姓不了解核电技术的来龙去脉;其次,民众的从众心理很可能导致即使个人对核电技术有较高的认知,但是如果核电项目导致了一个明显的集体行为,个人很可能跟随大多数人的判断来选择自己的行为。

利益感知对信任度的影响是0.13(P < 0.001), 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是0.19(P < 0.001), 这表明利益感知能有效地影响民众对核电技术的信任度和行为意愿。对于核电技术而言, 民众的利益感知同样是影响其信任度和行为意愿的重要因素。如果希望提高民众对核电技术的接受度, 那么必须关注技术本身给民众带来的利益, 同时想办法让民众能够切实感受到核电技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风险感知对信任度的影响是-0.57(P < 0.001), 对“行为意愿”的影响是-0.34(P < 0.001), 这说明民众对核电技术所感知到的风险强烈地影响他们对核电技术的信任度和行为意愿。风险感知越大, 则其对核电技术的信任度越低, 行为意愿也就越倾向于反对核电技术。这说明对于核电技术而言, 民众的风险感知是影响信任度和行为意愿的重要因素。那么, 政府如果希望核电技术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 那么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民众对核电技术的风险感知。

结论表明信任度对于行为意愿的影响非常大,核电技术作为一项争议性技术,民众对他的信任与否将直接影响其对核电项目的行为。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也比较大,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民众对周边好友小道消息更为重视的特点,广告和科普宣传的作用可能比不上内部的口口相传和民众内部的自媒体相传。此外, 感知行为控制因素对行为意愿虽然也有显著影响, 但与其它因素相比, 其影响较小, 这或许同民众目前对核电技术的认知度较低有关。风险感知和利益感知同时成为影响信任度和行为意愿的要素, 体现了争议性技术这一风险和利益并存的技术特征, 也说明加入这2个变量进入模型中是十分有效的。然而, 笔者又注意到尽管两者对于信任度和行为意愿的影响都是显著的, 但利益感知对信任度和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绝对值要远小于风险感知对信任度和行为意愿的路径系数绝对值, 这表明对于核电技术而言, 风险感知对信任度和行为意愿的影响要远胜过利益感知的影响, 公众对风险的谨慎要远胜其对所得利益的期望。这表明政府应该在风险的监管和控制方面多下功夫。在确保核电技术安全的前提下, 关注核电技术所带来的利益。

注释:

① 参见:胡象明所写的《我国公众核电站接受度调查报告》,2014年。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 人民日报, 2012-11-9(3).
[2] 中国的能源政策 (2012) 白皮书[EB/OL]. http://www.gov.cn/jrzg/2012-10/24/content_2250377.htm.
[3] AJZEN I. From intention to actions:Atheory of plannedbehavior[J]. KUHL J, BECKMANN Action-control:From congnitive to behavior.Heidelberg:Spring, 1985: 11–39.
[4] ALEXA SPENCE, ELLEN TOWNSEND. Examining consumer behavior toward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food in Britain[J]. Risk Analysis, 2006, 26(3): 657–670. doi:10.1111/risk.2006.26.issue-3
[5] NINA M, LOUISE M H. The role of health consciousness, food safety concern and ethical identity on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towards organic foo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 2008, 32(2): 163–170. doi:10.1111/ijc.2008.32.issue-2
[6] CHEN M F, Li H L. The consumer's attitude towar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 Taiwan[J].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 2007, 18(4): 662–674. doi:10.1016/j.foodqual.2006.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