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Vol. 28 Issue (4): 104-109   PDF (1563 KB)    
中英文爱情诗中移就现象的认知阐释
祖大庆1, 孙晋文2    
1.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2. 鲁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25
摘要:针对移就现象存在多少映射方式,中英文移就在类型和认知机制上存在何种异同的问题,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以形容词移就为切入点,对比分析19世纪至20世纪中英经典爱情诗歌作品中的形容词移就现象,发现三种映射方式皆可以存在于移就现象之中,四种网络结构模型在中英文移就现象中也皆可存在,移就现象可以激起两个心理空间,移就的使用频率并不存在语言间的差异性。这些发现有助于文学爱好者、语言及文学教师理解、欣赏和阐述移就。
关键词移就     爱情诗     概念整合     映射方式     网络结构类型     认知机制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n Hypallag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ove Poems
Zu Daqing1, Sun Jinwen2    
1.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25, China
Abstract: Regarding the number of kinds of mappings hypallage involves the similarities or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hypallagein terms of categories and cognitive mechanism, the possibility of hypallage explanation in the light of CIT,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djective hypallage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English love poems ranging from the 19th to the 20th century and finds that in hypallages three classes of mappings all can be found and four types of network exis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hypallages; hypallage can evoke two mental spaces and the occurrence of hypallageremains the sam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study will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ng of hypallage for literature lovers and teachers of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Key words: hypallage     love poems     conceptual integration     classes of mappings     types of network     cognitive mechanism    
一、引言

作为修辞格的一种,移就一直是修辞学家研究的对象,但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尝试运用认知理论来研究移就现象,并提出移就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一种认知方式。[1, 2][3]352-367陈望道认为,移就就是“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甲印象的性状形容词移属于乙印象。”[4]当前对于不同语言中移就现象的对比研究很少,文章尝试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中英文爱情诗中的移就现象进行收集分析,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移就的意义生成过程。

文章选取19世纪到20世纪的100首中文爱情诗和100首英文爱情诗作为分析文本,从中将移就现象挑选出来建立一个数据库,从而限定文章所选择的移就案例范围,以此减少语料选择的任意性和主观性。选择爱情诗作为研究文本主要出于以下两个原因:(1)爱情作为一种最为普遍的人类情感可以跨越种族、民族、语言的界限,这有利于文章探讨中英文移就认知机制的统一性和差异性。(2)作为一类表达诗人强烈情感的文体,爱情诗与其他文体相比较更容易使用各种修辞,移就的出现频率高,易于语料的收集,方便研究。文章的100首英文诗歌来源于《世界上最浪漫的爱情诗》《最美英文爱情诗》和《最美丽的英诗》。中文诗歌来源于《中国爱情诗精选》和《经典情诗99首》。在收集完语料之后,笔者得到85例英文移就现象和81例中文移就现象。 二、移就的分类

对于移就的分类,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3]352-367[5, 6]在语料收集完毕后,笔者发现这些学者的分类不能涵盖所有收集的语料,有的对一些移就现象界定不清楚致使其同时从属于两类。笔者认为,汪立荣的研究与本研究在理论基础上具有一致性,且其方法具有较为清楚的界限,因此,文章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汪立荣指出,移就根据属性凸显可分为情感类和非情感类,移就的属性转移具有从具体出发的单向性特点包括从人到物、从人到人的“部分”和从物到物三种方式。[3]352-367经过对语料的观察,笔者发现从物到人的“部分”也是存在的,因此,根据属性凸显移就被分为情感类、非情感类和外物。结合移就属性的转移方向,移就被细分为六小类:情感属性+人的“部分”(E+H)、情感属性+外物(E+N)、非情感属性+人的“部分”(U+H)、非情感属性+外物(U+N)、外物+人的“部分”(N+H)和外物+外物(N+N)。

依据此分类方法,笔者对英汉语料进行归类,得到两个分类结果,如表 1表 2所示。

对比表 1表 2得到表 3表 4

表 1 英语移动语料的分类统计表

表 2 汉语移就语料的分类统计表

表 3 中英文移就的转移方向的出发点对比

表 4 中英文移就的转移方向的接受方对比

表 1表 4可以发现中英文文本被限定在同样的大小--100首爱情诗,移就在两种文本的出现频率几乎保持在同一水平,由此可以证明移就普遍存在于英语和汉语之中,超越了两种语言的界限,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为后面的认知机制的探讨提供了可能性。再者,移就最主要的特点是词语描写对象的转移,表 3表 4说明移就常常以人为转移的出发点,而外物常是转移的接收方,人们倾向于运用自身为出发点去观察和理解世界。在思维和语言的形成中,人运用自身的认知机制来描述世界,这也恰恰验证了体验哲学的“心智的体验性”原则。 三、概念整合视角下的移就案例分析

概念整合理论又称合成空间理论,是Fauconnier在他的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概念整合理论经过多位认知科学家的努力探索日渐成熟,在认知语言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Faconnier指出,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之间存在三种类型的映射:投射映射、语用函数映射和图示映射。投射映射“是将一个认知域的部分结构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投射映射发生在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之间,如空间与时间。语用函数映射指的是“两个在局部可建立联系的相关认知域,象征性地对应于两个物体的范畴,这两个范畴通过某一语用函数彼此映射”。语用函数映射发生在具有相关性的两个认知域之间,如作者与作品、容器与内容、整体与部分等。语用函数映射的主要功能是指称。图式映射是“将某一常规图式、框架或模式用于语境中某一情景的建构”。[7]

在2002年《我们思考的方式:概念合成及人类心智隐藏的复杂性》一书中,Fauconnier和Turner从心理空间组织框架的角度将基本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划分成四种:简单型、镜象型、单域型和双域型。[8]在简单型整合中,一个输入空间包含特定框架及其角色,另一个输入空间包含无框架组织元素,跨空间映射将角色与元素进行匹配。镜象型整合中,所有心理空间都具有相同的组织框架。单域型整合网络中的两个输入空间有各自不同的组织框架,但只有一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并经过扩展形成合成空间的组织框架。双域型整合网络中的两个输入空间也有各自不同的组织框架,但是两个组织框架均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合成空间的组织框架同时包括来自两个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

笔者试图以概念整合理论中的映射方式和概念整合网络模型为基点来分析中英文移就的认知机制的共性。前面提及移就被分为6个次分类,笔者将在每个次分类随机抽选英语和汉语移就案例来分析它们的意义建构过程。 (一)情感类移就

依据《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的定义,情感往往是随着或表达为身体的症候或外在的行为。典型的情感包括爱、怒、惧怕、快乐、焦虑、自豪、轻蔑、同情、愤慨等,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9]文章中对人的“部分”的界定仍沿袭汪立荣的方法,是从广义上说的,指与人有关的各个方面,包括人体组成部分、人的表情、生理现象、智力(产品)、心理状态等。 1.情感属性+人的“部分”(E+H)

例1.Is thy sweet voice to me[10]134

“sweet”属于人类情感的一种,而 “voice”属于听觉的范畴,是人的一种生理现象,因此,“sweet voice”属于从情感属性到人的“部分”的移就。“sweet”激活输入空间1,包含关于“sweet”的认知域,其框架结构是“某人受到某种刺激物的刺激而产生一种关于甜的一系列特征”。输入空间2被“voice”激活,其组织框架为“某人听到某一嗓音从而感知到嗓音带有某种特征”。从两个输入空间可以看出二者具有相同的抽象组织结构,即“感知者收到某种刺激物刺激而产生了对于这种刺激物的特性的归纳”,这帮助构成了类属空间。输入空间1的元素“品尝者”和输入空间2的元素“听者”组合成合成空间的一个元素“感知者”,而“甜的特性”和“嗓音的特性”组合成“带着甜的特性的嗓音”。合成空间选择性地投射了输入空间2的“听觉刺激物”。共有的抽象组织结构被合成空间吸收结合三个元素形成了层创结构 “sweet voice”,如图 1所示。从图 1的分析可以看出,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属于两个不同的认知域,二者之间是投射映射。图 1中的四个心理空间享有相同的组织框架,因而整个概念整合结构是镜像型结构。以下的例子皆按照此种方法来分析。

图 1 “sweet voice” 的意义整合过程

例2.吻干我眼中寂寞的清泪[11]270

结合诗文读者可以得知诗人因为爱人的离去而感到寂寞而禁不住流泪。输入空间1,包含诗人的完整框架,根据语境读者可以将框架具体化为人物、原因、状态为哭泣等相关因素。输入空间2只含有“眼泪”和“寂寞的”两个元素。两个输入空间通过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语用函数的映射,跨空间映射在角色和响应值之间进行匹配。“眼泪”为“诗人”的一部分,“寂寞的”是原因的具体化。合成空间对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 的元素进行组合和选择性投射,形成层创结构产生“寂寞的清泪”这一移就现象。合成空间的组织结构来自输入空间1,且输入空间2不存在组织结构,这属于简单型框架结构的特点。 2.情感属性+外物(E+N)

例3.No peevish winter Wind shall chill[11]54

“peevish”原形容某人爱生气、易怒,这里转而修饰冬天。在例3的意义生成过程中,输入空间1为易怒的人的框架结构,包含“某人”“易于”“被激怒”;根据相似联想,读者可以将输入空间2的组织框架定位为冬天易于刮寒风。冬天的组织框架为人的组织框架的一部分,属于人的周围环境。因此,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图示映射。类属空间为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的抽象结构“施事具有特征”。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的部分元素被投入进合成空间形成“冬天易于被激怒”的结构。四个空间组织结构相似,说明概念整合网络模型为镜像型。

例4.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12]220

“怯懦的”为人的特征被转移修饰“世界”。输入空间1包含“怯懦的人”这一组织框架,输入空间2包含“世界”的组织框架。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存在自下而上的图示映射。“人”和“世界”组合成合成空间的一个元素“人所处的世界”。通过选择性投射生成层创结构“怯懦的世界”的意义,四个空间组成一个镜像型的网络结构。 (二)非情感类移就

非情感类移就指的是将原本表达人的一些非情感的形容词转移修饰人的“部分”或者外物。如“麻木的讲台”“疲倦如潮的日子”“沉默的水”“尖叫的心”等。 1.非情感属性+人的“部分”(U+H)

例5.I do not love thee!--yet thy speaking eyes[10]155

根据语境的提示,“speaking”激起含有“表达爱意的人”组织框架的输入空间1。它与只含有元素 “eyes”的输入空间2通过语用函数映射进行角色和元素的匹配。合成空间吸收输入空间1的组织框架,并将“人”和“眼睛”组合生成层创结构“眼睛在表达爱意”,形成完整的简单型网络结构模型。

例6.两个年轻影子[12]262

例6的意义整合过程与上一个例子相似,包含“年轻人”的组织框架的输入空间1和只含有元素“影子”的输入空间2进行语用函数映射。合成空间吸取输入空间1的结构形成简单型网络结构帮助构成“年轻的影子”的意义整合。 2.非情感属性+外物(U+N)

例7.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10]132

“gaudy”意为“花哨的、艳丽的”,多指人的衣物等。作者为了突出爱人的美丽而将周围的一切事物与爱人的美丽作对比。

在输入空间1,读者可以根据语境有选择地构建起有关爱人的美丽的组织框架,包含元素“爱人的美”“不花哨”等。在输入空间2,读者建立起关于爱人的美丽所处的环境的图示框架。

两个空间依靠图示映射进行跨空间映射。合成空间选择输入空间1的组织框架,形成单域型网络结构,将输入空间1的“爱人的美”和输入空间2的“环境”组合生成层创结构“美所处的环境不花哨”。然后经过完善和拓展具体化为“白天不花哨”。

例8.苏醒的早晨[13]67

输入空间1包含“某人苏醒的”框架结构,输入空间2是关于“早晨”的完整框架,包含多种小的框架如“人们清早起床”“晨练”“太阳升起”等以及一系列的元素。根据最近的联想,读者可以将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进行图示映射。合成空间的组织框架仅仅来自于输入空间1,并将输入空间2的“早晨”这一元素投射进层创结构生成“苏醒的早晨”的单域型网络结构模型。 (三)外物类移就 1.外物+人的“部分”(N+H)

例9.Green pleasure or grey grief [10]192

作为色彩概念的语言表征,颜色词是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现代抽象派艺术的奠基人瓦西里·康定斯基在所著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指出:“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在例9中,“绿色”和“喜悦”搭配使用,将外物的属性转移修饰人的心理状态。根据最通常的生活经验,读者会选择建立“某人在看绿色植物”和“某人很高兴”这两个输入空间。两个空间可以建立起因果联系进行图示映射,而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的结构被部分投射进合成空间建立双域型网络结构组合生成“某人因看到绿色植物而高兴”。经过进一步的完善,“green pleasure”的意义出现。

例10.是我凋零的心[13]31

“凋零的”激起读者对“植物凋零”的认知结构,而在“凋零的”提示下,读者易于选择“某人由于某事而伤心”的关于输入空间2的具体结构。植物和人属于不同的两个域,因而两个空间进行跨空间的投射映射。合成空间在相似的根本关系的压缩下,继承了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共有的抽象结构生成“凋零的心”的镜像型网络模型。 2.外物+外物(N+N)

例11.Survive the green ice [11]61

移就现象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对于移就的理解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reen ice”便是很好的例证。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来说会觉得难以理解,而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较为轻松。前文提到过颜色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不同语言中存在对于颜色词的某些不同之处。比如对于“绿色”的理解,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希望、和平、活力”等外延含义,但在英语中还存在“嫉妒”的联想意义,这一点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这个例子。

当“green ice”呈现在读者面前时,首先建立起关于“green ”的图示,根据语境选择绿色的联想意义“妒忌”建构输入空间1,包含“施事:妒忌”和“结果:怨恨”。“ice”唤起读者对输入空间2的建构“冰使人寒冷”。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进行投射映射分享相同的抽象结构“某物产生某结果”。合成空间将“冰”和“妒忌”压缩为“妒忌的冰”产生镜像型结构,然后进行完善“green ice”的意义得以生成。

例12.只有一片发酵的废墟[13]75

“发酵的”最可能的是帮助读者建立起“可以发酵的东西”的组织框架,包含“面粉”“酵母”“啤酒”“细菌”等元素。“废墟”激起读者输入空间2,包含到处是“断壁”“残垣”“垃圾”的图示框架。两个空间属于不同的认知域却存在某种联系,“废墟”中充满“细菌”,这一常识帮助读者将两个空间进行投射映射。合成空间通过对输入空间1组织结构的继承和对输入空间1和输入空间2元素的选择性投射形成单域型网络结构,生成“发酵的废墟”。 (四)分析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的结果汇总得出统计结果,如表 5所示。

表 5 各变量的定义和记号

表 5的统计结果表明:(1)汪立荣指出,移就只存在图示映射,但经过对真实语料的分析可以看出三种映射方式皆可以存在于移就现象之中,出现的频率相当,并不存在主导性的映射方式。[3]352-367(2)在认知机制上,四种网络结构模型在中英文移就现象中皆可存在,其中前三种网络结构模型占据较大比例。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爱情是人类最为常见的一种情感,人类拥有一个相似的爱情的基本图示框架。诗人在写诗时潜意识地激起这个框架并加以填充,因此,整合过程并不复杂。二是诗人有时会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水平,整合过程要易于读者接受。(3)移就现象可以激起两个心理空间,并通过不同的映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网络整合模型。读者运用已有的认知框架和背景知识,对其进行组合、完善以及扩展产生新颖的层创结构,读者从而接受和理解移就现象。(4)英语是形合的语言,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英语借助语言形式手段来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而汉语靠词语与句子本身意义上的连贯与逻辑顺序而实现的连接。以此为出发点,笔者原认为在意象的搭配和转移方面,汉语比英语更加随意、灵活和复杂,这将导致汉语移就的意义生成过程要比英语复杂。但是通过对移就实例的分析可以发现英汉语移就的认知机制在复杂程度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人们更加倾向于采用相同的认知机制来建构移就。这也更加说明移就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手段。 四、结语

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之中的修辞手段,通感将原用于描述甲事物的修饰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是对词语搭配的创造性运用。文章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对比分析中英文爱情诗中的移就现象,归纳出英汉语移就认知模式的共有规律并通过案例来分析它们的意义构建过程。对于中英文移就的实例分析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较深入地理解概念整合理论,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移就这一修辞格的意义生成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欣赏所读文本中作者是如何运用移就这一语言现象及其运用后所达到的语言效果,这也可以帮助英语文学爱好者通过意义整合的过程理解外国文学,减少因语言差异所造成的阅读障碍。对从事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师来说,文章提供了一种分析文本的方法,使教师能够更加轻松直白地向学生解释和分析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 徐盛桓.移就为什么可能?[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323-334.
[2] 李香玲.移就修辞格"移"与"就"认知透视[J].山东外语教学,2010(6):101-104.
[3] 汪立荣.概念整合理论对移就的阐释[J].现代外语,2005(3):352-367.
[4]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5.
[5] 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1-218.
[6] 张秀国.英语修辞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18.
[7] 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9-11.
[8] Fauconnier G.The way we think: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1-464.
[9] 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95.
[10] 曹露.世界上最浪漫的爱情诗[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132-192.
[11] 李卉.最美丽的英诗[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4-270.
[12] 唐正秋.中国爱情诗精选[M].成都:四川出版社,2006:220-262.
[13] 吴兵.经典情诗99首[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