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Vol. 28 Issue (3): 92-96   PDF (KB)    
后危机时代的人民币国际化: 一个文献综述
昌忠泽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 100081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从成本和收益、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路径选择等三个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述评。研究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为了降低国际化过程中的金融风险,最大化国际化的收益,中国必须权衡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国际化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直接影响,人民币境外流通量的增加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力;中国欠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严格的金融管制特征,使得人民币要真正发展成为有影响的国际货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未来几年中,较为可行的现实选择是将人民币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货币。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成本     收益     中国经济     路径选择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nminbi in Post-crisis Era: a Review
Chang Zhongze    
Center for Fisc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nminbi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This paper review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nminbi from three aspects.The paper holds the view tha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nminbi is a double-edged sword and China must judge and weigh its cost and benefit to reduce financial risk.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nminbi will produce direct influence on macroeconomic policies of China under the floating rate regime. Due tothe underdeveloped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strict financial control in China, the more realistic choice is making Renminbi a regional currency in the next few years.
Key words: Renminbi Internationalization     cost     benefit     China Economy     path choice    
一、引言

肇始于2007年7月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国际货币体系在长期演进过程中矛盾不断积累和激化的结果。全球金融危机凸显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人们再次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强烈的质疑。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成为学术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宏观决策者开始认真思考和谋划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究竟能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之后发现,中国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不同程度地支持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即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1]38-45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于2008年4月做过一次主题为“10年后最伟大的国际货币”的调查,接受调查的为50多位全球著名经济学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美元的国际地位难以动摇,但也有近20位学者提到了人民币的国际影响,他们认为,由于中国经济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在全球贸易与投资中所占份额的不断增加,人民币将成为有影响的国际货币。[2]

迄今,研究货币国际化问题的国内外文献较多,但是以后危机时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代为背景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学术成果并不多见。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成本

Chinn和Frankel对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和成本进行了一般性的分析,他们认为,货币国际化的收益包括:扩大了投资者范围,降低了借款成本,方便了国际贸易结算;促进了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以及贸易和生产的发展;分散了汇率风险,减少了汇率波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货币国际化通过外部性改善了一国的贸易条件,提高了该国货币的购买力;货币国际化提高了发行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和话语权。[3]货币国际化的成本主要表现为:增加了货币需求的波动性;加大了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可能会产生不能令人满意的金融环境,如美国的“低长期利率之谜”。

(一)收益

与其他国际货币一样,人民币的国际化可能是一把“双刃剑”,为了降低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金融风险,中国必须权衡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来说,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主要包括:有助于汇率风险的降低,促进地区经济、贸易与投资的发展;有助于中国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从而降低内外平衡目标间的冲突;能够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4]

除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等无法计量的收益以外,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主要包括国际铸币税收益和运用境外货币储备进行投资的金融业收益。[5]人民币国际化将使中国年均国际铸币税收入达到25亿美元以上。[6]

黄海洲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收益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灵活性以及增加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等,要远远大于其所带来的风险。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将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7]

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中国企业拓宽海外投融资渠道以及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货币资金结算方面的优势[8];有利于减少国际金融市场中美元汇率波动对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和投资的冲击;有利于中国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有利于中国调整内外经济失衡,通过外汇储备规模的调整降低外汇储备自身的市场风险,逐步减少巨额外汇储备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制约。

人民币国际化将会极大地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9, 10]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显著提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经济政治地位以及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结果是人民币将成为有影响的世界关键货币,这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平衡和稳定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二)成本

人民币国际化限制了中国国内金融政策的选择空间;抑制了人民币汇率政策的作用;传统的“特里芬难题”将会出现;人民币国际化将会承担地区金融稳定的责任;作为区域性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将会激发国际社会中的反华情绪,人民币汇率政策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人民币国际化将使中国面临一系列的政策“两难”困境,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国际收支政策等 “两难”困境及二元悖论的困惑,在享受国际货币收益的同时,政策自主权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1]

人民币国际化将会显著增加中国宏观调控的难度,降低中国对物价和GDP增长目标的调控能力;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将会适度承担起平抑国际经济波动的责任,这种责任最终会恶化中国的对外贸易收支状况,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如果人民币币值缺乏稳定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能会面临被逆转的风险,即国际化过程出现反复甚至人民币有可能被其他国际货币取代的风险。[12]

因此,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需做出更审慎的评价。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将更多地被私人部门分享,而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则更多地由中国政府承担,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13]

对任何大国来说,将其货币打造成国际化货币通常会给该国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 “特里芬悖论”就是众所周知的不良后果之一。国际货币发行国通过贸易赤字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将会让渡部分币值决定权。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不良后果便是“三难困境”的存在,它表明一国无法同时实现保持汇率稳定、促进资本自由流动以及确保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三大宏观经济目标。货币一体化导致的非对称性冲击也会给一国带来麻烦。此外,那些具有投机性质的“热钱”频繁地流入和流出,将会引起货币汇率和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日益增加的需求,将会给人民币带来升值的长期压力。 [1]38-45

三、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人民币国际化不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变量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会造成中国外汇储备水平的波动,从而间接地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人民币的国际化将会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以及财政、货币政策产生直接影响,并且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增加会降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14]

裴平和张谊浩对人民币外溢进行了分析。人民币外溢是由人民币跨境流通所引发的外部性溢出,该货币现象是人民币初始国际化的产物,产生于中国特色的经济转轨过程。同时,由人民币外溢所带来的货币政策效应、国际金融效应、国际贸易效应以及货币发行收入效应都会对中国宏观经济以及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15]

人民币的跨境流通将会对中国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的潜在风险,该风险源于实体经济交易以及非实体经济交易过程中的人民币跨境流通。从实体经济交易过程中的人民币跨境流通来看,结算方式的多样化,接壤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人民币的境外沉淀以及人民币跨境管理制度的缺失等都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从非实体经济带动的人民币跨境流通来看,这些投机性经济活动带动的人民币跨境流通扩大了国内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人民币事实上的可兑换。这将使中国经济在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运行,从而可能会放大国内金融风险。 [16]

高海红和余永定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国际资本市场将会增加人民币的流通和使用;可能会增加由货币政策变化带来的各种套利活动;通过财富效应渠道影响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将造成货币替代的发生以及人民币境外存款规模的扩大。[17]如果人民币成为了国际货币,人民币将具有一定程度的超主权货币特征,这将使中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的变量发生变化,因此,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必须同时考虑内外因素的影响,以实现内外均衡的目标。[18]

胡宗义和刘亦文运用一个中国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 MCHUGE(Monash-China Hunan-University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模拟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9]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就业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均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考虑到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还相当低,人民币从初始国际化到完全国际化可能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

谢朝阳和周燕军的研究结果表明,货币国际化带来的铸币税收入并不会影响国际货币所在国的国际收支,由于汇兑风险的下降,该国经常项目收支差额波动减小,从而使得该国国际收支趋于稳定。[20]

黄西洋和方兆本认为,从内外均衡的角度来看,要摆脱中国目前的货币错配困境,必须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主要能够产生两方面的效应:一是稳定汇率;二是化解流动性过剩,稳定经济。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提高中国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地位的根本选择,也只有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才能不断降低货币错配风险。[21]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根本性制度缺陷,长期来看,美元衰弱的趋势不可阻挡,但目前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经济体,美元还是最重要的全球储备货币。对于全世界来说,美元和美国经济处于“太大而不能破产”(Too Big to Fail)的地位(言外之意,人民币还无法挑战美元的国际地位)。[22]Cohen认为,中国欠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管制特征,使得人民币离国际货币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3]因此,在未来几年中,较为可行的现实选择是将人民币打造成为有影响力的区域货币。 [24, 25, 26, 27]短期内美元的强势地位对全世界而言是重要的,贸然采纳“激进式”的改革方案只会造成国际货币体系更加混乱。一个最佳方法就是培育欧元、人民币、日元等多元货币的竞争力量,形成一种对美元的制衡和监督机制,重新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28]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一国经济的总规模及其占世界总产出的相对份额、经济增长绩效、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开放度、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货币可兑换程度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可信度。通过模拟分析,到2020年,人民币储备资产将占国际储备总资产的15%~20%。可以预期的是,如果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步伐,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人民币实现完全可兑换,人民币将和美元、欧元和日元一起,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29]

从逻辑关系上看,要使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真正被广泛接受,人民币首先应当具备计价货币、结算货币以及投资功能,同时,还需通过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保持币值稳定,不断巩固人民币的计价、结算及投资功能,在此基础上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推动人民币全面履行国际货币职能,从而真正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30, 31]

杨圣明特别指出,英镑和美元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发展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也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过程。[32]该过程大致包括两个发展阶段:首先是人民币地区化(区域化)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人民币将成为亚洲地区的主要货币,可能形成人民币、美元和日元 “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二个阶段就是人民币全球化(国际化)阶段。中国可能到2050年左右才会进入到该阶段。届时,将形成人民币、美元和欧元 “三足鼎立”的新局面,即三种主要货币共同主导国际货币金融市场。

黄海洲强调,从实施策略来看,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分“三步走”。第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发挥计价作用,使其成为结算货币;第二步:充分利用中央银行之间的互换协议,推动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第三步:积极推动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的一部分,使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33]

李伏安和林杉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采取“五步走”战略,其中前三步是短期措施,后两步是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将人民币发展成为贸易结算工具,加快发展和完善人民币资本市场,在国际市场中发行人民币主权债,推动人民币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推动金融创新与信用体系建设并进。 [3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发展中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人民币必将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货币。[35]

注释: ①MCHUGE模型为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和湖南大学联合开发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参考文献
[1] 张宇燕.人民币国际化:赞同还是反对[J].国际经济评论,2010,15(1):38-45.
[2] TIE. TIE asked some of the world's key experts: ten years from now, what will be the next great global currency[J].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2008, 22(2):22 -37.
[3] Chinn M,Frankel J. Why the Euro will rival the dollar[J]. International Finance, 2008,11(1):49-73.
[4] Li J. The rise of the Renminbi in Asia: 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road map[J]. The Chinese Economy, 2007,40( 4):29-43.
[5] 陈雨露,王芳,杨明.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美元的经验证据--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J].经济研究,2005,40(2):35-44.
[6] 何慧刚.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选择和路径安排[J].经济管理,2007,29(5):10-15.
[7] 黄海洲.美元和人民币:何去何从[J].国际经济评论,2010,15(2):7-16.
[8] 王勇.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的企业海外投资战略[J].国际贸易,2009,28(7):43-49.
[9] 赵海宽.人民币可能发展成为世界货币之一[J].经济研究,2003,38(3):54-60.
[10] 谢太峰.关于中国外汇储备多与少的思考[J].国际金融研究,2006,23(7):62-70.
[11] 曹勇.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与经济双重视角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0,28(2):20-24.
[12] 吴念鲁,杨海平,陈颖.论人民币可兑换与国际化[J].国际金融研究,2009,26(11):4-12.
[13] 何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9,14(7-8):8-14.
[14] 张青龙.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一般均衡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24(8):44-48.
[15] 裴平,张谊浩.人民币外溢及其经济效应[J].国际金融研究,2005,22(9):72-77.
[16] 李婧.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潜在风险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7,18(5):63-66.
[17] 高海红,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J].国际经济评论,2010,15(1):46-64.
[18] 王华庆.国际货币、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J].复旦学报,2010,46(1):16-23.
[19] 胡宗义,刘亦文.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CGE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31(6):65-73.
[20] 谢朝阳,周燕军.货币国际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0,29(18):69-70.
[21] 黄西洋,方兆本.货币错配: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与中国的抉择[J].财经问题研究,2009,31(9):66-70.
[22] Wei F. The dollar: too big to fail[J]. Financial Planning, 2009,30(12): 20.
[23] Cohen B. Toward a leaderless currency system[C]//Helleiner E,Kirshner J.The Future of the Dollar.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12-14.
[24] 钟伟.略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J].世界经济,2002,25(3):56-59.
[25] Endres A M. Currency competition: a Hayekian perspective o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integration[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9,41(6):1251-1263.
[26] Wu F. The Renminbi challenge: the future role of the Chinese currency[J].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2009,25(Fall):32-36.
[27] 陆前进.美元霸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兼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12(1):61-69.
[28] 袁志刚,邵挺.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力量来自何处[J].世界经济研究,2010,29(5):14-20.
[29] Hu F. The role of the Renminbi in the world economy[J]. Cato Journal, 2008, 28(2):219-224.
[30] 刘力臻.人民币国际化的独特路径及发展前景[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112-117.
[31] 刘谊,胡国正,闫晓茗.国际货币体系非主流货币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基于德国马克模式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0,19(22):10-16.
[32] 杨圣明.关于目前经济危机的不确定性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3(4):34-41.
[33] 黄海洲.人民币国际化:新的改革开放推进器[J].国际经济评论,2009,14(7-8):5-7.
[34] 李伏安,林杉.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现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9,32(5):61-70.
[35] 昌忠泽.人民币将成为有影响力的国际货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2-15(9).